专栏名称: 手机市场分享
手机市场分享 每天手机行业及其供应链相关专业分析及最新资讯。请关注。谢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句都是你  ·  1499元!小骁龙8Gen ... ·  2 天前  
字句都是你  ·  1499元!小骁龙8Gen ... ·  2 天前  
奇果酱  ·  新 iPhone 即将发布,4000​ 元起? ·  2 天前  
奇果酱  ·  新 iPhone 即将发布,4000​ 元起? ·  2 天前  
字句都是你  ·  荣耀坐不住了,6600mAh+卫星通信,25 ... ·  4 天前  
字句都是你  ·  荣耀坐不住了,6600mAh+卫星通信,25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手机市场分享

共享充电宝是噱头还是真的有前途?

手机市场分享  · 公众号  · 手机  · 2017-07-03 00:06

正文

 

自从"共享"单车火了以后,一下子不得了,间接或者直接性“点爆”了整个市场,因此我们先后也见识到了共享汽车、共享电车甚至是共享厨房。这2017年还未过半,世道却要改朝换代姓了共享。

这不,最近不知从哪里冒出了共享充电宝这一新概念,整个共享阵营的站线视乎一下子拓展至手机配件方面。

各大友媒报道过此事,“什么10天融资3个亿、共享充电宝将要成为下一个明星么?”诸如此类的新闻百度一搜满屏幕皆是。

那么,到底共享充电宝前景如何,咱们今天一起来简单聊聊。

·分享不分享,实际都是租凭关系

首先,老黄感觉不管是共享充电宝,或者是更成熟的共享单车,根据其事物的本质来看谈不上“共享”二字。

我们简单查阅一下词典不难发现,共享的解释均是:共同分享或在一起享受、庆祝之意

而实际我们在使用这类共享产品时,往往都是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可能厂商在前期会打着X小时免费推广促销手段,前期烧点钱吸引用户这个套路不算新,但最后依旧是需要我们付出“租金”。

并且几乎所有的共享产品可都是需事先支付一定的押金。所以,称它们为租凭XX或许更为贴切。

·蛋糕看起来真的挺大一块

根据中国报告厅的专业报告可知,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我们再结合2016年一整年里国内手机出货量达5.26亿部这个数值来看,这么庞大数量手机带来一大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它们的电源。

“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人不缺”,以前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成笑话看,但随着人均消费水平提升,智能移动设备人均拥有量增加,如何为它们充电是一件另许多人头疼的事情。

国内庞大的人口作为基数之下,往往也就代表着隐藏客户有多少,看起来这块蛋糕挺大,共享充电宝视乎有着一个美好的前景。

·要活下去,怎么赚钱是根本

回归到本期咱们想探讨的话题,共享充电宝真的前途似锦么?

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需要对其盈利模式、市场前景等综合分析一番已经可以有个大致了解。

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

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5、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

先说说共享充电是如何进行盈利,这也是所有企业的本质目的。

“什么,不挣钱?共享充电宝是为了便民而生的产物,是公益性产业。”如果有人是这么说的话,要么是在耍流氓;要么则是真土豪,有钱没地方花。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如何挣钱才是根本,不挣钱钱怎么发工资、不挣钱股东会放过公司不扯资?共享充电宝利润从何而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1、租金收入

不可否认,目前所有的共享类型产品,其租金费用必然是最为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那么对于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充电宝,它的共享租金营收自然十分好推算。

以目前市场主流10000-15000mAh的充电宝为例,单个售价基本维持在50-100元左右,结合工厂价与特殊性决定,我们取相对折中的60元作参考成本价,每个充电宝一天营收流水4元(10000mAh充电宝正常能为普通手机充电2-3次)。

一个网点机柜有20台设备,那么一台“充电宝机”光充电宝成本就得1200元,折算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一台充电宝机的成本大致是3000-4000元不等

那么3000-4000/(4X20)≈38-50天即可抵消固定成本,末尾再算上水电、地块租金和维护成本等支出,基本3-6个月便能回本,后期营收更是非常可观的数目。

2、变相售卖产品

是的,许多共享充电宝除了提供充电宝租借服务之外,它家充电宝你用着挺顺手,下次去归还充电宝时便可在租凭网店“一手交钱,一手拿充电宝”。

不想还直接扣押金?且不说共享充电宝较为特殊设计,我们无法为其正常充电二次再用,忘了上文提到芝麻信用问题么,不归还仅扣押金、扣积分,下次想再租人家可就不干了。

除此之外,手头上没有数据线?小意思,大多数共享充电宝网店也出售各种类型的数据线。以“借”为引子吸引用户试用自家产品,乃至到最后售卖出产品。

这一点则算是共享充电宝的独有属性,毕竟摩拜之类的共享单车顺道开卖自行车我想也没几个人买吧(难道不是咩?!....)

3、押金=不动产

共享充电宝同样没有跳脱出类似的运营模式,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支付不同程度的租金。

至于押金,根据笔者的了解,某些共享充电提供芝麻信用认证,信用分达到600-650分即可免押金。当然,相信大部分老百姓并没有那么高的芝麻分。

用户所提前支付押金算是暂时的不动产,每名用户押金100,10个人里平均有6-8个人把押金留在厂商手里(你不会每次用完充电宝立刻提现押金,对吗?我也嫌麻烦)。

一个成本不过50元的充电宝,能让用户滞留押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如果一个共享充电宝厂商能拉入数十万用户(真的算少的了),完全有能力派生出几个亿的短期”存款“。

试着想想,这么一笔数量非常庞大且可利用的资本,厂商光吃利息一年得营收多少?

再要是投放到资本市场当中呢?据了解,行情价年利率5-10%左右,如此巨额押金一年轻松赚几千几百万。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家共享充电宝想要良好的生存下去,如果只是靠着用户押金才能苟活下去的话,嗯,那么江南皮革厂的悲剧跑不了将会再一次上演。

4、广告收入

打广告自古以来早就成为商业盈利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会与其他类型厂商合作,在机柜上、在充电宝本身提供合作商的内容露出。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类似收入源则是推广APP服务(另一种方式地打广告)。

充电宝里内置推送模块,用户插上充电即可推荐相关APP软件,而如今一个APP的单个用户单次推广费用从几元乃至高达几十元不等,而且对于这种推广渠道有着极强的准确性,软件商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5、融资


↑↑↑数据来源至网络

笔者先给大伙看几组数据:据统计,18家共享单车玩家已经完成超过30亿人民币的融资。

而共享充电宝方面,此前统计结果,市面上十几家相关公司,已有超过20笔金融投资,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都进入了共享充电宝领域,累积融资金额超3亿元。

对于融资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玩意,笔者并不打算装大头,什么股份稀释、股权变现的话题现在网络上相关讨论非常多,有兴趣大伙可自行搜索。我只是希望,共享充电宝别玩过火,更别成为”下一个乐视“即可。

想活得精彩,这几个问题先解决

1、安全性如何给用户信心

曾有不少新闻都曝出因充电宝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爆炸、失火等类似事故发生,共享充电宝首要责任一定得保证安全。

然而,据相关资深人士介绍,以及网络上已有的拆解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占据较大比例的共享充电宝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某些厂家的囤积充电宝、或是N代前的老款产品。

锂离子为原材料的电芯一般寿命在300-400次左右(完全充放),但随着时间增长、电芯内部材料活性以及整块充电宝PCB电路稳定性(有无腐蚀)都有所影响。

此外,还记得上文笔者提到:某些共享充电宝一插手机,APP推送接踵而来?

在当下我们个人数据也越来越多,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数据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先前,央视也曾曝出利用充电宝读取用户数据信息的新闻,此种带有病毒共享充电宝,能够自动匹配读取手机里的信息。

到底谁给它们安上病毒,是厂商自己,亦或着是不良商贩私自改装?我们暂且不论。隐私数据、安全数据的泄露,未来势必给用户造成的风险才是最头大的事情。 

2、可复制性过强,门槛较低

目前,共享充电宝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机柜式租赁机器,用户可以带走实体充电宝,属于移动式充电服务。

另一种则是固定点充电,终端为一台大容量的充电宝(机),用户需在如KTV、咖啡厅或是餐馆里进行充电,充电宝不可随意搬动。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共享充电宝,实际本质并没有得到过多实质性的进步。加之充电宝本身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太强,各家各户的共享充电之间并没有形成差异化。

加上之前一大批投资者涌入,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市场当中将出现多个竞争者,从而导致订单不断分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只好通过烧钱、打“免费牌”培养用户粘性,这点跟最早时候的共享单车很像,对吧?

3、网点铺设难度目前较难解决

大致上目前共享充电宝以铺设在商场、电影院和餐馆三大主要人流聚集场所较多。

前两者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场地选址、租金和设备用电之类的问题,而在共享充电宝入驻餐饮场所这个件事上,视乎遇到的阻力可就不这么简单了。

笔者曾对共享充电入驻的话题,简单采访过一位经营餐馆的哥们,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很多餐厅早有备用充电宝供客人临时充电使用,以前这项服务不收费,现在你拿一个付费的产品出来告诉客人扫码交钱充电,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不少客人会认为,吃一个饭还要花这个钱,虽然不多,但很容易因此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是反感。”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小电甚至在进店(推广入餐厅)的阶段都会受到阻力。

4、我们对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有多少?

共享单车解决短途出行,城市代步的最后一公里,瞄准的用户群体是绝大部分老百姓;“滴滴打车”解决中长途出行,对比出租车用户可定制的服务更灵活。

但是问题也来了,什么场景下我们需要共享充电宝来解决手机之类设备的充电问题?

前提条件:你手上的手机快没电或电量不多(废话= =),恰好背包里没有充电宝,附近找不到合适的电源之下我们或许会考虑去使用共享充电宝。

这就牵扯到两个问题:

当前手机内置电池容量已今非昔比,几年前的1500mAh、2000mAh,如今新款手机普遍3000mAh电量起跳,未来更有石墨烯之类电池的加入,我们还会经常出现“手机快没电”的情况么,不会吧!


↑↑↑数据来源至网络

另外一个重点,根据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2013年移动电源国内销量为3000万台,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大关;2015年则跃升至了4000万部;2016年更是接近6000万部。

每一年拥有如此巨额出货量的产品,它的普及我想不会比手机低多少吧?试问还有哪位朋友手上没一两个充电宝么?

我们视乎早已养成了习惯,出门特别是出差、出游之类的远行活动,背包里必带一个充电宝备用。

其次,共享充电宝有着极高的产品替代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正如前面小编提到,即便你今天真的需要充电且没带自己的充电宝,共享充电宝也极有可能被店家早早准备的“免费充电宝”代替。

总结:思聪不会吃X,前面的路不好走。

综上,在当前大环境之下,共享充电宝的路可能真的不好走。能活下去不代表过得精彩,混日子也算是一种生存之道。

我们对于共享充电宝有没有需求?肯定有,需求高么,能跟共享单车相提并论么?

肯定比不了。需求频率低下+其他诸如租借体验不友好、充电速度慢不安全和网点数目少等一些列问题,我们对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或许也就此时此刻此地恰巧用那么一会罢了。

总之,可以归结成一句话,共享充电宝所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太过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