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高端智库,支持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研究院

CGI“一带一路”观察 | 世界银行称全球增长三年来首次趋于稳定(6.1-6.15)

中金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6-16 00:52

正文


>> 本期摘要 <<


焦点探究

世界银行发布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在连续三年放缓后首次趋于稳定。尽管通货膨胀率已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等下行风险仍存。世行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体平均增速为2.6%,较1月的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此外,报告着重强调公共投资在动员私营部门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并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小型经济体所面临的财政困境。

区域动态

韩国 5月制造业PMI经季节调整后为51.6,创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主要受新产品推出、出口销售强劲以及国内客户需求上升推动。

OPEC+ 同意将366万桶/日的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底,另将220万桶/日的减产延长至今年9月底,并提高阿联酋的生产配额。

欧洲央行 将欧元区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为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并表示短期内欧元区通胀水平或保持在2%以上。

巴西 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8%,较去年四季度0.1%的收缩有明显回升,其中家庭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5%和4.1%。



焦点探究




焦点探究:世界银行称全球增长三年来首次趋于稳定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全球:经济增长企稳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以下简称《展望》)[1]。《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在连续三年放缓后首次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已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软着陆”的可能性提升。但与此同时,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尚未找到繁荣发展的方向,全球经济增速仍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到2024年底,约1/4的发展中国家或将较疫情前更加贫穷;占世界人口和全球GDP超过80%的国家2024-2026年的增速仍将低于疫情前的十年。

具体来看,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全球平均增速为2.6%,较1月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并预测2025-2026年增速或小幅上升至2.7%,但仍低于疫情前十年全球经济3.1%的增速。同时,2024年全球平均通胀将回落至3.5%,2025年进一步下降至2.9%。但由于通胀压力仍旧存在,许多经济体的央行或将在降息决策上保持审慎。《展望》预测到2025-2026年,全球利率水平将保持在约4%的相对高位,近乎是21世纪前20年的2倍水平。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表示[2]:“虽然世界范围内食品与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胀仍保持相对高位。这可能使得部分国家延迟降息举措,更加持续的高位利率环境将意味着全球金融条件的进一步紧缩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困境。”

《展望》指出,尽管2024年全球经济有所改善,但下行风险仍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并给国际贸易带来干扰,多国的重大选举同样将给贸易政策带来不确定性。此外,气候变化相关因素及自然灾害也可能对经济活动造成阻碍。面对上述因素,国际层面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努力均不可或缺。全球范围内,优先事项包括共同维护经贸活动稳定,支持绿色与数字化转型、减免债务,以及巩固粮食安全。在国家层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需要继续关注通货膨胀情况。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寻求持续促进投资的方法,同时确保财政可持续性。为了达成发展目标,实现长期增长,各国应进一步推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生产率与公共投资效率,提升人力资本,以及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

《展望》着重强调了公共投资在动员私营部门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公共投资是强有力的政策杠杆,对于财政空间充裕、政府支出效率高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每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的公共投资,就能在中期促进GDP增长1.6%。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共投资普遍降速,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约为5%。与此同时,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据估计,发展中经济体约超过1/3的支出存在浪费现象。与投资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经济体的效率差距较大,可通过改善治理、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框架等方式减少浪费。

此外,《展望》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人口少于150万的小型经济体所面临的财政困境。在35个小型发展中经济体中,目前已经有五分之二陷入或很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这一比例是其它发展中经济体的两倍左右。小型发展中经济体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来应对财政挑战,如加强税收的稳定性,提高医疗、教育、基建等方面的支出效率,改进财政框架以应对自然灾害与其他潜在冲击等。

亚太:出口回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展望》认为亚太地区在2024年初经济表现有所增强。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和出口强劲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在公共支出的带动下也保持稳定。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它国家,出口表现从去年到今年呈现好转趋势,同时制造业活动表现出改善迹象,多数大型经济体PMI有所上升;服务业继续受益于全球旅游业的复苏,在通胀放缓的情况下私人消费也保持强劲。但是,亚太地区经济体的投资普遍受到一定抑制,部分由于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和国内外不确定性的加大。

展望未来,2024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增速预计为4.8%,并在2025、2026年放缓至4.2%与4.1%。与1月的预测相比,世界银行上调了2024年的预测,但下调了2025年的预测。其中,相较1月的预测,本次《展望》将中国2024年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至4.8%。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亚太经济体2024年平均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4.6%。一方面,全球货物贸易的回升将带动地区出口与工业活动扩张,泰国、越南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增速将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相较全球其它国家的旅游业服务复苏已接近尾声,亚太地区仍保持增长态势,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经济将受益于服务业出口。《展望》预计,到2025、2026年亚太地区除中国以外的经济体增速或分别能达到4.7%和4.8%。

区域:各地区表现分化,南亚或增长最快

从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对比来看,世行预计发达经济体2024年平均增速将稳定在1.5%,2025年有望升至1.7%。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2024-2025年平均经济增速达4%,略低于2023年4.2%的增速。在收入方面,2024-2026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预期能实现3%的增速,其中低收入国家GDP增速有望从2023年的3.8%上升至2024年的5%,但自今年1月以来,世界银行下调了超过75%的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

分地区来看,欧洲与中亚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下降至3%,2025年可能继续滑落至2.9%。俄罗斯与土耳其经济增速的放缓是地区整体经济降速的主要原因,但在排除俄罗斯、土耳其与乌克兰之后,受货币宽松与通胀下降的影响,地区其他经济体的私人消费与投资有望复苏,2024年或实现3.1%的增长,并在2025-2026年提升至3.6%。

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或将从此前一年的2.2%放缓至1.8%,但在2025年有望回升至2.7%。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的下调主要反映了阿根廷经济增长乏力。该地区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全球紧缩性金融环境,以及本地债务水平高企影响私人需求和财政整顿。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对高位将为地区的出口活动提供动力,但农业和能源价格或面临温和下降。具体来看,巴西2024年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随着通胀放放缓和进一步降息,私人消费与投资有望在未来得到支持,2025年经济增速或回升至2.2%。世行预计墨西哥2024年经济增长2.3%,到2025年放缓至2.1%,经济增长逐步缓和的预测主要由于该国过去几年国内消费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以及政策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中东和北非地区在2023年增速放缓到1.5%后,世行预计2024年经济增速将达到2.8%,2025年则有望进一步上升至4.2%。原油产量的增加是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海湾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预计2024-2025年经济增速分别为2.8%与4.7%。此外,由于与阿联酋达成了大规模合作关系,埃及经济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世行预计其2024/2025财年经济增速为4.2%。

南亚地区将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世行预计2024年将实现6.2%的高速增长,并在2025年保持这一增速。印度是地区内的增长引擎,2023-2024财年GDP增速估算为8.2%,较1月的预测高出1.9个百分点。考虑到当前印度投资的高基数水平,从2024/2025财年起,世行预计印度增速将有所放缓,在未来三个财年内平均实现6.7%的增长。不过,公共和私人投资仍将继续保持稳健,农业生产回升和通胀放缓也将使私人消费获益。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3.5%,在2023年3%的基础上有所回升。此前一年该地区增长疲弱的原因之一是三个最大的经济体(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增速放缓,同时该地区多国面临政府财政困难。2024年,在通胀压力减弱、货币政策放松的背景下,私人消费与投资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不过,世界银行预测域内三个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地区平均水平。




区域动态


01 东亚与东南亚 <<<

韩国制造业PMI达近两年最高值。 标普全球(S&P Global)编制的韩国5月制造业PMI经季节调整后为51.6,高于4月的49.4,创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并且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萎缩状态。受新产品推出、出口销售强劲以及国内客户需求上升的推动,产出和新订单分别以2021年7月、2022年2月以来最快速度增长。新出口订单连续第五个月增长,韩国制造商在欧洲、北美和南美以及中国、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各个市场都录得销售增长。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汇率变动以及铝、镍和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投入品价格的通胀率创七个月来新高。 □路透社 [3]

马来西亚调低电动车路税,鼓励新能源转型。 6月4日,马来西亚交通部宣布将于2026年起实施新的路税结构,其中对电动车与氢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路税将大幅下调,以加速该国的绿色转型。马来西亚当前对新能源车实施路税豁免政策,该优惠期将于2025年12月31日结束;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车也须缴纳路税。新路税框架主要以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税费,功率越高的车辆路税越高,但新能源车辆相比于内燃机车辆可享受约85%的路税减免。 □星报[4]

► 印尼央行将继续采取货币汇率稳定措施。 6月5日,印尼央行表示将继续针对外汇市场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持印尼盾汇率稳定。同时,印尼央行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随后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调50个基点;今年美元兑印尼盾汇率将在15,700-16,100之间波动,明年有望走强至15,300-15,700区间。今年4月,印尼央行意外加息以支持印尼盾汇率;5月通胀和汇率企稳,政策利率维持不变。印尼政府表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保持同步,以支持该国2024年5.2%的经济增长目标。 □路透社[5]

► 新加坡经济师调查预测该国二季度增长2.7%。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6月12日发布的最新经济师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师预计该国今年二季度经济将增长2.7%,与一季度实际增速持平。科技周期复苏快于预期被多数经济师视为新加坡经济前景最大的上行动力,其次是外部环境改善优于预期,及中国更加强劲的经济增长;最大的下行风险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通货膨胀压力。与此同时,经济师对于新加坡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2.4%不变,金融与保险业或取代建筑业成为增幅最大的领域。 □联合早报[6]

02 南亚、中亚与中东 <<<

OPEC+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 OPEC+成员国决定延长减产措施,以在全球需求温和、利率高企和美国石油增产的背景下支撑油价。自2022年以来,OPEC+已采取多轮减产措施,目前减产总量达586万桶/日,约占全球需求的5.7%。这包括原定于今年年底到期的366万桶/日,以及8个成员国原定于今年6月到期的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6月2日,OPEC+同意将366万桶/日的减产延长一年至2025年底,并将220万桶/日的减产延长三个月至今年9月底。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8个成员国可以逐步退出22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与此同时,该集团同意将阿联酋的生产配额提高30万桶/日,从2025年1月至9月逐步实施。 □路透社[7]

东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在全球居首位。IEA表示,当前该地区的发电与供暖排放量占全球比重不到8%,域内各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希望将发电能力从2022年的不到50GW提升至2030年的200GW。沙特阿拉伯、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是中东能源转型的引领者,其中沙特和埃及分别希望到2030年将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从提升至59GW和37GW,阿尔及利亚希望到2030年建成至少14GW的太阳能与5GW的风电产能。 □阿拉伯新闻报[8]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加大投资力度。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6月6日表示,该部目前已投资60个能源建设项目,涉及传统石化能源与新能源等各类领域,总投资金额达381亿美元。哈萨克斯坦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592MW的绿色能源产能,同时加大对既有能源产能的现代化改造,到2035年投产近26GW的新产能。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表示,能源领域的投资旨在确保经济增长,巩固能源安全,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阿斯塔纳时报[9]

► 印度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并上调增长前景。 6月7日,印度央行宣布将政策利率维持在6.5%水平,与市场预期一致,这也是该央行连续第八次维持利率不变。与此同时,印度央行还将2024-25财年该国的GDP增长预期从7%上调至7.2%,认为国民经济的积极走势有助于央行专注于将通胀率降至4%的中期目标。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今年一季度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但在本月初结束的全国大选中,执政党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立法机构中的主导权被削弱,引发了市场对于该国财政整顿放缓与福利支出增加的担忧。 □路透社[10]

0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