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以下简称《展望》)[1]。《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在连续三年放缓后首次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已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软着陆”的可能性提升。但与此同时,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尚未找到繁荣发展的方向,全球经济增速仍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到2024年底,约1/4的发展中国家或将较疫情前更加贫穷;占世界人口和全球GDP超过80%的国家2024-2026年的增速仍将低于疫情前的十年。
具体来看,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全球平均增速为2.6%,较1月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并预测2025-2026年增速或小幅上升至2.7%,但仍低于疫情前十年全球经济3.1%的增速。同时,2024年全球平均通胀将回落至3.5%,2025年进一步下降至2.9%。但由于通胀压力仍旧存在,许多经济体的央行或将在降息决策上保持审慎。《展望》预测到2025-2026年,全球利率水平将保持在约4%的相对高位,近乎是21世纪前20年的2倍水平。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表示[2]:“虽然世界范围内食品与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胀仍保持相对高位。这可能使得部分国家延迟降息举措,更加持续的高位利率环境将意味着全球金融条件的进一步紧缩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困境。”
《展望》指出,尽管2024年全球经济有所改善,但下行风险仍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并给国际贸易带来干扰,多国的重大选举同样将给贸易政策带来不确定性。此外,气候变化相关因素及自然灾害也可能对经济活动造成阻碍。面对上述因素,国际层面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努力均不可或缺。全球范围内,优先事项包括共同维护经贸活动稳定,支持绿色与数字化转型、减免债务,以及巩固粮食安全。在国家层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需要继续关注通货膨胀情况。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寻求持续促进投资的方法,同时确保财政可持续性。为了达成发展目标,实现长期增长,各国应进一步推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生产率与公共投资效率,提升人力资本,以及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
《展望》着重强调了公共投资在动员私营部门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公共投资是强有力的政策杠杆,对于财政空间充裕、政府支出效率高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每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的公共投资,就能在中期促进GDP增长1.6%。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共投资普遍降速,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约为5%。与此同时,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据估计,发展中经济体约超过1/3的支出存在浪费现象。与投资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经济体的效率差距较大,可通过改善治理、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框架等方式减少浪费。
此外,《展望》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人口少于150万的小型经济体所面临的财政困境。在35个小型发展中经济体中,目前已经有五分之二陷入或很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这一比例是其它发展中经济体的两倍左右。小型发展中经济体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来应对财政挑战,如加强税收的稳定性,提高医疗、教育、基建等方面的支出效率,改进财政框架以应对自然灾害与其他潜在冲击等。
《展望》认为亚太地区在2024年初经济表现有所增强。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和出口强劲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在公共支出的带动下也保持稳定。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它国家,出口表现从去年到今年呈现好转趋势,同时制造业活动表现出改善迹象,多数大型经济体PMI有所上升;服务业继续受益于全球旅游业的复苏,在通胀放缓的情况下私人消费也保持强劲。但是,亚太地区经济体的投资普遍受到一定抑制,部分由于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和国内外不确定性的加大。
展望未来,2024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增速预计为4.8%,并在2025、2026年放缓至4.2%与4.1%。与1月的预测相比,世界银行上调了2024年的预测,但下调了2025年的预测。其中,相较1月的预测,本次《展望》将中国2024年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至4.8%。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亚太经济体2024年平均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4.6%。一方面,全球货物贸易的回升将带动地区出口与工业活动扩张,泰国、越南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增速将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相较全球其它国家的旅游业服务复苏已接近尾声,亚太地区仍保持增长态势,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经济将受益于服务业出口。《展望》预计,到2025、2026年亚太地区除中国以外的经济体增速或分别能达到4.7%和4.8%。
从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对比来看,世行预计发达经济体2024年平均增速将稳定在1.5%,2025年有望升至1.7%。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2024-2025年平均经济增速达4%,略低于2023年4.2%的增速。在收入方面,2024-2026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预期能实现3%的增速,其中低收入国家GDP增速有望从2023年的3.8%上升至2024年的5%,但自今年1月以来,世界银行下调了超过75%的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
分地区来看,欧洲与中亚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下降至3%,2025年可能继续滑落至2.9%。俄罗斯与土耳其经济增速的放缓是地区整体经济降速的主要原因,但在排除俄罗斯、土耳其与乌克兰之后,受货币宽松与通胀下降的影响,地区其他经济体的私人消费与投资有望复苏,2024年或实现3.1%的增长,并在2025-2026年提升至3.6%。
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或将从此前一年的2.2%放缓至1.8%,但在2025年有望回升至2.7%。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的下调主要反映了阿根廷经济增长乏力。该地区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全球紧缩性金融环境,以及本地债务水平高企影响私人需求和财政整顿。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对高位将为地区的出口活动提供动力,但农业和能源价格或面临温和下降。具体来看,巴西2024年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随着通胀放放缓和进一步降息,私人消费与投资有望在未来得到支持,2025年经济增速或回升至2.2%。世行预计墨西哥2024年经济增长2.3%,到2025年放缓至2.1%,经济增长逐步缓和的预测主要由于该国过去几年国内消费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以及政策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中东和北非地区在2023年增速放缓到1.5%后,世行预计2024年经济增速将达到2.8%,2025年则有望进一步上升至4.2%。原油产量的增加是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海湾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预计2024-2025年经济增速分别为2.8%与4.7%。此外,由于与阿联酋达成了大规模合作关系,埃及经济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世行预计其2024/2025财年经济增速为4.2%。
南亚地区将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世行预计2024年将实现6.2%的高速增长,并在2025年保持这一增速。印度是地区内的增长引擎,2023-2024财年GDP增速估算为8.2%,较1月的预测高出1.9个百分点。考虑到当前印度投资的高基数水平,从2024/2025财年起,世行预计印度增速将有所放缓,在未来三个财年内平均实现6.7%的增长。不过,公共和私人投资仍将继续保持稳健,农业生产回升和通胀放缓也将使私人消费获益。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3.5%,在2023年3%的基础上有所回升。此前一年该地区增长疲弱的原因之一是三个最大的经济体(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增速放缓,同时该地区多国面临政府财政困难。2024年,在通胀压力减弱、货币政策放松的背景下,私人消费与投资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不过,世界银行预测域内三个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地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