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学
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必备互联网生活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法盟  ·  多地将引入DeepSeek辅助领导干部决策 ·  昨天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昨天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昨天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马斯克“地表最强”Grok ... ·  2 天前  
数据法盟  ·  马斯克推出名为Deepsearch的Grok ... ·  2 天前  
数据法盟  ·  马斯克推出名为Deepsearch的Gro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学

当《小鬼当家》电影之父遇见鹅厂游戏大佬,他会说些啥?

腾讯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4-26 18:00

正文

Tom Jacobson,前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总裁,制片人,教授。他在20世纪福克斯任职期间,主导了包括《小鬼当家1&2》、《虎胆龙威1&3》、《生死时速》和《独立日》等一系列全球票房大片的制作。近日,他受邀参加鹅厂互娱高端论坛,对电影和游戏创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小腾老师为你准备了分享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01

制片人的角色


电影就像我的孩子,我的职责是保证他在上线前不断优化。


制片人需要找到制作一部电影的原料,比如故事和剧本;还要找到合适的人和资源来拍。电影和做游戏类似,需要关注用户和观众,并且在上线前不断优化,至少要到花完所有的预算为止。 但是作为一个工作室的老大,我更关注的是这个工作室的品牌和投资。


在电影行业有句老话:“ 在创意行业里,其实没有人知道所有事情。 ”有很多出名的电影,最初都被很多工作室拒绝过,比如《ET》最开始就被哥伦比亚公司拒绝,因为他们不理解小孩和外星人发生的故事,所以最后这部电影才拿去环球拍。


很多时候一个片子能成功,是因为它非常有创意,但因为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想法,投资它的风险就很大。 但无论如何做电影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整体,电影工作者是人类这个大族群里面的叙事者。很明显,我是这样看待一个电影人的角色的。


02

系列IP电影如何打造?


以《虎胆威龙》为例

当我们拍电影时,其实最初不确定什么题材能拍出系列电影。


在创作第一部时,制片人看中了《虎胆龙威1》的小说,于是购买了改编权,写成剧本交给工作室拍摄。《虎胆龙威1》这个故事很具体,男主有一些我们熟知的经典英雄的特质: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当过警察,有高超的技能,同时还有一个愿意牺牲自己保护普通人的意志。当时我们选了布鲁斯·威利当男主,此前他只是电视剧演员,从未拍过电影。


很多人说你们蠢吗?这个电影肯定会失败的!但是这部电影让布鲁斯·威利斯一战成名。这很神奇吧,有时候这就是默契。 当你有一个很好的演员和一个很好的剧本,当他们两个非常契合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一个演员捧成一个巨星。这个顺序不能乱,演员自身需要有一些独特的品质,但必须通过一个好的剧本表现出来。


拍第二部时,我们买了《58分钟》的剧本,但是剧本里没有这种类似上一部的主角塑造,于是我们把第一代的情节结合到了故事里。男主在机场里等待他的妻子,而他妻子正好在发生事故的飞机上,他为了救他的妻子又发生了类似于第一部里面的故事。在拍第三部的时候有一个复仇主题,当时我是福克斯的总裁,买了《西蒙》的剧本。《虎胆龙威3》讲述的是恐怖分子劫持了纽约的人质,他要求人质去做一些很疯狂的事情,不然他就会到处放炸弹。很明显他和第一部没有太大联系,但我们把西蒙这个角色设定为了《虎胆龙威1》里面大反派的亲兄弟,于是就有了这部新的电影。


讲到这里,我们学到了什么?首先,这几个故事即使跳出《 虎胆龙威 》的IP,也是好故事。其次,我们拍续集的时候,要重新再现第一部中大家喜爱的体验,而不是复制。


Q&A1:国外公司如何筛选优秀剧本?


从组织上来看,我的公司里有董事和总裁,总裁下面有创意人员,这些创意人员平时会读大量的剧本,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出一些好剧本,呈现给上级,最后由总裁做决定。


从故事原创性的角度来看,其实所有项目都没有原创性。比如爱情题材的故事永远是:男孩要追求一个女孩,男孩失去了这个女孩,然后男孩又得到了这个女孩,永远都是这样。所以如何将一个熟悉的故事,用比较新的形式讲述出来?讲故事的方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另外,电影里的瞬间——“moment”,是非常独特和重要的点。电影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瞬间和一个瞬间的印象,当你跟朋友说一个电影的时候,你会描述它打动你的一个瞬间。当你读一个剧本的时候,如果有某些瞬间让你觉得很兴奋,这就是一个有潜力的电影剧本。


《泰坦尼克号》里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比如男女主角站在船前,Jack说他是世界之王的那一段话,虽然看起来很俗套,但它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瞬间。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热爱电影的心态去看这个剧本,而不是只看他的商业价值,你首先要觉得这个剧本有潜力,然后再去考虑实际上操作的东西。



03

电影与游戏的联系


电影与游戏都是艺术体验,但电影强调“转述”,游戏强调“带入”。


电影和游戏类似,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和需求让他们为之付钱。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部分电影都是B级篇,会用那些低俗的点去吸引观众。


例如《生化危机》就是用暴力和刺激去迎合观众。我们在做一个游戏的时候,会花很长时间去做这个游戏的叙事,或者游戏的关卡。放到电影上,我们会拍很多镜头,然后做很多特效。但是最后关键的是,这些满足了目标观众的口味和需求,让他们来付钱。


电影和游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艺术体验,但也有不同。


电影转述VS游戏代入:

电影会从情感上去打动观众,通过感官上的刺激和转述故事,引人入胜。而游戏与玩家的连接,不是转述而是代入,玩家是一个主动的叙事者,玩家做出的决定很重要,这个决定会导致你被杀掉或者成功,玩家通过决定,来创造游戏的走向。有时在电影里面也有所谓的玩家代入感,看电影时,我会把自己放到主角的位置上,思考我在这个情况下会去做什么。例如《饥饿游戏》里面的主角,跟游戏里面的角色是类似的。


戏剧性的反差:


一个好的电影故事里,主角通常会面对一些非常艰难的决定。通常是道德困难,并且具有戏剧性。在游戏里面也是一样,我们会面对很多选择。不过主人公的决定往往会简单一些,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选择,找到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是玩家幻想中的自己。


04

游戏改编电影


故事是核心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问:直接把游戏搬到电影里合不合适?



比如电影《狂暴巨兽》,是基于13年前的一个街机游戏 《rampage》 改编的。游戏中有三个巨兽:巨大的猩猩,巨大的狼,和巨大的鳄鱼。玩家扮演其中一只怪物,并且需要在其他人成功破坏这个城市之前,争分夺秒地去破坏这个城市,如果你失败的话,你会变回成一个人。虽然这个设定看起来傻傻的,但玩起来很有趣,所以这个游戏当时很成功。


制片团决定把这个游戏创意拿过来制成电影,但有趣的是,电影中唯一保留的内容就是有三个不同的怪兽去破坏这个城市。除此之外,编剧加入了新角色,一个是巨石强森,还有一个女性科学家;他们也为这个怪物做了一个来源设定:它是由基因工程产生的怪兽。我预测这个电影肯定会成功。


在把游戏改编成电影时,首先我们要把游戏里大家都喜欢的角色拿到电影中来。如果游戏里面有比较好的故事,也需要把故事重新梳理一下,放到电影剧本里去。一个成功的游戏电影,就算观众不了解这个游戏,也能看懂和喜欢这部电影。


Q&A2:类似CF等游戏,它们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故事情节,那电影中的故事和游戏本身的故事应该如何结合呢?


1、确定世界观


《生化危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游戏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故事情节,游戏人物也有丰满的设定。所以改编的电影保留了游戏里的很多设定,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故事。但电影里的故事和游戏中的故事始终保持一致的世界观。



2、统一故事线


游戏中的故事通常很复杂,但是电影只有90-120分钟,我们应该怎样在短时间内去讲一个复杂的故事呢?其实,我们只要讲好主角的一小段故事就可以了。他在这个故事中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需要经历什么,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等等。电影不需要很多分支,把一个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3、丰满的元素和角色情感


我们曾想买《半条命》的电影版权,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故事。有一个科学家,因为在实验中无意打开了一个异次元的传送门,这个传送门能让外星人进来。还有那种改编自战争类的游戏,例如CF,吃鸡等等,对战的是一群人,其实做一群人的电影也可以做的很好。比如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他也是一群人的故事,这一群人由汤姆.汉克斯这一个人领导,而观众会随着每个角色的悲喜而悲喜。


4、导演的选择


当你去改编一个IP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商非常重要。以《生化危机》为例,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保罗安·德森来导演呢?首先他是一个非常好的B级片导演,拥有非常好的视觉呈现能力和叙事能力;同时他也是一个硬核游戏玩家。因此,他对这个电影的整体把控会更为出色。


5、最后,以吃鸡为例



任何一个戏剧的故事核心,都是主人翁走上一段征程,克服一些难关,并最终获得他想要的东西。比如在吃鸡里,当你从飞机上降落之后,你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你的挑战是所有人都要杀你,毒圈一直在缩小。之所以 战斗题材的游戏和电影永远都能打动人,是因为它挖掘了我们作为穴居人原始的记忆和感情,那个时候,我们要不停地战斗和获胜,才能生存下来。


Q&A3:在电影里,观众是更喜欢看闻所未闻的故事,还是更喜欢熟悉的有代入感的故事?


其实很多电影都塑造了虚幻的世界,比如《指环王》、《哈利波特》。但构建角色时,角色的行为和思想需要跟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有一定关联,只有这样,故事才有感染力。电影是幻想中的故事还是真实的故事并不重要,关键是制作人能否让故事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冲击。


同时从商业的角度思考,也需要考虑这个电影的受众体量,是100万还是1000万。比如《魔兽》这个电影,它的主要受众在中国。 《魔兽》在美国, 很多人其实并不买账,但中国有很多沉迷它的玩家,所以它的中国票房非常好。


05

国际电影的发展趋势


大厂制片、独立发行和数字发行等新模式百花齐放


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电影产业发生了巨变。电影的类型其实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都在拍着同样类型的电影。



表格展现了1980年-2016年美国院线电影的发行数量,去年一年就发行了700部。虽然不是所有电影都赚钱了,但是人们还是一直都去电影院看电影。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从这张图表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传统的电影大厂(如 福克斯、派拉蒙等 )出品的电影数量从1995年-2016年几乎没有变化,但通过其他的渠道或途径所发行的电影( 如独立制作的电影 )数量陡增。这种情况对于电影的创作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对于独立电影公司来说, 现在拍电影的门槛很低,不需要赚很多钱就可以回本。一部独立发行的电影虽然只能在三个影院上架一周,但它能通过这种方式导流,再通过网络平台发行,或者卖电影拷贝,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收入。


对于大公司来说, 大量的历史经验和累积的制作能力是他们的优势。但大工作室更倾向花更多的钱去做一个电影。一方面他们能做出非常顶级的体验效果,但另一方面会缺乏原创性。比如好莱坞大片,电影的结构和故事都很类似。


Q&A4:相比这些传统的老牌电影制作商,亚马逊和Netflix作为市场上的颠覆者,他们有哪些优势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