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细节融入背景
无论何时,在精心设计小说环境的过程中,作家总要同时兼顾各种细节。首先,要考虑背景的外部细节。
但是,对于那些无人关注的细节呢?人物不住地留意背景环境,其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例如,每当我参加研讨会时,总会发现主办方把酒店宴会厅的温度调到零下几度。
在参加会议的这些日子,不管我裹多少层衣服,都会感到阵阵寒意缓缓地、悄无声息地弥漫于我的一切行为与思考中。并且,彼时所感一直留存在脑海中。
你可以将哪些细节融入背景中,持续不断地为人物设绊?一把靠背硬邦邦的椅子,一股不可名状的气味,地板下总是传出令人心惊肉跳的恐怖声响——小说背景中要不时地跳出不合宜的因素,搅扰人物,添点儿佐料。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生活体验中。
表达人物对环境的看法
正如随着场景的变换,我们每时每刻都应对人物的目标了然于胸一样。我们还要知晓,从人物踏入背景环境的一刻起,他对环境的看法如何。这些均需要通过作家的描述浮现。
比如,我爱纽约城。我爱清真餐车里烟熏火燎的油脂味儿,我爱烤花生甜甜黏黏的香气,这香气似乎溢满我的每一个毛孔。当疾驰的地铁驶离站台,搅起一团湿冷的风,我的心也汹涌起来。
这样的描述可能不够文雅,也不够矜持,但我是如此深爱着曼哈顿,我愿意挥霍大量的篇幅,描述有关它的一切一切。这时,你可以感受到我对这个城市深切的爱。
背景的内容为何,以及如何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些将准确反映人物的情感。
因此,你需要在对背景的描述中,将情感电波传递给读者。当人物进入背景的瞬间,给读者些许线索,让读者了解人物对背景环境有何感触。
建立人物与背景的互动
在肮脏不堪的人行道上,他是狠狠灭了一个烟头,噔噔噔地离开了?还是在原始公园里,俯身拾起别人丢下的垃圾?人物与背景之间的互动是展现人物情感的另外一种方法。
如果背景中需要出现道具,诸如快餐茶杯,或者祖母的老古董,让人物与这些物件产生互动。在表演中,称此为“事件”,让人物有点事做,他们不至于傻坐在那儿不停地讲话。这样的画面通常过于静止呆板。将人物置于动作中,即使他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在人物与背景的互动中,重要的是记录人物的成长。
最佳背景是整部小说中被重新造访之地。背景可能没有太多改变(除非大灾变发生前后),但是人物对其的每一次造访,都经历了生命中新的体验与成长。
她与眼前的一情一景有着怎样崭新的关系?她如何与其互动?她发现了哪些,而哪些又消融在背景之中?
古语云:“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之语。值得一辩的是,这里说的其实无关乎河流,而是踏入河流之人。因为,我们永远无法作为同一个人,两次出现在完全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