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分落户到租房落户
7月28日,无锡市发布了修订后的《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取消了有关投资、购房落户政策,增设了租赁住宅落户政策,将合法稳定住所的认定范围扩大至租赁住宅。除了无锡以外,郑州、扬州、济南等多地近期也提出或拟提出“租房可落户”的举措。在媒体集中报道下,租房落户又一次被渲染放大。
事实上,一直以来“租房”与“落户”并不矛盾。自2015年起,我国就实行“积分落户”制:201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北京通州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根据方案,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请落户。
各地的积分落户政策不一而足,大部分城市积分落户都设置了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参保情况、房产情况、居住年限等几项维度。居住年限也包含了租房。另外,不同城市还会设置不同的附加分:例如,杭州规定1年内在杭(市区)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流动人口,服务满10小时就可以获得1分;而大连规定,每次捐献全血200毫升可积5分,最高累积30分。
这些说明,买房历来是落户的路径之一,而并非唯一路径。在积分落户的设置上,有一项甚至比房产更为重要——学历。例如,《杭州市滨江区居住证持有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流动人口可获得标准分值40分,若是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还可再加10分。
从2015年出台的“积分落户”到时至今日的“租房落户”,其实是部分城市尤其二三线城市,对落户条件的放宽:随着人口红利衰减,适龄劳动人口增速降低,大城市发展再度人口集聚,每个城市都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口,尤其是高知年轻人口,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三线抢人大战
2015年无锡户籍人口仅为473万,常驻人口640万。紧邻的苏州户籍人口为680万,常驻人口更是逾1000万。同为二线城市,苏州自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人口增加了354.92万人,年均增加超过35万人,正是大量人口流入所带来的活力,让苏州成为明星城市。
对比同期的无锡,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人口增加119万,平均每年流入12万左右;而从2010年到2016年,无锡市人口6年间一共仅增长14万,和苏州的差距迅速拉开,在省内也被南京超过。(数据来源:《嗨苏州,无锡“租房可落户”,抢的就是苏州的人才!》)
在北京、上海严格“控人”的背景下,其他二三线城市正积极实施“抢人计划”。“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仅增加了4.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增加6万人,这意味着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1.3万人,上海的外来人口连续两年减少了。不仅是上海如此,北京也有类似情况。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仅增加2.4万人,外来人口常住占比也在减少。”(数据来源:《李迅雷,北京、上海人口流向开始“逆转”了,会带来什么变化?》)
得益于北京上海的“赶人”,在2014年到2016年的人口增速中,杭州、武汉、合肥等强二线城市成为大赢家。而这也在某一层面作证了——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会逐步走向“强省会”时代。
张五常曾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奥秘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正是区域间此起彼伏的人才、资源的流动、竞争,才让中国经济有比其他国家更为纵深的市场腹地。
而这种人才、资源的流动,对个人而言也是一项 “降维打击”策略:伴随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专业人士外迁,他们利用大城市的专业视野,往往能在当地获取更高的职位,也过上相对更具品质的生活。例如,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就业白领,就有大量北京互联网“外溢”: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可以给到和北京不相上下的工资福利。而杭州房价又相对北京较低,且环境优美,城市美誉度高,吸引了大量产业外溢的专业人才。
不用为是不是北上广深“假装生活”而矫情。现实中,广大天地大有可为,有时“降维”反而是更好的掘金机会,尤其是在最具晋升潜力的强二线城市中。
郁亮的“1153”建议
2014年到2016年的人口增速最快的六个城市(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也都在此次出台的住房租赁试点12城之中。持续涌入的就业人口,日渐稀缺的土地供应,这些基本面都将持续支持强省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郁亮在近日采访中提出了一种“1153供给模式”设想,即将房地产供应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10%,是针对最低收入保障人群,通过货币化补贴租金的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第二个层次的10%,则是对科技人才、医生、老师等人群,以低租金的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形式解决居住问题。还有一个群体是年轻公务员,他们也是社会的宝贵人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他们也应该纳入这个范畴。这些群体能够安居乐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特别重要。但是这部分用房不能参与市场流通,否则就会出现经济适用房分配中的乱象。
第三个层次的50%,是要提供可支付住宅。可支付住宅是针对首次置业的年轻人,政府和开发商应当为他们提供买得起的房子。每个城市都应根据具体的物价水平、发展阶段推出足够的可支付住宅并制定稳定的指导价。政府要公开向社会承诺,每年的可支付住宅规划是什么,让大家做到“未来有房,心中不慌”;同时提供长期稳定的首套房金融支持方案,为他们置业提供实惠。
第四个层次的30%,是完全市场化、较为高端的商品房,这部分需求现实存在,不必过度干预。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那么政府租赁用房、保障用房的比例在20%;商品房仍然是房地产市场主流。而那部分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很可能成为买房者竞逐的对象。
因为高端人才各大城市你抢我夺,恰恰这些“高端人才”对产品、配套、服务等品质要求更高。宁可“市场化”,也不要“廉租化”。就像香港明明有公租房,但还是那么多年轻人挤破脑袋在买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