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唐史主任司马迁  ·  按照现在这个发展进度,伊万卡离婚,和马斯克结 ... ·  22 小时前  
淘股吧  ·  昨天1.8亿,呼家楼今天继续加仓2.8个亿! ·  2 天前  
君姐深扒股市  ·  重磅:蚂蚁进军“人形机器人”! ·  3 天前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美股投资网  ·  这4只美股让空头今年巨亏730亿美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天量引爆牛市梦想

姚尧  · 公众号  · 股市  · 2024-11-02 08:00

正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

一个月前,正值国庆长假,可是许多人的心思却全然不在度假上。他们或者紧盯着海外股市的走势,或者憧憬着节后 A 股的大涨,或者在为踏空而焦虑烦躁,或者在为暴富而跃跃欲试。

然而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高开低走,却像是给这些想入非非的投资者头上倒了一盆冰水 。时至今日,上证指数大约在 3260 ± 100 点的区间内震荡,距离 10 8 日的开盘价 3674 点已经跌掉了 400 多点。许多满怀期望的投资者,不但没能如愿发财,反而赔了不少。于是,他们似乎又不再相信牛市了。

但在姚尧而言,似乎又要和大多数人唱反调了。一个月前,当群众普遍陷入疯狂和焦躁时,我推送了 《我为什么停更股评?》 一文。我在文章中说,除非上证指数在短期内出现一个回踩颈线的深度回调,否则我是没法再在公众号上写股评的。即便明知道写股评会有泼天流量,我也宁可放弃。可是现在,当许多人对牛市深表怀疑时,我却要用坚定地口气对读者说,更加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即将在前方不远处逐渐展开。

我说这话的口气之坚定,甚至要胜于 9 9 日推送 《王气所聚,硕大繁滋》 9 22 日推送 《时代的浪潮》 之时。彼时认定会有大牛市,是基于对周期循环的深刻理解和对宏观经济的正确认知。而现在认定大牛市,是基于一个更加直接的、来自股市本身的数据,即本文标题中所说的《天量引爆牛市梦想》。

请看下面这张是万得全 A 指数的月线走势图:

可以看到,在此之前,万得全 A 月线的天量,是 2015 6 月创下的 36.43 万亿元。而就在于上个月,万得全 A 的成交金额是 36.26 万亿元,仅比 2015 6 月少了 0.17 万亿元。

或许有读者要较真,说那不还是少了 0.17 万亿元嘛!不能因为少的不多,就否认少的事实啊!可问题在于,上个月是 10 月, 10 月是有国庆长假的,交易日只有 18 个。而 2015 6 月,有 21 个交易日。因此,从日均成交额的角度而言, 2015 6 月是日均 1.735 万亿, 2024 10 月是 2.014 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天量。

那么,上个月创出了天量,又能说明什么呢?对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复盘历史。为了更贴近于读者的习惯,我们还是拿上证指数来举例。

在中国股市成立之初,市场过度投机的气氛极其严重。于是,管理层在 1995 年重新将“ T+0 ”的交易制度改回“ T+1 ”,在 1996 年确定涨跌停板制度。此后,交易制度基本就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分析量价关系时,选择从 1995 年前开始,请看当时的上证指数月线走势图:

可以看到,在这一轮 512 点至 2245 点的大牛市中,天价虽然出现在 2001 6 月,天量却出现在 1999 6 月,为 4820 亿元。

见到天价之后,上证指数连跌四年,直至 2005 年见到 998 点的大底。之后,上证指数震荡上扬,终于在 2006 5 月突破了此前的天量,为 6690 亿元。此后,就是一直涨到 6124 点的大牛市。

我们继续往下看:

可以看到,在这一轮 998 点至 6124 点的大牛市中,天价虽然出现在 2007 10 月,天量却出现在 2007 5 月,为 3.93 万亿元。

见到天价之后,上证指数又暴跌了一年,直至 2008 10 月见到 1664 点的大底。之后,上证指数震荡上扬,终于在 2009 7 月突破了此前的天量,为 4.73 亿元。

可是就在下一个月,即 2009 8 月,上证指数就见到了 3478 点的反弹高点,之后一路下跌,最低跌至 1849 点。终于,在 2014 11 月突破了此前的天量,为 4.88 万亿元。此后,就是一直涨到 5178 点。

综上所述,自 1995 年之后, A 股历史上曾有过三次是在牛市的进程中突破前一轮牛市天量的,分别是 2006 5 月, 2009 7 月和 2014 11 月。其中, 2006 5 月和 2014 11 月这两次是大牛市的序曲,而 2009 7 月是小牛市的结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凭什么认为现在是在重复 2006 5 月和 2014 11 月的故事,而不会重蹈 2009 7 月的覆辙呢?

从逻辑的角度而言,我有两个理由:

第一, 2006 5 月那次,上证指数是从最低 998 点涨至最高 1678 点,涨幅为 68.14% 2014 11 月那次,上证指数是从最低 1849 点涨至最高 2683 点,涨幅为 45.11% 2009 7 月那次,上证指数是从最低 1664 点涨至最高 3454 点,涨幅为 107.57% 。而 2024 10 月这次,上证指数即便是从最低 2440 点算起,涨至最高 3674 点,涨幅也不过是 50.57% 。显然,这次从最低点起来的涨幅,与 2006 5 月和 2014 11 月的那两次比较接近,而与 2009 7 月的那次相差太远。

第二, 2009 7 月之时,中国经济通过“四万亿”以来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已经逐步走出金融海啸的泥淖,所需要担心的反倒是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为此,高层开始逐步收缩流动性,致使这轮由流动性泛滥而推升的小牛市戛然而止。可现在,中国经济仍处于流动性还将愈加泛滥、刺激政策还将持续推出的进程之中。因此,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 2024 10 月的中国股市与 2009 7 月是迥然不同的,倒是很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