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双通道等目录更新
至少10省将谈判药品全部纳入
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与部分医药企业交流创新药发展情况,百济神州、贝达、恒瑞、华润三九和罗氏、强生、赛诺菲、安斯泰来等企业参加座谈。
会议明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着力完善“1+3+N”多层次保障体系,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持续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品,稳定企业预期;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做好药品配备,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等。
据赛柏蓝梳理,随着新版医保目录自1月1日起正式执行,31省目前均对“双通道”、单独支付或特殊药品等配套目录进行了更新(名单下载见文末附1)。
关注赛柏蓝,按指定步骤发送关键词双通道可下载各省双通道/单独支付/特殊药品等名单;发送2024可下载完整版医保目录(操作步骤见文末附1)
上年度,河北、山东、湖北、云南、宁夏、西藏等省明确将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本省“双通道”管理,今年,明确全部纳入的省份进一步增加,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包括安徽、内蒙古、广西、海南等在内,今年至少有10省将新版目录中的谈判及竞价药品全部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
(31省相关通知梳理见文末附2)
更多省份仍保持分类管理、经专家评审论证后纳入的流程。
例如,陕西选择把治疗重大疾病、临床必须、疗效确切、价格昂贵、治疗周期较长,用药人群和用药指征明确,适宜药店或门诊供应保障药品纳入特殊药品管理范围,开通“双通道”供药模式。
江西在《江西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国谈药物分为三类,A、B两类按双通道管理,C类为对受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规定限制不能或不宜在药店销售或易滥用易导致医保基金支出不可控的国谈药,不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
“双通道”药品可线上送药
进一步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期,国家医保局官网转发多篇来自各省医保部门的文章,介绍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政策,其中,“双通道”被提及至少7次。
以湖北为例,今年,430种国家谈判药品已全部纳入其“双通道”管理,224种药品被纳入湖北“单独支付”管理。
目前,“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责任医师在湖北全省范围内互认,“单独支付”药品用药资格在全省范围内互评互认。参保群众可在医院和药店两个渠道购买“单独支付”药品,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50%,最高报销额度与住院保持一致,平均约13万元。
除了传统的“双通道”药店线下购药,随着电子处方中心等平台建立健全,国谈药触达患者的“最后一公里”还向线上渠道进一步拓展。
据了解,湖北的参保人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查询“双通道”“单独支付”药品目录、定点医药机构,办理“单独支付”药品用药资格备案申报,部分地区符合规定的参保群众可通过小程序上的“电子处方中心”,在家用手机买药,选择送货上门。
对于医药零售企业而言,“双通道”药品全面使用电子处方并开通线上购药无疑是新的市场机会,线下药店也可通过与线上平台合作,逐步拓展销售。与此同时,药品特殊性决定了其配送和管理都需要更严格的标准,对处方流转、患者建档、药品配送等流程把控也是“双通道”药店面临的新挑战。
在“双通道”等政策下,国谈药品可及性逐步提高,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双通道”纳入的药品数量和药店数量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不断成熟以及政策不断深入,国谈药品落地环节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将逐渐浮现。药企如何在研发创新药物时平衡价格压力和利润空间,药店如何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把握好与医保的关系等,都需要长期的调整和适应。
附1:
关注赛柏蓝,按下图指定步骤发送关键词双通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