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劳累又美好的事,就是等着你慢慢长大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古话,曾被许多父母当成教子“座右铭”。
最常见、杀伤力最弱的是用手。要是再生气,还可能用上各种工具:鸡毛掸子、扫帚、擀面杖……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恐怕是最不被认同、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是除了打屁股真的就没别的招了吗?明智的爸妈应该这样做。
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盛怒之下,一把将孩子拉过来,抡起巴掌、抄起扫把、脱下拖鞋就打……
这种随意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害怕家长,而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足,对认错和改正错误更是没有任何帮助。
美国《家庭心理学杂志》刊登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证实,打屁股的教育方式弊多利少,不仅难让孩子变好,反而会严重影响他的正常发育及长大后的性格、行为及工作生活。
让家长失望的是,研究发现小时候被打得越多,孩子就越可能跟父母对着干,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更容易动怒。
打屁股会对孩子造成误导,让他们以为只要使用暴力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打孩子屁股看似小事,但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身体和精神虐待。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共对8300多名年龄在19~97岁间的志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常规健康检查,重点调查了他们18岁之前被打屁股的频率。
结果发现,从小就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罹患抑郁症的几率较高,并且存在酗酒和吸毒倾向。
孩子大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常被父母打骂,会刺激到没有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令其高度紧张,尚未发育完全的大脑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经常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因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碰到喜欢的、新鲜的东西,首先会观察父母的表情神态。得不到肯定的表情神态之前,孩子不敢有任何主动的探索、学习行为。
打孩子并不是明智之举。之所以有那么多父母推崇打屁股的教育手段,主要因为打孩子的效果立竿见影。
“惩罚”是立规矩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打屁股怎样的惩罚才是有效的?
例如你的孩子在公共场所打别的小孩,第一次出现这个行为的时候,父母就要果断告知。
如果孩子继续犯错,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取消孩子喜爱的活动、去某个角落单独待会等非体罚形式。
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惩罚方式,要立即实行,不然大人的威信力大打折扣。否则下次你想用同样的方法惩罚孩子的时候,他很可能不会再听你的了。
例如你想限制孩子使用ipad的时间,从以前一天看一小时直接缩减为坚决不让看,这样的强度,孩子是很难适应。最好是循序渐进,例如从每天减少二十分钟开始。
很多父母打孩子并不是出于立规矩等目的,而是被情绪所左右。他们在打的过程中很解气,但打完又心疼,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因为教育孩子的原则是:带着规矩去惩罚,即使情绪没有了,但规矩还在。
其实,当你很想打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最不能打的时候,因为你有情绪。
例如孩子撒谎,不要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最好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搞清楚他背后撒谎的原因,和孩子充分沟通后再酌情考虑。
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强,如果常在公共场所或亲友、同学面前受罚,不仅可能失去自尊、自信,还可能破罐子破摔,成为“二皮脸”。
不妨把孩子拉到一边批评,或者回家再做适度惩罚。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犯错,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教育存在纰漏。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还有时候,爸爸妈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
所以,孩子犯错,父母也要跟着受罚。比如惩罚孩子之后,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因为这件事过去强调得少。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爱,而不是恐惧。▲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塔尔沙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 王涛
本期编辑:刘云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旗下“母婴日报”(微信号:muyingribao)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