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顾子明明公
顾子明 政事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教育部拟同意!多所新大学,来了 ·  4 天前  
青塔  ·  这所师范高校,力争更名!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燕京理工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计划 ·  5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顾子明明公

政事堂荐书:书单整理(一)

顾子明明公  · 公众号  ·  · 2018-10-15 22:18

正文


政事堂和一条合作有一段时间了,荐书一般也都是通过他家的渠道。原因很简单,除了能有广告收入外,他能按照我需求制定产品,而京东和当当经常会被我一则推文,几个小时后就全网断货。


我近期准备和一条合作,把一些我喜欢读的,和正在读的书做成书单,分批推出。今天有些匆忙,把早先在一条推荐过的书整理起来,加上点评做一个合集,谢谢各位读者厚爱。




他们做短视频起家,在全网有千万粉丝,电商平台一条 生活馆,不仅有好书,也有好东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逛逛:




1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关于世界经济,有人总结出了一个“逢8魔咒”,就是每逢8这个年份,就会爆发一场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1988年的美国储贷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都印证了这一周期的存在。

不少人推测,2018年又会有一场“经济危机”。

为你推荐这本《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这本书主要比对了人类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两次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本书的主编刘鹤,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也是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发起和主持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导。

这本2013年出版的经济学专著,当年曾在中央的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仍是这个领域最权威的读物。


顾子明的话:

经济危机究竟是什么?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就八个字,“需求不足,供给过剩”。

而导致“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直接原因,就是四个字,“贫富不均”。

导致“贫富不均”的直接原因,就四个字,“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掌握先进生产力的群体以指数级迅速致富,形成贫富不均。

而由于有钱人倾向于投资,穷人倾向于消费。贫富不均,又导致了投资(供给)过剩,消费(需求)不足,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如何解决?

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要溯源,去迎接“技术革命”。

一方面,通过科技投资,全要素提升生产率,产业升级的同时,引导产业结构沿着长江经济带向中西部转移,既为“投资”提供出口,也全面推动“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更强调育资源均衡,加大落后地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使其能够更多的自我供血而非长期的依赖于输血。

值此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季,在面对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时,我们更应该懂得,政策的重点不应是抑富,而是教育与扶贫。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限时特惠价45元

特惠截止日期10月18日23:59


2

《论中国》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的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他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分析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等重大外交事件的深度解读。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顾子明的话:

政事堂一直认为,想要知道历史的真相,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站在历史巅峰的亲历者来讲述。就像三国里面,真正有资格评价诸葛亮的是司马懿,有资格评价姜维的人是钟会。

因此,最有资格评价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差不多是美国长期负债中国事务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这个中美关系史上最巅峰的活化石。

政事堂从基辛格的书中获得了非常多的营养,尤其是《论中国》一书中,对于中国自建国以来半个世纪的重大历史决策,均已顶层思维去思考。而且,在基辛格的笔下,一位位中国最高的领导人也脱离于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生动的形象,被他们的 对手 描绘了出来。


3

《剑桥中国史》丛书


外国汉学家写中国史,《剑桥中国史》丛书是权威之一。

《剑桥中国史》丛书,从1966年开始策划,由费正清、崔瑞德主编,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简体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共11卷。

两位主编均为上个世纪海外史学界的权威人物:

费正清,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较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

他是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头号中国通”。


崔瑞德,二战以来较重要的汉学家之一,西方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

《剑桥中国史》丛书的每一章,都是由不同的专家编写,每一卷,都大约有十几位学者参与。

这些学者一般都要写五年以上,其中有欧洲人、美国人,也有日本人和华人。此外,主编在内容、文字等各方面也要提出意见并修改。

《剑桥中国史》是以非常严肃的方式来编写的,学术性很强,是学者们关于历史问题的更深层面的讨论。

顾子明的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