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图书馆
深入解读最新生信文献,分享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专业生信分析服务,帮助您把握生物信息学的最新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钱穆:读这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  昨天  
正商阅读  ·  生活最好的状态:人静、物简、心安 ·  3 天前  
正商阅读  ·  生活最好的状态:人静、物简、心安 ·  3 天前  
哲学园  ·  计算力学(因果态理论)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红军长征原始记录,无删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图书馆

90后博导科研锋芒势不可挡!今年已发2篇Nature!未来可期!

生信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11-11 19:00

正文


90后的他多重身份加身:哈佛大学博士、国家优青、北大博导…

而且还入选了《Nature》杂志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榜

目前已经一作、通讯作者发表超9篇CNS。

如此年轻有为,他就是曹云龙教授!

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免疫学专家、前现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的儿子,他的母亲王建莉也是浙大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左:曹雪涛;右:曹云龙

曹云龙,现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助理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201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物理学专业,2019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转向了单细胞组学,尤其是甲基化研究及测序技术的开发。新冠疫情爆发,他果断将研究重心转向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机制。他的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被《Nature》杂志评为2022年度十大人物之一,成为中国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近日(11月7日),曹云龙教授团队今年的第二篇Nature诞生:《Evolv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CoV-2 antigenic shift from XBB to JN.1》!该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流行谱系转变下的抗体免疫响应演化。第一篇发表在1月份( Repeated Omicron exposures override ancestral SARS-CoV-2 immune imprinting )。

定制生信分析

云服务器租赁

加好友 备注“99” 领取试用

后台回复“ 666 ”获取原文献,编号241111

研究背景

SARS-CoV-2的持续演变,特别是BA.2.86/JN的出现。1个谱系取代XBB,需要重新评估疫苗组合物。作者提供了对XBB和JN.1人体暴露的体液免疫反应的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

新出现的JN.1亚变体的抗原性和受体结合

a, 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GISAID序列中XBB和JN.1谱系百分比的动态变化。b,用SARS-CoV-2变异Spike疫苗接种小鼠血清中和数据的抗原制图。c, Barplots显示了由SPR确定的SARS-CoV-2变体的亲和力。d、F456L与Q493E之间非加性ACE2结合影响示意图。

人XBB与JN.1系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

a,参与本研究的7个队列的SARS-CoV-2相关免疫史示意图。b-d,来自7个不同队列的血浆样本对SARS-CoV-2变异假病毒的50%中和效价(NT50)。e,比较三个BTI +再感染队列血浆样本对KP.2和KP.3的中和作用。f-g,使用单次暴露队列(f)或祖先菌株印记队列(g)的人血浆中和数据进行的抗原制图。

XBB/JN.1诱导的mAbs的详细表征

a,从不同队列中分离的WT 反应性和奥密克戎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比例。b,不同队列中分离的WT-反应性和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的重链SHM率分布。c,抗体DMS逃逸突变谱的UMAP可视化。d, RBD上各表位组靶向位点示意图。e,每个表位组中每个队列中单克隆抗体的百分比。f,每个表位组中wt反应性和奥密克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百分比。g-h,各表位组单克隆抗体对D614G、XBB.1.5、JN.1、KP.2和KP.3假病毒的ICso中和活性。

1类主要是WT反应性bnAbs

a,从三个BTI +再感染队列中分离的WT反应性单抗对JN.1、KP.2和KP.3的中和活性。b,堆叠柱状图显示了WT反应性单克隆抗体在每个表位组中对JN.1、KP.2和KP.3的IC50加权的有效性评分。c,表位组A1, B和D3中单克隆抗体的平均DMS位点逃逸分数。d,弦图显示A1表位组单克隆抗体的重-轻链V基因配对。相应种系基因的名称在条带旁边标注。e、BA.5 BTI + XBB、HK.3和JN.1再感染队列中A1单抗重链SHM率的比较。f,从三个BTI +再感染队列中分离的表位组A1中WT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g-i,计算每个RBD位点和突变的免疫压力,基于WT反应性抗体逃逸突变谱的平均值,加权为RBD表达和ACE2结合的JN.1 (g)、KP.2 (h)、KP.3 (i)和DMS。

奥密克戎特异性NAbs的广泛中和

a,从三个BTI +再感染队列中分离的奥密克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JN.1、KP.2和KP.3的中和活性。b,堆叠柱状图显示了每个表位组的omicron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JN.1, KP.2和KP.3的ICso加权的有效性评分。c,基于JN.1加权的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逃逸突变谱的平均值,以及RBD表达和ACE2结合的DMS,计算每个RBD位点和突变的免疫压力。d,表位组F3中单克隆抗体的DMS位点逃逸平均得分。e,从BTI +再感染队列中分离的F3组中奥密克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f、BA.5 BTI + XBB、HK.3和JN.1再感染队列中F3单抗的SHM率比较。g,和弦图显示BA.5 BTI + XBB/HK单克隆抗体的重-轻链V基因配对。h, BA.5 BTI + XBB/HK中F3组奥密克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i,由IGHV2-5或IGHV5-51编码的F3单抗的DMS逃逸突变平均得分。

写在最后

小伙们在仰望大佬的同时也别忘了自己的科研梦想哦,咱们可以先从低分发起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想通过生信分析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小云,专业团队靠谱分析,1V1定制创新思路,为你的科研之路保驾护航~

馆长有话说

馆长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最新生信思路,也可以提供特色数据库构建、免费思路评估、付费生信分析和方案设计以及实验项目实施等服务,对数据库构建和生信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馆长哦!

生信分析

方案设计

服务器租赁

孟德尔随机化

网络药理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