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黑龙江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赴我省调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通透的人,都懂这些命运铁律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7-14 17:58

正文

作者 | 帆书 · 吴呱呱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郭德纲谈及过往时,曾百感交集道:

“我愿意给别人当狗,别人都怕我咬着他。”

原来,郭德纲年轻时,曾三次去北京闯荡。

那时他寂寂无名,到处拜师求学,结果不是被人拒之门外,就是留在剧团里做苦力。

有次,他好不容易接到一个活,可等他唱完,对方却不守信用,分文不给。

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参加综艺节目,却被节目组要求在闹市区透明的橱窗里生活48小时,供行人参观戏耍。

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世人的讥讽并没有击垮郭德纲,反而让他更奋力磨炼基本功,把相声说得愈发精彩,并成为相声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成名后,为他捧场的人越来越多,昔日看不起他的人也都对他阿谀奉承。

饱经世事刁难,受尽冷眼的郭德纲,早早就看透人情冷暖,看清人心真伪。

他将自己这几十年吃过的亏,尝过的苦,悟到的道理,借用历史典故,一一倾注在新书《成器》里。

当你读懂这本书,也就学会了这3条掌控命运的铁律。




成长路上,人难免会因为关系亲近,就对他人卸下心防,无话不说。

却忽视了,人心如黑洞深不可探,一旦涉及利益,再深厚的感情亦会变得分文不值。

就像,洛克菲勒在家书里,对儿子的告诫:

“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

只可惜,唐代诗人刘希夷并不知晓这个道理。

有一日,刘希夷写了一首很满意的诗《代悲白头吟》。

他像往常那般飞奔到大诗人舅舅宋之问家里,迫不及待地将诗词念给舅舅听,期盼得到舅舅的提点。

谁料,当舅舅听到“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依旧”这句诗时,竟当即要求刘希夷将这首诗的版权赠予他。

听到这个要求刘希夷先是愣住了,但碍于情面,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可回到家,刘希夷越想越后悔,越想越舍不得。

第二天,他找舅舅要回了诗。

他以为舅舅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定不会为了一首诗和自己翻脸的。

哪能料到,舅舅竟命人用土袋,将他活活压死。

刘希夷毫无保留地对舅舅分享成诗的欣喜,却忽略了舅舅是个靠诗攀龙附凤的人,结果惨死在舅舅手里。


书中,郭德纲就借这个故事,点醒我们:

“如果您遇到什么大好事儿,甭管是彩票中奖,还是升职加薪,您千万要低调一点儿,因为很多时候,危险并不来自远方,而是来自您身边。”

人间万象,世事芜杂,人心易变,经不起利益的诱惑。

有些人上一秒还和你谈笑言欢,下一秒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对你张开凶狠的獠牙。

无论和谁往来,切莫高估感情,低估人心的复杂。

在有所成时,不要肆意分享,有好事发生时,尽量保持低调。

这不是心机,而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因为你永远也无从知晓,皮囊底下那颗心的真实想法。



书里,郭德纲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发人深思。

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正为如何平定叛军发愁,与大臣们商讨许久未果。

此时,宰相房琯自告奋勇,向唐肃宗保证只要让他带军必定能打败叛军。

看着房琯志在必得的样子,唐肃宗以为他想出了妙计制压叛军,必定胜券在握,便放心将得之不易的军队交付他。

谁知,战场上,房琯竟借鉴春秋战国时,早已过时的战法。

他准备了两千辆牛车,气势汹汹冲着叛军奔去。

叛军见状乐坏了,直接放火,牛一见到火,吓得四处逃窜,军阵也被打乱。

就这样,唐军大败,四万多人当场毙命,损失惨重。

房琯的言行,正是应了那句老话:

“开口说大义,临大难必变节。”


生活中,有不少像房琯这样的人。

明明对事情没有把握,却拍着胸脯向人打包票,结果重要关头却掉链子。

和这样的人往来,注定是一场灾难。

想起,在综艺节目《圆桌派》里,有嘉宾问梁文道:

“人最重要的社交能力是什么?”

他沉思片刻后答道: “靠谱。”

的确。 比起那些空有抱负,只会说漂亮话,做事经不起推敲的人。

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小事的人,更能让人安心,获得他人长久的信任。

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不是高谈论阔,信口开河。

而是,对人不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必定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因为只有处世靠谱,才能经得起世事的考验,才能抓住生命里的机遇,人生自能无往不利。

恰似,郭德纲所说的:

“有志向,是好事儿,可光会说大话,那可不解决问题,还得实实在在下功夫。毕竟,火车不是推的,成绩也不是吹的。”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一个人能不能成事,关键还是靠自己。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郭德纲在书里,如是说。

上天是公平的,人生也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吃的亏。

能吃亏的人,不拘小节,气量大,终是成大事,享大福的人。

清朝,任军机章京的毕沅,与另外两位才子诸重光、童凤三一起参加殿试。

眼看着第二天就要开考了,他们三个人却还要一起上夜班。

诸重光、童凤三两人看着工作量不是很大,便提出让毕沅一个人值夜班。

毕沅自知自己不如两位有才学,就答应了下来。

然而,那天晚上军机处的事情特别多,他一直工作到天快亮时,才匆匆前往保和殿去考试。

谁曾想,考题正是昨晚他研读了一晚上的奏折里的“新疆屯田”问题,他将昨晚思考的很多可行方案倾泻纸端。

他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成了状元。

而另外两位才子,只得到一甲第二名和二甲第六名。

如若那一晚,他不同意一人值班,或是只顾着抱怨工作量大,没有仔细学习那份奏折,怎能成为状元?


老人常说:“吃亏是福。”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你以为吃了亏,实则却在不经意间获得了好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