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兰曦晗
主编
|
十三
先生
春节档期,《你好,李焕英》以黑马姿势杀入了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充分证明了观众对影视剧的需求。
近期各类影视剧也层出不穷,微博热搜几乎被实时的票房排名霸占。
然而,这其中却有两条显得极为格格不入的热搜:#拼多多关联公司申请拼刀刀商标#
另一条热搜是:#苏宁易购申请“苏宁毅购”商标 专场已上线#
令人莫名其妙的“拼刀刀”和“苏宁毅购”梗,正是来自于男频小说改编的爆款网剧《赘婿》。
除此之外,关于《赘婿》剧里剧外关于女权的讨论,在微博上也是打得一片火热。
如此爆火的《赘婿》从何而来呢?
该剧改编自上海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旗下的男频小说——《赘婿》,由《庆余年》原班人马出演。
从荧幕演员到幕后资方,又同为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的男频小说IP,《赘婿》几乎是复刻版的《庆余年》。
但是,《赘婿》所获得的资本投入,显然比《庆余年》更加小巧,也可以说,《赘婿》的操盘模式更加值得学习。
今天,就让麻辣娱投的小编带你一起深扒《赘婿》小成本,大爆款背后的奥秘。
2019年年末,庆余年的播出大火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男频IP改编的重生之火,点亮了男频IP改编梦。
2020年6月8日,庆余年官微在微博上为“自家弟弟”《赘婿》发声宣传。
由此,《赘婿》走进了大众视野。
2021年2月14日,《赘婿》在爱奇艺平台首播。
这部剧,融合了当下各种火热的网络梗,以及穿越+言情+经商元素的网剧,充满了套路与反套路情节。
首播当日,就直接放出的8集剧情更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紧凑的剧情与爆笑不断的玩梗手段,借用现代商业思维,
在古代市场中的如鱼得水的「爽文」剧情,都赚足了眼球,让无数观众迫不及待地蹲后续更新。
《赘婿》由新丽电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腾讯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阅文集团以及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从资方数量上来看,也比《庆余年》稍有欠缺。
据传闻,《赘婿》的投资体量在3亿左右,仅仅是《庆余年》所获投资的一半。
原著《赘婿》是赘婿流的开山鼻祖之作,相较于后来,如雨后春笋般新生的赘婿流+爽文套路+升级打脸的作品,《赘婿》的内容更加用心。
作者香蕉对于作品世界观的耐心细致描述,引人入胜,以至于小说连载了9年,曾一度被业内称为「年更」作品。
在网络小说以日更、爆更为主流的行业里,作者的写作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正因为故事的精彩,作者对于世界观的掌控程度,以及男主从为小家打下商业版图,到成为一代商贾甚至改变世界的剧情,都是男频小说中的优秀典范。
对于原著党粉丝来说,自然是期待心爱的作品般上大荧幕。
但是,改编剧搬上荧幕,那么它将要面对的是另外一批受众——庞大的女性群体,因而,小说的受众群体,似乎与网络剧的受众群体割裂开来。
如今,女权意识逐渐崛起,女性希望寻求平等的地位与应有的尊重,抵制男权。
因此,改编这样一本涉及到女性地位问题的男频小说,无异于挑战女性观众的底线,一旦IP改编不成功,投资人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而近年来,男频小说IP改编所占市场越来越狭窄,这也让投资人看到,改编男频IP即使没有惨遭滑铁卢,但也大多数难以成就爆款,收益甚微,
在这样的情况下,男频IP投资高,收益低,风险大,成为了业内心照不宣的规则。
因而,涉及到男性yy的网文作品,很难获得改编。
然而,《赘婿》开播后一路飙升的数据,就令人大吃一惊,让人看到了男频IP以小博大的另一种可能性。
开播首日,其热度数据就达到了《庆余年》上线将近半月才达到的水平。
接下来,短短11天,《赘婿》的热度值持续走高并达到顶峰:10745。
开播28天,《赘婿》已连续10天斩获猫眼热度日冠,大有赶超《庆余年》之势。
曾在《庆余年》中饰演姐弟的郭麒麟和宋轶领衔主演,在本剧中扛起了男女主的大旗。
张若昀、田雨友情出演,为剧情的开展锦上添花。
除此之外,唐探2中,因黑客技术与中二性格碰撞出反差萌,因而大受欢迎的KIKO在本剧中也同样现身,饰演了陆红提一角。
凭借《庆余年》粉丝对第二季更新的期待,以及唐探粉丝对中二黑客少女KIKO的实时热度,这样的演员阵容虽与《庆余年》稍有差异,但也算是另辟蹊径,延续了制作方一贯的思路:
尽量启用新人演员,不但价格合理,而且只要调教得当,总能有出于意料的惊喜。
当年,庆余年播出后热度持续走高。在爱奇艺平台上线半个月后,达到了热度峰值8800,从上线到临近结局,几乎卫冕每日剧集猫眼全网热度冠军宝座。
最终,《庆余年》累计播放量突破80亿,直逼90亿,还斩获了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奖项。
庆余年的投资体量在6亿左右,可谓是相当大的手笔了。
从当红小花旦李沁、实力派演员张若昀,到大牌明星陈道明、高曙光等人,明星阵容更是不容小觑。
超高曝光的演员,与大手笔的幕后制作,无疑是《庆余年》一炮走红的核心因素之一,《庆余年》的成功,让业内不少投资人对于男频IP的改编,重新有了一丝期待和信心。
而如今,《赘婿》是否能像《庆余年》一样,揽下多项重量级大奖,值得拭目以待,但目前从收益来看,《赘婿》的投资收益并不比《庆余年》低。
那么,小体量的《赘婿》,到底是凭借什么赶超了《庆余年》?
如果说《庆余年》走出了男频IP大制作+顶级班底的改编路数,那么,《赘婿》会是阅文集团继《庆余年》之后,另一种IP改编的尝试吗?
这种运作模式又是否可取,是否能够获得长足发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赘婿》的改编思路。
《赘婿》原著如果直接搬上荧幕,必然是毫无出路的。
原著里,宁毅可以说是一路开后宫,有种马的嫌疑。
可是影视剧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女性,如果按照原著改编,宁毅将优秀女性尽数收入后宫,只怕会被无数女性抵制,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播完,更不用说成为爆款了。
因而,赘婿的改编编剧直接换了思路,这一次,主创团队的思路是:
将对女性的尊重,融入到男频爽文的剧情中,把女性观众这一最大受众,也拉到男频爽文的世界中,于是,故事里甚至有了「男德班」这种在古代不可能存在的群体,但却大大的讨好了女性群体。
此外,剧中宁毅通过台词、剧情,时不时拔高女性地位,这也算得上是《赘婿》赶超《庆余年》的故事要素。
《庆余年》的改编虽然也大受欢迎,但是男频小说的痕迹依然很重,尽管故事剧情紧张刺激、层层递进,一个伏笔接着一个伏笔,让观众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