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这4个反应,说明真的动情了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李时珍草本足浴包:睡前泡泡脚,轻松赶走老湿寒 ... ·  5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大唐名将李靖,为什么乱入殷商“封神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不愿当爱豆的屈楚萧,为何会迎来一场全网攻击?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3-06 00:00

正文

屈楚萧最新访谈中,谈及“爱豆”和“演员”时,如此表示:

「我可能会对花瓶抱有偏见,但是我不会对一个真正努力的花瓶(抱有偏见)。而且努力从来不是一件值得拿来炫耀的事情,努力是应该的。我承认有时候,其实我在自己说自己是个演员的时候,我也战战兢兢,也有点心虚,但是那是我一个美好的愿望以及不会停止的追求。」

语气虽然和缓了许多,但表达自己“不是爱豆”“不做流量”“只想做个好演员”的决心,一如既往。

屈楚萧事件的最初起因,是他怼了跟踪自己的“私生饭”,触动了娱乐圈“狗仔队出卖明星行程,狂热粉丝接机跟车”的利益链。

屈楚萧是中戏科班毕业,受过正规演技培训,又乘着《流浪地球》这部大爆电影的东风一朝成名,本身就已经挡了众多同年龄段流量明星的电影路。一部电影超过四十亿的主演票房成绩,就算只是蹭刘慈欣和吴京的票房“躺赢”,那也是那些靠营销走红、割粉丝韭菜的流量明星、鲜肉爱豆们一辈子也蹭不来的实绩,抢不到的资源。

屈楚萧少年气盛,口无遮拦,向所谓“粉圈规则”宣战,绝不愿与形同层层传销的粉丝圈去同流合污。

因此众多水军营销号、流量粉丝团队及其背后运作的娱乐资本,作为整个“流量经济”的既得利益者,皆视为公敌而群起攻之,定要“杀鸡儆猴”,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各方资本势力,不论是为了损毁和抹黑《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本身,还是为了打压和摧毁屈楚萧这个此前和他们没有利益纠葛的年轻人,迅速发动了一场各类水军营销号大量转发,冲锋陷阵,万千“粉丝圈”追星少女摇旗呐喊的网络暴力。

他们将“屈楚萧三观”这种话题送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将屈楚萧五年前还未踏足演艺圈时,一些再寻常不过的直男言论,强行曲解成“仇女反同”“三观不正”,其中充斥着林林总总的歪曲事实、造谣抹黑、污蔑攻击、断章取义。(对其中种种桩桩谣言的澄清,可参见笔者的其它相关文章。)

这场网络暴力的众多热衷参与者们,已不止是深挖24岁的屈楚萧在五年之前,还是个普通大学生时的各种言论痕迹,甚至还将他最早从2011年时,还是未成年中学生时代的几千条贴吧言论,也一一罗列,力图寻找到他各种“三观不正”“仇女反同”“素质低下”甚至是“恨国反华”的种种“罪证”,以实现将这个刚刚成名的年轻人一举【封杀】的最终目的。

这场闹剧的性质也已经昭然若揭

终究一直是资本势力们掌控着各大网络平台,精心挑拣着各类讯息,对广大公众潜移默化地洗脑,直接影响普通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让他们坚信不疑。

君不见,近几年来,在强大的资本策动下,在网络水军、营销团伙和狗仔队的群策合力下,稍有风吹草动,便拼命去文网罗织、断章截义,定要将对手搞臭打倒。

又有多少知名人士只因鸡毛蒜皮小事,便会被全网络疯狂嘲讽,即所谓“人设崩塌”,在空前的网络暴力面前次第倒下,而成千上万的键盘侠看客们,还在疯狂拍手叫好!

别说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只是堪不破名利、心态难以风轻云淡的肉眼凡胎,凡夫俗子,哪怕确实是年高德劭、视名利如粪土的圣贤哲人,又有几个真能承受这种铺天盖地规模的恶毒栽赃、全方位立体式的疯狂攻击?

因为《流浪地球》已经得到各大官媒和举国公众的一致肯定,因此这场闹剧的策动者和参与者们,口口声声自称「只恶心屈楚萧,跟电影无关」,妄图将这个年轻人和电影剥离。

然而谁都知道,影片超过半数时间的镜头都是他饰演的“刘启”这个熊孩子为主视角的,如果真如这些人之愿,彻底搞臭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声,那么《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还如何作为中国科幻片和中国重工业影片的开端,永久铭刻在中国电影史册?那时真正拍手称快的又都是谁?

比起某个中二少年在年少无知时期的一些垃圾话, 是不是这些热衷于扒人隐私、造谣传谣之徒,才更加的卑劣猥琐 ?至于对此行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或振振有词:「一个新出道艺人想红,就是得过“扒皮”这关的」,以为微博和豆瓣就是整个世界,以为可以把小圈子的亚文化推广到强迫广大圈外人也接受,其被那套畸形的“粉群规则”洗脑之彻底, 几近于不可救药了

当这场从“流量粉丝圈”发端的闹剧,遭到各个网络平台无数资深答主的驳斥和痛批之后,幕后策划者又干了什么?他们竟秉承着「你不喷他→你为他站台→你跟他一伙的→你的三观也有问题→你罪大恶极→你去死吧!」的“粉圈逻辑”,给微博上那些支持屈楚萧的资深答主们罗列了所谓清单;

更“无知无畏”到因为各大官微的运营者和屈楚萧友善互动,便扬言要举报这些官媒,四处传播所谓的“举报模板”,其文网罗织之狠毒,足以令"爱新觉罗·弘历"时代的刀笔吏们也为之咂舌,更煽动那些不知轻重的未成年小粉丝们信以为真。

上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整个“粉丝圈”都被动员起来,特意针对屈楚萧的这场大规模网络暴力,恰恰就证明了,它们就是当前中国影视圈想要走向正规化,要想具有国际竞争力,最应该被铲除的毒瘤!

看看这几年所谓的“粉丝经济”吧,让一群演技平平甚至拙劣的鲜肉偶像占据了优良影视资源,和不良资本沆瀣一气,制造了中国电影的烂片时代,也让广大观众也不得不忍受那些一脸面瘫犹如拍摄平面广告的“脸员“,粗制滥造甚至抠图替身的烂片。 他们更妄图用公关运作奖项,来混淆视听和吹嘘演技,利令智昏到毁掉了百花奖和金鹰奖两个历史悠久的奖项的声誉!让几十年来无数演技精湛的获奖前辈也跟着蒙受垢辱!

看看这几年所谓的“粉圈文化”吧,所谓的粉丝圈上层,甚至许多原本就是明星经济公司和工作室人员,以 类似传销 的手法,对流量明星和当红偶像们的粉丝们,进行 层层洗脑 ,荼毒了大批未成年和年轻女孩的三观。

而且,绝大多数公众对所谓“粉丝圈”彼此的争吵也好,争斗也好,其实原本并不感兴趣,也根本无意参与,然而当他们提及某个明星艺人时,却总会立马被闻讯而来的粉丝 或是抨击骚扰,或是破口辱骂,轻则网络暴力,动辄人肉搜索 ,而越是死忠且狂热的粉丝,对这种所谓“控评”也越是热衷,又怎能不令让绝大多数正常人深恶痛绝?有过这番经历后,势必反过来加深对该艺人本身的恶感。

这几年的公众舆论,普遍鄙视流量明星或者说“小鲜肉”,正是讨厌这些“鲜肉”中的许多人,在广大水军营销号的吹嘘下,在广大无脑粉丝的支持下,一边赚取着绝大多数人一生不可及的财富,一边尽可能抢占良好的影视资源,还用“控评”手段禁止大众的批评。

最终呢,被绑架得在公开镜头下身不由己、口是心非,连私生活都不能自主的艺人,连早餐钱也被所谓的“职粉”、“大粉”忽悠,去买专辑刷票房的粉丝们,也包括我们这些常年看不到好剧好片好演员的观众,最终都是所谓“粉丝经济”“粉丝文化”的受害者。唯一真正得利的,就只有艺人背后操纵营销翻云覆雨的娱乐资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