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品质改善流裹挟刺激下,很多成都人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观望犹疑”的情绪怪圈。
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还没意识到,当
“要不再等等看,万一还有好项目出来”、
“错过这批(次)没关系,反正之后还有新房源要出”
的想法还在脑中萦绕盘桓之际,一些真正宝贵的“上车”机会其实正在逐渐离他们远去。
“购房时机”
这个东西,我敢说大部分人并不太会识别,尤其是在面对扎堆入市的品改项目时,难免犹疑无措。
我们认为,面对一个品改项目时,理论上终结“不确定”情绪的最好方法是:
审视自己是在项目身上不停挖掘更多亮点,还是不断找寻缺点,如果是后者,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值得入手的项目。
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我们可以简单拆解成这样两方面:
首先,在项目身上“不停挖掘更多亮点”,与之对应的情形往往是:
1.
项目本身资质比较平庸,优势不够突出;
2.
汇集在项目身上的优质元素不够多,缺少说服自己购买的充足理由。
无论属于上述哪种情形,我们都不建议购房者将这样的房子作为置业首选。
而
“不断找寻缺点”
与
“不断挖掘亮点”
的不同之处在于,购房者的心理侧写,往往与
“这房子有我看到的这么好?就找不出缺点了吗?”
挂钩。
实际上,如果购房者花费了时间,依然没有找到产品明显短板,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它是一个值得入手的项目。
▶▶
现在的问题是,在绝大部分项目,依然靠集中罗列展示产品亮点来吸引购房者的主流趋势下,进阶到让购房者努力找缺点的项目究竟存不存在?
在进行这轮市场摸底以前,我们心里其实也没底,但通过大量走访踩盘后,东二环旁的
龙湖·梵城
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在我们还算丰富的踩盘经验里,
它还是第一个因为亮点太多、太直观,最终让我们直接放弃亮点挖掘,转而寻找项目缺点,却又迟迟未果的项目。
如果你是一个对品质生活、对人生进阶有追求,且手握珍贵主城“房票”的人,不妨考虑一下,将决定人生未来70年的关键一票,投到这里。
如果我们将龙湖·梵城放在时间轴上,用极具前瞻性的视角观察它会发现,梵城其实是一个“绝版”的存在。
主要依托于它独一无二的规模、不可复制的地段,以及丰富多样的物业形态。
我们了解到,梵城的总占地约
186亩
,大部分人对这个数字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按照目前成都主城土地相关政策,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以后几乎不太可能再出现规模相当的地块,这是奠定项目“绝版”地位的基础。
我们发现,当市场上其它一些项目还在通过远景规划来找补一个或几个能够证明地段不错的“佐证”时,梵城地段的“卓越性”已经很实在地摆在那,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那种。
·
二环、BRT、已通车的地铁7号线以及在建的8号线环伺周围
(其中地铁8号线杉板桥站距离项目仅200多米)
,出色地解决了项目的通达性,让身处其中的人能迅速去往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
约400米的城市原生河岸线,大部分户型推窗即望,轻松实现了成都人千百年来“逐水而居”的高雅追求。
·
杉板桥公园、麻石烟云公园、沙河城市公园,约17万方生态资源环绕周围,让梵城“公园大盘”的气质浑然天成。
·
建设路商圈、太古里-春熙路商圈,以及自身打造的滨江天街,又让梵城的高品质繁华都市生活触手可及。
……
但凡去项目周边实地走过一圈的人,感受基本是相通的——我们几乎找不到梵城在地段上的短板,上面描述的一切都是所见即所得,龙湖·梵城即刻坐享。
186亩的地块,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也非常考验开发商的实力和手艺。
一贯坚持尊重土地,为地块量身打造物业的龙湖集团,通过梵城,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其不凡的造城实力。
我们注意到,未来梵城地块之上,将
呈现叠拼、超高层、约14万方的龙湖滨江天街、星级酒店、冠寓
,以及
品质商办
多种物业形态。
这也是截至目前,龙湖业态线最为丰富的
全能型综合体项目
。
实际上,物业呈现洋洋大观,让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得以窥见项目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蓬勃的生长力。
从
微观
上说,不仅有助于龙湖让地块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呈现;
从
宏观
上看,还让我们捕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龙湖试图通过梵城助力城东蝶变的雄心和魄力。
通过相关搜索,我们发现,市场上虽然有很多不同视角切入的关于梵城的产品解读,但总结起来,四个字足以概括:
匠心精筑
。
大到产品布局、园林呈现,小到装修用材、工艺工序,梵城无一不考究,其用心程度,很难让外界从产品上挑出毛病。
虽然是高低配,但梵城的精巧处就在于,通过布局和匠心设计,规避了过往市场上一些高低配项目难掩小气拘谨的掣肘。
具体来讲,
超高层
住宅呈L形半围合状,通过视线分析,科学计算,项目扭转了楼栋角度,不仅避免让周边已建和待建高层挡住采光通风和景观视野,还让大部分高层户型享有大尺度滨水景观。
大面积玻璃栏板的运用,让整栋建筑,在阳光下形成了变化的光影关系,至简,却不单调,奠定了现代感的基调。
至于
叠拼墅居
产品,我们注意到,产品做到了占地最大化,楼栋格局疏朗开阔,落脚到每一栋产品身上,有很多灵动的设计加持:
通过大玻璃面和铝板的材质碰撞以及金属曲线在建筑主体上的蜿蜒链接,勾勒出立面视角上的流动、优雅和科技感;
飘逸的曲面屋顶构架和弧形露台的构建,又增加了建筑的挺拔感和标识性;
大部分中、下叠均配备有独立的花园空间,让高端置业人群向往的“院落”生活,有了实现的载体;
在业内享有“园林大师”称号的龙湖,在景观打造上从不让人失望,梵城也不例外。
我们注意到,项目以
“滨水为轴,四季生活”
为设计理念,结合“双轴四巷”的景观规划,借助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绿植、小景,营造出别具一格的五维园林景观。
我们甚至惊讶地发现,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户户观景,梵城还充分倚仗地理优势,开启了此前成都楼市不曾有过的观景模式——
摩恩、杜拉维特、汉斯格雅等国际一线品牌,在梵城仅仅是标配。
关于精装,真正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项目并没有将大牌材料胡乱堆叠。
港式现代轻奢精装风格之下,是
视觉系统、温控系统、健康系统、材料系统、智能系统
这五大精装系统的充分融合与运用。
随之衍生出了在
健康、环保、科技
等方面都称得上成都楼市标杆的居住体验。
这种体验,单凭文字描述难免苍白了些,如果你是一个对品质生活有要求、有追求的人,我们建议你去项目样板间感受一下,会比看文字来得更真实、深刻。
(龙湖·梵城157平米样板间实拍图)
很多购房者可能并没注意到,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需要时间兑现的品改项目不同。
我们了解到,住宅方面,其面积约
150-260平米
的滨水
叠拼产品
和
面积约
137-157平米
的
宽境高层
,预计明年年中完工。
不仅如此,与很多综合性项目,商业部分往往最后开发,甚至久久无法兑现的现实境况有着本质区别。
梵城约14万方的龙湖滨江天街
,也是龙湖在成都打造的第七座天街,目前已确定有
永辉超市、奈雪的茶、喜茶
等常活跃于城市商业中心和人流聚集地的知名品牌入驻,
预计今年年底就将正式开门迎客。
这种
大城生活,配套先行
的推进速度和开发模式,大大节约了购房者的时间成本和其它一些相关成本。
这么看下来,
精装高层2.5万/平米起
、
清水叠拼约570万/套
,且还是准现房的梵城,优势有多大,已无需多言。
我们也相信,随着梵城产品相继落地呈现,届时其产品价值势必将以全新面貌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