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捡书博士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开工!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滕州段! ·  21 小时前  
半月谈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捡书博士

10岁女童39°C高烧,父亲竟举吊瓶逼她做这一举动:最恶毒的鸡汤莫过于,孩子,我接受你的平庸!

捡书博士  · 公众号  ·  · 2020-01-03 20:45

正文

作者 | 妈队 来源 | 画啦啦少儿美术(ID:hualala61)

结束 曲:可能否 - by 木小雅



01


就在前几天,朋友以一种失望的口吻说: 年纪越大,越是认清了孩子只是“普通人”的事实。


原来,朋友的丈夫被邀请去做一个关于台湾戏剧的演讲,从联系到接待他的,都是厦门某国际学校的一群高中生。


他们其中最大的才十七岁,但英文已经过了专业级水平,显然是从小受到了高质量培养!


这不是最让他惊讶的,在之后他和这群小朋友交流,发现他们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全在准备出国,报的都是全球排名顶尖的高校。


在我们的孩子为6月高考奋力拼搏时,这群孩子已经陆续收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飞往各个国家开始毕业旅游。


那一刻他突然深刻意识到, 原来我们的孩子和这群孩子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


听完,十分扎心。


圈子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带来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命。

这一切,太令人无能为力。


一想到自家做作业都要抓耳挠腮的孩子,更焦虑了,似乎孩子这辈子都完蛋了。

然而当看到一位爸爸和女儿的新闻,突然受到了触动,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不久前,有位女孩高烧到38度,但父亲仍举着吊瓶,带着输液的她参观一年只开放一次的衡水中学。



那位父亲希望孩子好好感受学校的氛围,从小树立这种梦想,他说: “我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


对于这位父亲的举动,许多网友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可笑。


但换个角度想,这位出身底层的父亲,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笨拙的方式,让孩子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而这也带给博士一些启发: 比起无用的焦虑,我们还不如收拾好情绪,像新闻中这位父亲一样,鼓励孩子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02


很多家境平平的孩子,正是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才得以逆风转盘。


就在一个月前,央视曝光了一位清华学霸的每日计划表,瞬间就冲上了热搜。



在这张计划表里,密密麻麻地写着这位男生每天的学习进程: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就连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满满当当。


而这位孩子来自落后地区,家境非常一般,还曾因为一顿饭只吃两个馒头,被同学们开过玩笑。


但是来到清华后,凭借着勤奋与自律,他连拿4年的一等奖学金,成绩保持在全院前三。


还未毕业就被某央企以特殊人才提前聘用,成为后备干部。



这位出身一般的男生,却能在清华这样的天才堆里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


不是过人的天分,也不是深厚的背景,而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努力。


说到底,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唯有努力的孩子,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03


改变孩子未来的,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还有父母的心态。


记得曾看过这么一句话:比起“寒门出贵子”,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寒门”心态。


一旦父母认定自家孩子比不上有钱人家的孩子,认定孩子只会是普通人,那又怎么可能养出贵子呢?


请大家先认真想一想: 你认为你的孩子将来应该成为一个很牛的人,还是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一辈子?


其实不管我们的答案是什么,都是错的。 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能给出回答的只有未来的他/她自己。


遗憾的是,大多数爸妈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都代替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决定。


例如,看着别人家孩子到处补习,认为“咱是普通人,学了没用!”;别人家孩子考了高分,觉得“智商不一样,没办法!”。


发现了吗?有时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们认为孩子不行。


但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太过小看这些孩子了。


还记得发现恐龙蛋的9岁小学生吗?这个小孩在河边游玩,辨认出了距今6600万年前的恐龙蛋。



最近还有个四川的小朋友,出于对火锅的热爱竟然发明了“火锅烫毛肚机”;



同样是一群小学生,用手机自编自导拍了一部禁毒大片,走红网络……他们里面最小的只有4岁。



谁也想不到,一个8岁孩子竟发现教科书上的课文有问题,而最后,人教社重新修改了教材,郑重表扬了孩子的质疑精神。



这些孩子不仅更加自信、勇敢,也更加有素质教养 ……就像甘肃的这几个小孩,在公交车上的乘客留下一地垃圾后,他们默默把所有垃圾捡起来。



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恐怕比网友还要惊讶!


所以你看,我们的孩子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强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以最大的能力协助他们成长,让他们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04


《极限挑战》曾做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他们让高中生们站在球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


六个主持人,每人一句提问,如果答案为“是”就前进,反之就只能留在原地。而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


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地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着一定水准?


从小到大的旅行经历当中,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六个问题之后,有人往前走了36步,有人却依然停留在原地。 每一步,都在残酷地展示人与人之间在人生“起跑线”的差距。



幸运的是,比赛还有下半场,在第二个环节里,孩子们要跑向终点尽头的体育馆。


而想要赢得最后的胜利,这段路程孩子必须靠自己逆袭。



果然,冲到终点的第一名,并不是占据了第一起跑线的孩子;而赢得前20名的孩子,也并不是前两列的绝对优势者。



黄磊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是长跑。”


也许有人反驳,能够逆袭的孩子只是少数,但妈队想说的是: 哪怕改变命运再难,但顽强拼搏永远都有意义!


下面这张图,统计的是“子女一代和父母处在同一个阶层的可能性”,系数越高,表明“寒门出贵子”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个系数,丹麦是0.15,加拿大是0.29,日本0.34,而美国则是0.4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