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培训、考试,甚至报名条件都不符,但只要交钱,就能拿到各种证书,以及成套的评审资料、红头文件,甚至还可登录指定的“官方网站”,查询证书真伪……
近日,江苏
南通警方历经九个多月,破获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成功摧毁一个长期利用互联网制售各类虚假证件的庞大犯罪团伙,引起广泛关注。这几天,媒体
对该团伙从“线上”到“线下”,制售各类证书的产业链进行了曝光。
(央视相关报道,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宽进易出”、“轻松取证”、“一次性通过”……如果上网搜索“职称评审”,首先“蹦”出的不是职称评审的相关规定和资讯,而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夺人眼球的广告,推介各类职称证书的“代办服务”。尽管这些机构的名头五花八门,但他们都声称: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帮助客户轻松取得各地“正规”的职称证书。
某机构自称“潘老师”的工作人员告诉暗访记者:“江苏、山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这几个省都可以。高级职称的话就是一万四,中级的话就是八千”。而潘老师所说的费用,不但承诺包通过,包拿到证书,职称证书需要的所有的资料(包括继续教育、论文、一些业绩资料),他们都会帮客户去做。
而“顾老师”也告诉记者,一万九千八一人就包拿到职称证书,报名的人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甚至都不需要上课。
尽管这些“培训机构”并不教书授课,但“代办”的证件却涵盖了工程师职称的各个行业,从初级到高级,一应俱全。
按正规流程,要评一个高级工程师,首先必须通过初级和中级评审,此外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突出的专业业绩和本科学历,然而这些“培训机构”承诺:不看学历、不用考试,只要年龄够,几个月时间就可以越过初级、中级评审,摇身一变直接成为“高级工程师”。
而且,此类培训机构每一家都承诺:他们办出的证书都可以通过相关的官方网站查询验真,
因为他们可以疏通相
关部门的所谓“内部人员”在“官网查询”这个关键环节上为不符合条件的人“镀上金身”。真的如此吗?
韩先生是苏州一家公司的人事经理。2015年,由于公司里缺少园林绿化、岩土工程等专业的工程师职称,韩先生便上网搜索相关的培训机构,找到了一家。经过电话沟通,对方表示,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评出来韩先生所要的相关证书。
两个月后,韩先生收到了四本证书,每本证书都对应一个档案袋,里面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委托查询的回复函等材料一应俱全。尽管申报表格的内容都空着,留给证书使用者自己填,但上级审批部门的公章早已全部盖齐。而且,刚刚拿到的证书,证书的印发时间却“穿越”到了几年前。
而且,韩先生也确实在官方网站上查到了证书。也因此,尽管3万4千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和企业需求相比,韩先生觉得,只要能在官方网站查到,这钱就花的值。
韩先生回忆,当时进入的所谓“查询窗口”,是掺杂在“南京人事人才服务网”通知栏内的一个“链接”。然而付款后不久,这个链接突然消失了。
上述韩先生表示,给他办证的公司,在工商局网站上也有注册信息,是正规、确实存在的公司,而且公司有店面。“
这个造假的水平太高了,政府网站上能查到的东西,居然也是假的。”
暗访记者获得了一份此类机构推销办证业务的“内部教材”:先是以权威部门、协会的“旗号”打消对方的疑虑,同时以所谓“破格录取”的“极低门槛”引人上钩,然后研究办证人各种可能的回复,提前准备好回应的内容,并不停地催款。
承诺“官网可查询”是催款时最常用的“杀手锏”。虚假证书的信息又是怎么进入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里的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玄机,主要有两种手段——
1、黑客入侵后台
原来,印制假证书后,很多事再通过黑客手段把证书信息的查询链接“塞进”官方网站,只为给假证书制造一个“上网可查”的假象,而当你付钱后一段时间,这个可查询的链接就失效了。
“这个东西水很深,人家给你给你加一个代码让你的信息可以进去,等过了一段时间你再去查,人家不认可了。”
据南通警方介绍,在此次破获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中,就有有170多个正规网站是被黑客侵入的,被打上黑链接、暗链接。
2、仿冒官网,服务器藏身海外
如果官网难以侵入怎么办?非法机构就“山寨”一个仿冒的官网。
例如,有一个打着“长治市委党校”名义的网站,不仅在工信部查不到备案,IP地址也在境外。它在版式设计上极力模仿官网风格,新闻资讯、领导活动也不断更新,而且“自创”出了原网站根本没有的“学历认证”这个板块。
有知情者向媒体提供了这个假冒网站的一份后台数据。根据这个多达一百多人的名单,在所谓的“学历认证”窗口一一输入这些人的姓名和证书编号就能发现:名单上的人都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获取”了“长治市委党校”不同专业所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历。记者发现,该“学历认证”甚至还设计了二维码,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再次“验真”。
这样的假网站目前已经颇具规模。除了仿冒某些政府官网的“真身”,造假者更会凭空捏造出貌似政府名头的网站,利用多个“分身”开展证书查询。这些假网站的名字有的仅“一字之差”,而服务器却均在境外。
学历、职称、资格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假学历、假职称、假资格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公安部门表示:将坚决开展行动,依法打击此类制售假证书的违法犯罪行为。
就江苏南通警方成功破获的这起“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案”来看,
警方查明,该团伙在过去五年中仿冒了800多个人社和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以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湖南、湖北、西藏等20多个省级人社部门的名义发放职称证书,并在假冒网站上进行所谓的“证书网上查询”。
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吴某坦言,做一本“假职称”成本只要10元,包含全套相关材料的印制成本也只要一百块钱左右,而这些培训机构只要做成“一单生意”就能赚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使用假证书即便被查出来,违法成本也很低,而假证书可以蒙混过关的原因也是没有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去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