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收藏艺术中心
14年领先品牌,阅尽行业百态,品鉴历史文化,显像收藏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收藏艺术中心

扒花:针尖上跃动出的瓷器之美~

东方收藏艺术中心  · 公众号  ·  · 2019-08-31 17: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其中,粉彩最为美艳多彩,而粉彩瓷制作中的扒花工艺更是细腻妙绝,令人惊艳。


扒花,又叫粉彩轧道瓷,创始于乾隆早期,它是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造的釉上彩品种。



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繁琐,把粉彩和轧道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珠联璧合。


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其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称之为“扒花”。由于扒花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成品率非常低,古时只有皇家及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精益求精的扒花工艺


精美的艺术品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生产过程。扒花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其制作过程也相当复杂,往往丝毫的瑕疵就会使瓷器沦为废品。



制作粉彩扒花瓷要经过四次烧造,第一次是烧制陶瓷白胎,第二次是在白胎上刷一层釉料,再以扒花工艺扒出花纹,再进行烧制,第三次是在烧好的瓷胎上画出线条或图案,填充好花鸟、山水的不同颜色,再进行烧制,第四次是在瓷胎顶部或底部描上金粉进行装饰,最后烧制出成品。



扒花不能打底稿,从起笔到收尾要一气呵成,花纹要大小一致,布局均匀,不能出丝毫差错,也不能在瓷胎上留下空白。这需要积累多年绘画功底才能做到。


扒花工艺也极为耗时,一只高5厘米、直径6厘米大小的杯子,师傅需要连续扒花四五天才能完成。



在工作坊,我们可以看到扒花匠师,凝气静神,手中拿着扒花针,低着头,一针一针在釉彩上做着精细的刻画。手心相应,专心致志,稍有偏差,就会导致瓷器报废。



扒花瓷的绚丽色彩


扒花瓷远看并不显著,近赏方能发现它所勾画出的繁花似锦。尤其是在灯光下细细审看,发现非同寻常的工艺之难,技艺之巧,令人陡生赞叹。



有人认为,扒花只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但它却代表着中国的工匠精神: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在如今浮躁的社会,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如今,许多手工艺者给景德镇传统扒花工艺的细致、精巧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得这种传统工艺得以传承。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