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周鸿祎和一众企业家集体到东方甄选学习网红经济之后,就决定开始打造个人的企业家IP,才喊出了抖音账号涨粉到1000万的目标。
“不要把短视频平台看成鲨鱼,要看成大海。”在周鸿祎看来,现在用户都泡在短视频平台上,所以用户在哪里,企业家就应该去哪里。
今年5月,周鸿祎专门在他的免费课中以《企业家要不要做IP》为主题做了公开分享。他坦言,自己谈不上什么顶流,其中存在很多偶然和幸运的成分。但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下场做直播和短视频,他希望能通过总结、反思和分享自己的避坑经验,帮助更多企业家少踩雷。
为此,周鸿祎用了5个月时间学习如何成为网红和制造流量。
雷军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是他学习的对象。周鸿祎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学习雷军如何抓住流量。“(车企)一定要换位思考,多阐释用户关心的、能够记得住的场景。小米汽车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离不开雷军运作流量的能力,值得大家学习。”
另一位车圈大佬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有相似的观点。此前,61岁的尹同跃在他的首次直播中感慨道,“之所以要直播,就是要用一些新的互联网思维。向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学习,向雷军学习,亲自去讲解、去介绍,逼着我这60多岁的老汉都出来了。”
在东方甄选的一次直播之后,周鸿祎微博发文称,“老朋友们前来东方甄选集体学习网红经济,争取理解流量密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节奏,听俞敏洪和董宇辉分享他们的努力和坚持。”
对于车展爬车顶走红, 周鸿祎坦言,完全就是一个偶然,他背后并没有专业的策划团队,只是搭了一个“草台班子”互相商量。 “人不是上帝,主宰不了事件的发生。你可以做第一推手,但是火起来之后要靠的是快速决策、快速反应。”
在周鸿祎看来,企业家自己开号做IP的本质是和用户沟通,和用户交朋友,这不仅是企业家的“一把手工程”,也是必修课,最终目的还是为企业代言,通过流量带动主营业务增长。
他认为企业有三个IP:创始人IP、产品IP和公司IP,创始人IP是企业IP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企业给人感觉是冷冰冰的、有距离的,那就需要个人IP让它变得生动鲜活。
彼时,他还在活动现场为企业家们鼓劲,“企业家不要有顾虑,做企业是天下最难的事,做号没做企业难,企业家做IP,99%都能成功!”
来源:抖音账号截图
流量的尽头还是带货
他曾考虑将流量导向哪吒汽车,然而很快发现这一方案不可行,因为哪吒汽车的产能无法满足突如其来的流量需求,“稍微给点流量,产能就跟不上了”。
之后,周鸿祎又决定将流量的落地重点放在自家的AI产品上。
相较于当网红,周鸿祎对AI有着更专业的认知。早在成为“车圈大佬”前,他已经是AI圈的大佬了。
今年早期,周鸿祎曾对大模型做出16项预测,包括开源大模型才是未来、小模型会成为主流、自动驾驶会因大模型迎来革命性变化。
他抛出预测时,行业对大模型的认知都还比较新。但如今,海内外的企业纷纷拥抱了大模型,总体而言还是离用户较远,寻找落地场景也成了各家企业的关键之战。
在周鸿祎看来,“模型即产品”的观点已经不能适应AI发展趋势,只有把大模型变成场景背后的能力,在场景上解决用户的痛点和刚需,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而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明星场景,用大模型重塑产品。
在周鸿祎颇为出圈的“带货能力”下,界面新闻报道,测试版的360的AI搜索于今年年初上线,到今年5月,360AI搜索的流量增长了近60倍。
“我做直播进入新能源车市场是个意外,今天我的狐狸尾巴开始露出来了,为AI产品和工具带货是我的目的地之一。”周鸿祎表示。
* 头图摄影|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