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鸿观
中国财经界最权威大号,金融,货币,财经,历史,世界,观鸿观,知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鸿观

这部热映的印度神片,狠狠戳痛中国父母的心:这演的不就是我们吗?

鸿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4-19 11:36

正文

关注 鸿观 一起涨姿势~

转自: 艺非凡(id:efifan)


我们送他们到顶尖学校,

这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

构建自己的人生。


起跑线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世上没有比这句话,

更能体现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在很多父母心中,

一所好学校,就是孩子们的起跑线。



最近印度电影《起跑线》热映,

明明是部轻喜剧,

却让不少中国父母,

笑着笑着心酸起来。

“中国教育的痛点,

居然 被一部印度电影展现得淋漓尽致。


豆瓣网友

影片以为女儿择校

这样一个 极小的社会缩影切入。

巧妙地将中产焦虑、贫富差距、

阶级对立、 社会不公等一系列 问题

犀利幽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故事主角是印度一对刚刚迈入“富豪 行列 的中产阶级夫妇。



男主人拉吉不仅能说会道情商很高,

还是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拉吉“致命”的缺点在于:

他不会说英语,

无法被上流社会所接纳。

他本人对此不以为然,

可他的妻子米塔,

则非常渴望打破阶层束缚。



在印度,阶层分化 比中国更严重。

妻子深知奋斗到现今阶层的不易,

“决不能让女儿重蹈我们的覆辙。”

而突破社会阶层最好的办法,

就是让下一代读最好的学校。



宠妻狂魔拉吉被妻子说服,

决定不惜一切代价

把女儿送进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


虔诚地求神保佑女儿上个好学校


于是,他们购买了昂贵的学区房,发奋学习英语和礼仪,换了豪车,全身上下穿起名牌···



本以为从此就能步入上层社会,

然而,夫妻俩却被无情告知:



哪怕拉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事业与财富上取得极大成功,

上层社会的名流政客依然觉得:

他土豪、不体面、

言行举止 都透着“乡气”。



所谓的上流社会

对处于社会中层的他们

还是不屑一顾。


大学同学的妻子嘲讽的语气和笑脸,让米塔失控


尤其女儿哭喊着跑出来:

“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

米塔追问小朋友原因时,

当妈妈的心被狠狠扎了一刀。

“她说印地语,

我妈妈让我只和,

说英语的小朋友玩。”



残酷的现实赤裸裸摆在面前,

不但家长融不进这个富人圈,

孩子也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孤立。




阶层的固化,

将每一个身处阶层金字塔中的人,

都置于无法忽视的焦虑中。

上层的人拼命想保住 自己的既得利益,

生怕被下一层给挤下去;

而下一层的人则寻找一切机会突围,

拼命想挤进上一层。


不仅是印度,

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某小校的招生提示


无论置身于金字塔中的哪个位置,都不会有一个“到处流着奶和蜜” 的地方在等你。更有人说: “这是一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代。”


在影片中,让拉吉夫妇 绝望的是,

当地最好的5所私立学校,

已经有4所拒绝了他们。



拉吉拼命挤进人群看 榜单上是否有女儿的名字


问及女儿不被录取的原因,

中介机构的资深人士淡然回答:

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好的私立学校,

不但要求住在学区房,

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

除了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

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

也要纳入考量

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关组成,

非常严苛。




而这些条件和孩子本人

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看的是:

父母的经济实力(硬实力),

以及父母的各项素养(软实力)。



所谓的招生,

看起来更像是在招学生父母。

确切地说,

是筛选出 上层阶级父母的孩子。

中下阶层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能跃层,

他们一出生,甚至还未出生就输了。


正是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

更坚定了拉吉夫妇让自己的孩子

上一所好学校的决心:

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的女儿

突破或固守他们所处的 中产层级。



为了孩子,

作为父母的拉吉夫妇,

不惜做任何事,

即使是欺骗和做假。



当爱妻如命的拉吉发现,

他们走不通上层通道这条路时,

他做出了一个铤而走险的决定:

假扮穷人!

争取从25%穷人孩子的 配给中

争得一个名额。



从印度政府本意来说,

这个政策是为了 防止社会,

出现“马太效应”,

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黑中介向拉吉保证万无一失


悲催的是,拉吉才搭上这条线,因媒体介入、曝光,黑中介被通缉,拉吉一家不得不真的搬到贫民区,等待督察官的现场查核。

拉吉夫妇紧张异常,生怕自己的富人身份被揭穿。

而他们的 穷邻居不惜用“大过命”的善良来帮拉吉的女儿筹学费。 假装不小心退到车来车往的马路中央, “恰巧”被疾驰而来的车撞倒在地···



当邻居将 “碰瓷”换来的钱,

塞到拉吉的手里时,

拉吉的心 碎了一地。



通过伪装和欺骗,

女儿皮婭成功地进入 最好的私立学校,

穷邻居的孩子 却永远失去了 入学资格。


“爸爸,那我不幸运吗?”

儿子伤心的提问让邻居忍不住掩面痛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穷人就是这样,

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最终,穷邻居发现了拉吉是富人的真相。 被欺骗后的极度愤怒和伤心,却在看到皮娅天真的笑脸后,不忍心揭发。



但他对拉吉说的话 却让我们振聋发聩:

“我们穷人与你们富人的区别就在于,

我们不懂如何去剥夺他人的利益。”


善良的人性和高贵的品格,

并没有因生活的磨折而黯淡。


在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之后,

承受了剧烈道德煎熬的拉吉,

决定勇敢纠正自己犯下的错误。



然而,在校长前坦白错误的拉吉,

没想到校长本人竟是,

教育利益链的受益者。


政客的孩子在我这里,

警察和法院的孩子也在我这里,

有能力有力量的人都在我这里,

你又能怎么样?



幡然醒悟的拉吉,

勇敢站了出来。



“如果我不能做一个好人,

又怎么能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我不会教育我的孩子,

剥夺别人的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