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部很可能比大部分观众都“老”的长片动画,它有多老,嗯,如果从开始制作算起,到现在有 57 岁了。
它就是由上海美术制片厂于 1961 年 - 1964 年制作的,是新中国
第一部
通常电影长度的动画,《大闹天宫》。
这部《大闹天宫》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长片动画史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国内,《大闹天宫》拿下了中国
第二届
电影百花奖;在国外,它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其中最大牌的是 1962 年的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这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五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由谢晋导演,姜文和刘晓庆主演的《芙蓉镇》也曾获得过该电影节的最高奖。
说回影片,《大闹天宫》讲述的是孙悟空反抗玉皇大帝,大闹天宫的故事,影片分为上下集,因为有很多版本所以总时长数据不一,总体来说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影片作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通常电影长度的动画,体现出了超高的制作水准,可以说是
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虽然是上世纪 60 年代制作,但是作画质量非常高,运动流畅,动画检查工作非常细致,比起上美厂 80 年代作品(我们熟悉的上美厂作品基本诞生于这个阶段)中偶尔会出现的缺张或多张的跳帧,本作中几乎看不到这类错误。
影片第一次视觉化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具视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段落,从画面就充满了趣味的要素,其中的很多表现形式,都被改革开放后流传甚广的《西游记》电视剧所借鉴。
配乐方面,采用了大量的京剧元素,搭配上大量中国风的云纹、飘带等,
让整部电影充满了中国味。
而人物之间的对打也是参考了京剧中的动作并进行发挥,可以说保留了戏曲中的仪式感的同时,兼顾了画面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说到影片导演
万籁鸣先生
,曾经与他的三个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一起创作,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这部作品对日本动画鼻祖
手冢治虫
先生
有着深远的影响。
手冢治虫先生,就是在看了万氏兄弟创作的这部《铁扇公主》,才放弃学医,从事动画创作。后来手冢先生还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万籁鸣先生对中国动画的贡献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出生于光绪26年(1900年),一生都在从事动画事业,1997年逝世后,
他的墓碑被做成电影胶片的形状,画有花果山,上面立着齐天大圣的雕塑,中间书“
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
” 几个大字。
我想,这是完全配他生前成就的评价。
《大闹天宫》这部作品,在当时,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完全可以与当时的迪斯尼作品并驾齐驱,而如果加上影片的独特风格与文化趣味,在影片灵魂上,更是有迪士尼无法超越的地方。
影片通过讲述孙悟空反抗玉皇大帝大闹天宫的故事,表达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很有意思的是,在此版本中的玉帝相当有心机,和后来电视剧版的玉帝形象有所不同。
我觉得之前看大闹天宫,只是看打斗的热闹,悟空的顽皮,想象的精彩,没有想到弼马温被封为齐天大圣却未被邀请赴蟠桃会的含义。如今再看,却真的对悟空生出许多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