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投资最前线
传播企业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将门创投  ·  TPAMI 2025 | ... ·  19 小时前  
股妖姬  ·  液冷服务器王者归来,核心公司名单 ·  昨天  
股妖姬  ·  液冷服务器王者归来,核心公司名单 ·  昨天  
创乎  ·  创业成本:时间与知识的核心作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投资最前线

出身、专业、学历...哪个才能改变人生?权威答案来了

创业投资最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2-07 16:20

正文


家庭背景、专业和学历,哪个才能改变人生?

研究表明,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追求研究生学历、选择理工类专业来实现向上流动,理工类专业更能帮助其在求职时摆脱家庭背景的束缚。


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读研,他们希望凭借更高学历获得理想工作,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


读研是否有助于个人在求职时摆脱家庭背景束缚?是否还存在其他途径,比如专业选择?



代际效应在高等教育群体中依然存在



代际效应指前后两代人中后一代人受前一代的影响并很难脱离上一代人的社会特征。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从2003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学校选取考虑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和学校级别的差异,涉及7~16个省份,约两万个毕业生样本,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第一,学历和专业都是影响毕业生初职起薪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学历水平越高起薪越高,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机会比率也越高。相比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起薪优势明显且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机会比率更高,而专科毕业生则相反。



从专业领域来看,不同专业领域毕业生的起薪和职业类型存在差异。与理学或工学专业相比,文史哲、经济或管理学及农学或医学的起薪在2007年和2011年要显著更低,这三类专业领域在2011年和2013年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机会比率相对更低。


第二,家庭背景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初职起薪和职业类型的重要因素。


代际效应在高等教育群体中依然存在,家庭收入越高起薪越高,父亲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能够显著增加其子女从事该类型职业的机会比率。



第三,女性的起薪和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机会比率都要显著低于男性。


学业成绩班内排名靠前会提高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和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机会比率。担任过班干部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起薪水平,但对毕业生的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拥有英语水平证书、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的优势基本不明显。没有证据显示获得过奖助学金的学生在初职起薪上占据优势。



一般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显著低于重点大学毕业生,但与高职高专毕业生(除2011年)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学校选拔性对于毕业生职业类型的影响基本不显著。学校所在地对毕业生起薪和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都不显著。


专业领域能够调节家庭背景对初职起薪的影响


第一,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家庭背景对初职起薪和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并没有弱化。


这意味着,家庭背景对毕业生起薪和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在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中具有一致性,并没有因为毕业生获得更高的教育文凭而显著变弱。研究者甚至发现,在2013年模型中,家庭收入对初职起薪的影响在硕士毕业生中反而更强。


第二,专业领域能够调节家庭背景对初职起薪的影响,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家庭背景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理工类专业。


相比理学或工学专业,高家庭收入对初职起薪的影响在教育学或法学专业更大(2011年)。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对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在文史哲专业更大(2007年),家庭收入对初职职业类型的影响同样在文史哲、农学或医学专业显著更大(2013年)。



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是不利家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学历层次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硕士毕业生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非像“现代化理论”所强调的那样更加遵循绩效原则。为此,以2007年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分布差异和职业内工资差异。



结果发现:


一方面,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职业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家庭背景差异。


高家庭收入、父亲为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出身的毕业生从事行政或企业管理工作的相对比例更高,而低家庭收入、父亲为农民或农民工出身的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相对比例更高。


这一发现对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同样适用。这意味着即使在硕士毕业生中,职业分布仍然并非完全独立于家庭背景,依旧存在职业地位再生产现象,但是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的确是不利家庭摆脱家庭背景束缚,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在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中,都存在明显的职业内起薪差异,换句话说,即使从事同一职业,家庭背景不同则起薪不同。



优势家庭更看重家庭背景能发生影响力的专业



第一,从学校选拔性来看,无论是硕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存在明显的家庭背景差异。


在本科生中,中高家庭收入、父亲职业为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出身的学生在重点大学的相对比例更高,而硕士生恰恰相反。之所以硕士生的教育机会相对更加均等,原因可能是家庭出身不好的本科生为了摆脱家庭困难,往往更愿意加倍努力去追求研究生学历,而相比较而言,优势家庭出身的本科生凭借其本科文凭和家庭背景已经足够在劳动力市场中谋取一份体面的工作,因而追求更高学历的动力和必要性降低。


第二,不同家庭背景在专业领域上存在不同的策略选择,在本科生和硕士生中都是如此。


虽然理学或工学、经济学或管理学受到最多关注,但是低家庭收入、农民或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在理学或工学专业的相对比例更高,而高家庭收入、父亲职业为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出身的学生在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领域的相对比例更高,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都是如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