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21世纪什么最贵?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4-03 19:06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 老张
来源: 新周刊公众号(id:new-weekly)

各城市“抢人”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图/东方IC

城市决定生活方式,未来当大学生准备就业时,将更多地考虑城市因素,而且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


——————


“你舅妈弟弟家孩子要去北京找工作,快到北京西站了,你快去帮忙接一下......”

几天前,某自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对不起,我劝你别来北京了......》,讲述了一位北漂青年辛辛苦苦帮表妹找工作,最终却被嫌弃的故事。

这位表妹回家之后,发了条朋友圈吐槽表哥,还顺便黑了一把大北京:“ 在大城市也就是表面风光 ,住的简直脏乱差,还一脸装X的不愿意帮忙找工作,高攀不起啊高攀不起。当谁都愿意去啊。”

“的、地、得”不分,语气也很像咪蒙老师整天骂的那些人,感觉像是有那么一回事。然而,在他发的表妹朋友圈截图上,文字后面却有“删除”二字!



网文《对不起,我劝你别来北京了......》配图。

看别人的朋友圈,怎么会有“删除”二字?明显是为了炒作“致贱人”之类的故事而自己编造的朋友圈。

连一张假图都做不好,还是别玩自媒体了吧

这条朋友圈虽然是假的,这类吐槽却是存在。北京这座城市,许多人来来去去,有人喜欢,也会有人失望。

截止至2017年末,北京的常住人口比2016年末减少了2.2万人,另外户籍人口也减少了3.7万人。与北京一样,上海的常住人口也出现了微量的下降, 是1978年以来首次

这些离开北京、上海的人,都到哪去了呢



拥挤的北京。


送房送钱送户口,只要你是人才

————————


中国人口的流动,与政策变化息息相关。

兰州多年以来一直苦恼于人才流失的问题,当地的985大学属于中国最顶尖的一批高校,却留不住名师和毕业生,也吸引不了外地学生报考。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兰州去年便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科技型创业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 100万元 ,对领军型创业人才一次性给予 60万元 ,对实用技术人才一次性给予 10万元

最霸气的是内蒙古,根据其最新的人才政策显示,对事业单位刚性引进人才在聘期内,最高在第一年给予实验室建设及科研经费 1个亿 ,次年起5年内每年给予 1000万元 ……



兰州和兰州大学能“抢”到人才吗?

这些都是对顶尖人才的财政补贴,我们普通人没有资格享受。不过,各大省会城市也出台了很多方便高校毕业生落户与就业的优惠政策。

在成都,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 ,在人才公寓租满五年后,还可按低于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而武汉干脆大手一挥, 毕业生落户后租购房即可“打八折” ,比奥特莱斯还优惠。

长沙则直接给高校毕业生发现金 ,对新落户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两年内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的生活和租房补贴,博士和硕士首次购房还可以分别获得6万元和3万元补贴,让你拿钱拿到手软。



武汉、成都、长沙,你最想去哪个城市工作?


除了实打实的财政补贴, 大学生毕业后落户城市,手续也大为简化了 。网上有个段子夸张地表现了西安的户籍政策变化有多大:

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不是,我来走亲戚的。”

“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条件。”


去西安火车站转车,警察问:“你什么学历?”

“本科。”

“带回派出所,办学历落户,火车票钱报销。”

其实,连本科都不用,大中专毕业生也可以在西安办理学历落户,并且 全国大学生都可以异地在线办理 ,24小时内搞定,说不定第二天就收到了邮寄过来的户籍卡。



西安,钟楼环形地下通道的人流。图/zh:danielinblue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


两会结束后,各地统计公报陆续公布了人口数据,南京、杭州、长沙、重庆、郑州、武汉、宁波、成都等城市的常住人口都出现了从数万到十数万的增长。

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还是深圳和广州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 2017年末,广州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5万人;深圳常住人口为1252.8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约62万人。

尽管生活压力大, 很多人还是想南下打工,去一线城市闯一闯

毕竟一线城市的体量还在继续膨胀。不久前公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2035年)》显示,广东的人口政策还将进一步放宽,其中广州计划到2035年将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


中国的一线城市,远远还未达到发展的瓶颈期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常住人口的持续增长,使之达到东京、伦敦、纽约等世界级都市的水平。去年面临常住人口减少的北京与上海,最近也宣布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广州。

随着大、中、小城市都在放宽落户门槛,如何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成为了下一轮城市竞争的核心问题。


城市决定生活方式, 未来当大学生准备就业时,将更多地考虑城市因素 ,而且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

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已经部分实现 。目前广东的“大城市”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个,大湾区的人口基础已经具备。今年两会,马化腾建议粤港澳实行共同的身份认证“E证通”,未来三地的融合可能比人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三线城市乃至十八线城市的生活便利度,也和一线城市没太大区别了,剁手青年们不可或缺的物流服务早已深入乡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反倒是一线城市里有增无减的工作强度、生活压力和房价,驱使人们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城市。



广东的城市群。


不是非得待在这个城市

————————


“在某一线城市工作三年后,选择回家乡创业,现在一周七天不休息,每天觉得24小时不够用,但我觉得这比当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