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如果换成“破产是什么体验”甩在逼乎,大约会有两本《聊斋》的素材。
今天之所以聊这个,是因为在刷独角兽数据的时候,看到了一份实调的滴滴司机数据,我把图甩上来:
本来我们都以为网约车司机是黑车司机转正吧?
但实际上有很多是创业破产的人。
那为什么会破产了就开车呢?
你要做网约车司机,你得会开车,且有个还过得去的车对不对?
正好,一般创业的人,都会开车,也大概率有个车。
要是你没有车,是不是就该去送外卖了?
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个滴滴司机,他接单后,我看到车牌,绝对靓号啊。知道你们要说无图无真相,来,我甩图。
我就问他,你这靓号能值不少钱哈。
他就说那还是做买卖顺当的时候拿钱搞来的。现在买卖不好做,孩子还上学,能跑几趟挣几个就挣几个。言谈之间,即有那种中年不得志的消沉,也有对自己责任的担当。
我的一位人生导师说过:人最舒服的时候,不在赚到多少身家的时候。你赚的越多,想赚的就越多,欲豁难填。
最舒服的时候是生病要好了的时候,再也不想生病了,会积极生活。
最舒服的时候是欠债都还清了,再也不想欠人钱的时候,会珍惜当下。
这也就难怪,在司机中,最多的人不是本地闲散,不是黑车司机,而是小买卖人和破产的买卖人。他们要么是还在积极的创业,要么是创业失败了在积极地还债和翻身。而懒散的人,是不会走上创业这条道的,更不用说创业失败了去开网约车还债了。本地闲散都在混低保吧。
前阵子也看过一个报告,讲起来很搞笑。
说跟踪过很多富豪,发现他们破产不是因为买跑车豪宅喷气机,也不是因为追嫩模离婚或者吸不该吸的东西(欧耶,躲过敏感词)。
他们破产的缘故大多是因为做了不恰当的投资。
这就让我想起中国版的笑话了。
老王为了包二奶,花一百万买了一套房子给她住。二奶包完了,给她一百万。但一点也没亏,因为房子涨到五百万了。
你看,只要投资是正确的,挥霍完全没事。
那么我们扯到这就大概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会破产的人,先是要有产可破,也就是说比较能折腾。能折腾出“产”,再折腾破产了。首先是很勤快,很能折腾的人。但折腾的地方不对,就破产了。
比方一个人在现在割肉卖股票折腾加杠杆买房子,明年肯定破产了。一个人要是今年折腾抵押房子买股票,那基本没大事。
也就是说,你要顺着折腾,在自己懂的地方折腾,才不会破产。
换到投资上,这个道理就会变成“投资到底是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做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大事”?
比方说,我擅长炒地图。如果今年我啥也不干,就炒地图。那么从年头开始算,海南是吃定了,然后去福州,也吃一小口。这两都赚钱。然后轮到去青岛,我当时趴的特锐德,现在回看都是赚钱的。再然后是上海,也不亏,狗屎都能踩到张江高科。再然后是深圳40和海南出政策,深圳会亏,但海南可以对冲。偶尔再搞搞西藏基建啥的。就按半仓算下来,一年净值50%可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