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提醒!孩子手指被夹断,这个东西公园社区到处都有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3 07: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这公园、小区里,除了绿荫,更常见的,就是摆在小道一旁的 免费健身器材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平常家里孩子老人可以随意接触游玩的器材,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危险......



一声惨叫后手指断了


前日,家住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二社区的林女士报料称,前几天她12岁的小孩在使用社区健身器材时,因器材发生故障致小孩的右手指受伤严重。


据林女士一家描述,事情是这样的:


2月6日22时左右,12岁的杰仔跟另一个小朋友在家楼下东风二社区的健身器材——空中漫步上玩耍,而杰仔爸爸则在一旁打电话,突然听到杰仔大喊一声。


当爸爸转过头时,发现杰仔站在器材的边上,右手正流着血了,“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擦伤而已,没想到过去一看,吓一跳,”杰仔爸爸说,受伤的无名指整块指甲都没了。


据媒体报道,随后,杰仔爸爸赶紧将杰仔送往附近医院,经过诊断,杰仔无名指已经断裂,需要再进行培植。“已经做了一次手术,医生说要放在肚子里培养,然后再接上。”杰仔爸爸说。


前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东风东路458医院病房见到了杰仔及其父母,由于右手受伤,杰仔的整个右手跟肚皮用纱布包扎在一起,动弹不得。


随后,记者赶往事发现场看到,涉事的是一台双人空中漫步器材,共有4个脚踏板, 其中有一个脚踏板出现故障,可以向上方任意角度摆动 “正是这个故障,导致脚踏板的柱子直接往上跟扶手发生碰撞,而杰仔的手指刚才就在那个位置被压伤了,” 杰仔爸爸说,这是事后他询问另一个小朋友得知的。


这样事故不止一件


2017年2月8日,12岁男童小豪日前在锦城花园附近的康体设施“太空漫步机”玩耍时,将该机器的脚踏翻转超过90度,至脚踏反坠落扶手上砸伤手指,目前正在四五八医院接受治疗。



事件之后,责任在谁?


事故发生地的东风二社区居委会彭主任表示,目前已经将此事上报街道,并提醒其他社区要做好健身器材的维护检查。


至于家长提出责任的问题, “因为是属于公共区域的健身器材,责任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彭主任表示,社区有社区律师,可以跟家长协商从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如果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承担,如果是器材商的责任,我们也会帮其向器材商索赔。”


同时,在意外发生后,会对出事的器材进行查封维修,并制作一些醒目的使用提醒张贴在健身器材周边。彭主任提醒, 未成年人在使用这些器材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在旁看管。 “大门保安也会特别注意,如果只有小朋友一个人,通常会提醒他们别独自玩耍这些器材,但当天,有家长在场,保安就没多加看管”,彭主任解释道。


广东杰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梁韵则认为,这种人身损害的赔偿可以走法律途径,但是需要先确定赔偿责任人,才可以对其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初步判断小孩自身要承担用力过大所带来的责任,他的父母在监护上有过失,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一个责任主体就是安装管理这些器材的单位,如果器材本身存在年久失修的情况,有伤人的危险,因此导致了这次事故,也要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 小孩具体可以向器材管理方主张多少赔偿,就要视他的伤残程度和各方承担责任的比例来确定。”梁韵说。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大量修建公共健身路径,这些社区、公园里原本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体育设施, 反倒因为无人看管、维修,成为了负担 。对于健身器材的维修,梁律师表示,维修器材的产权归社区所有,维护保养使用管理都应当由社区承担。


“但很多社区由于管理费用存在资金缺口,大部分社区都没有设立专人管理,只能义务维护。”梁律师认为, 政府应当将此类公共设施纳入预算,拨出一定经费,对公共健身器材进行定期维修。


公共健身设施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安全,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全部都不可使用。

如果想使用健身器材,

身边有孩子的,

大人们请一定要留心,

最好使用前先检查一下器材有无破损,

如果有,

提醒当地居委会,

好方便立牌警示,或者马上联系器材商维修!



TIPS:您知道如何避免 儿童 运动损伤吗?


家长要正确认识运动伤害的风险


家长们运动伤害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运动过程中对抗性接触越多,受伤的风险就越大,但有研究发现, 大多数年轻运动员受伤却是由于运动过度造成的


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损伤)、拉伤(肌肉拉伤)、及应力性骨折(肌腱、关节、肌肉、骨骼承受过大外力引起的股损伤)。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如果受伤后按压骨头出现疼痛,则建议及时就医,即使看起来只有一点轻微的肿胀也不可忽视。


9个TIPS降低孩子运动受伤风险


1、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如果孩子有长期参加某些特定运动,如足球、橄榄球、滑冰等,应每个星期至少让孩子休息一天,让身体得以恢复,不要让孩子每天高强度的运动, 防过度疲劳


2、穿合适的装备


孩子在运动时应穿上合适的服装,并正确配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保护垫(颈、肩、肘、胸部、膝盖、小腿等)、头盔、面罩、防护眼镜等。但是家长同时应该提醒孩子, 这些防护装置并不是万能的,不要因为自己穿戴了防护装置,就随意参加非常危险的活动或运动


3、加强肌肉训练

孩子们在运动过程中可增加一些加强肌肉的训练, 结实的肌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4、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有研究显示,在比赛或训练前后 做拉伸运动可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因此建议家长将拉伸运动纳入孩子的每日运动计划。



5、正确的使用技巧

对于参加比赛的孩子来说,正确的使用一些技巧来避免运动伤害是非常必要的。



6、运动间隙注意休息

让孩子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就休息一会儿,在运动间隙抽出时间休息可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几率并防止中暑。


7、遵守安全规则

告诉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则,比如踢足球时不要故意铲人,打棒球或垒球时应不能头滑动等。



8、出现疼痛时应停止活动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突然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因为可能已经造成了肌肉或韧带损伤,继续运行可能会让损伤加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轻度运动扭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首先是休息。 在疼痛停止前尽可能不要用脚走路。 其次是冰敷。 在扭伤24小时内,将你的脚踝冷敷15分钟,然后停5分钟,如此反复,尽可能多做几次。 第三是绷带包扎。 轻轻地用绷带压缠住脚踝,使其更加稳定。 最后是抬高。 当你坐着的时候,可以把脚放在几个枕头上,这样你的脚就会比你心脏的位置高一些,这样便会有利于减轻脚部肿胀。



一旦脚踝部位的疼痛消失,先放松一点慢跑几日,但是如果出现一些较重的损伤,例如关节出现酸软,肿胀等,最好到医院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9、一定要进行热身

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一定不会漏掉 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


提醒:运动前热身是让机体活跃起来,起到暖身、升温,使心率达到运动状态,是十分必要的。热身要从头到脚,从上到下,各个关节韧带都要转动。运动后还应适当做放松整理,有助于让呼吸变得平静,加速乳酸消除,减缓肌肉酸痛,促进机体恢复。




来源: 综合环球网、羊城晚报及网络

编辑:李静   于晴(实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冷漫画  ·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八卦
7 年前
环球时报  ·  反腐不止!河北省又打一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