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枫老苑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书评 / 监狱里的摄影课程 ·  2 天前  
旅拍誌  ·  胶片里青春影像的杀伤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枫老苑

法国未来战斗机“撞脸”苏-57?

晨枫老苑  · 公众号  ·  · 2024-08-24 11:20

正文

法国人也偷师?这事儿不奇怪。近期披露的一段视频中,一架接受风洞测试的法国未来战斗机概念模型非常特别:进气口前上方设有一个可以偏转的可动前缘控制面,这个特别的活动机构,全称叫做前缘涡流控制装置(LEVCON)。然而无论描述得多么学术,这一机构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与俄罗斯苏-57上那块前缘活动面如出一辙。事实上,除了这块活动控制面,视频里的法国概念模型整体上都与苏-57有几分连相。

这段视频最早由法国航空研究中心(ONERA)发布,风洞中的模型据说是“超人工程”的概念方案之一,测试目的是“研究战斗机在飞行包线边界区的飞行性能”。研究团队“通过在隐身外形上增加LEVCON,以期获得每秒100度的俯仰角变化”。

“超人工程”是旨在探索下一代战斗机(NGF)的气动技术的研究项目。根据2023年巴黎航展发布的消息,有人驾驶的NGF将是法德联合发起的未来作战系统(FCAS)的中坚。由此推测,“超人工程”的使命是研究战斗机飞行包线的边界,加深对新气动布局的机动特性认知。研究团队希望能够借此定义NGF最具机动能力的气动外形。

ONERA说视频里的模型“代表NGF的一种通用形式”,话说的很拗口。“超人工程”的概念模型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NGF尚不清楚。但可以确认的是,法国认真研究过无尾方案,如此一来LEVCON也就好解释了。无尾飞机好处不少,在多个方向上均有较好的低可探测性,还能减少气动阻力,提供更好的持续高速和巡航飞性能。另一方面,无尾布局对于总体机动性会产生不利影响,除非得到数字式电传飞控和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加持。LEVCON对于无尾构型也有特别意义,它可以在不大幅度牺牲无尾方案积极贡献的条件下提供不错的飞行稳定性。

低速飞行条件下,LEVCON能产生额外的升力,提升操纵效率,这一点对于舰载机尤为重要。正是出于航母起降性能的考虑,俄罗斯设计师在舰载型米格-29K/KUB战斗机的主翼前缘下方安装了小型LEVCON,显著提高了接舰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与苏-57和“超人”概念模型采用的大型全动LEVCON相比,米格-29K/KUB上使用的只能算是简化版,前者的工作方式某种程度上类似前缘机动缝翼和鸭翼的混合体,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驱动下独立工作,可以大幅改善纵向和横向控制效率。

虽然法国也考虑开发舰载版NGF,但是海军用途并非采用LEVCON的主要动机,设计团队的初中应该是最大限度挖掘无尾方案的机动性。苏-57采用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但LEVCON的加入仍然对机动性的改良大有裨益——苏-57总计拥有12个活动控制面,再加上推力矢量喷口,总体效果可想而知。通过LEVCON,可以让飞机压力中心前移,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在苏-57以T-50原型机状态面世时,俄罗斯方面说,LEVCON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在过失速迎角遭遇推力矢量控制故障时帮助飞机改出”,但现在看来,LEVCON的好处绝对不止于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