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sao客
新京报文娱艺术公号,艺术圈新鲜事、冷知识、尖峰话题一手掌握,艺术里的大众,大众中的艺术,文艺无处不在,sao客无所不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sao客

哎呀,周末有人邀我“上床”,还要狂欢30小时

文艺sao客  · 公众号  ·  · 2018-11-15 17: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

这个周末你想好要怎么浪了吗?


这个周末有个硬核活动必须要推荐给你


接近30小时的“狂欢”,不仅有


爵士

影像展

实时的声音视觉

音乐会

朗读、演讲、互动表演


最硬核的,是还会 邀你“上床”!


你,敢来吗?


- 活动总览 -



11月17日14:00 - 15:15,舞台(A)

系列音乐会: 2018爵士即兴音乐节(一)



追求爵士乐自由精神的实验音乐人将带来精彩的演出。“Pericopes+1”,一个近乎传统的爵士三人组。 由钢琴、萨克斯和打击乐器——两件旋律乐器加一件节奏乐器——组成的这种不同寻常的乐队编制,使得三位演奏家之间得以进行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创造出一个决然不同于古典钢琴三重奏的动感十足的音体。



11月17日14:00起 ,图书馆 (G)

表演和展览:神秘符号图书馆



© 阿凯


人可以脱离语言思考吗?书写、符号、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值建院三十周年,邀请德国艺术家阿凯(Axel Malik)在北京歌德学院两所图书馆展示其作品“神秘读符号图书馆”。在这个以文字与书写、符号与文本为核心主题的项目中,艺术家将通过他的符号干预和表演,带来对文字、阅读与书写的别样视角和新鲜感受。



11月17日,14:00 - 20:00,灰盒子 (D)

当代中德影像展“剩余的时间:房间6号”



时间旅行不再是幻想?1905年之后,这个人类终极幻想就出现了转机,在异质空间的不断生产中,时空,物质,事件相互交织,在未来或者剩余的时间里, 什么是“时间的结构”?什么是“还没有过的当下”?马文受邀为北京歌德学院798艺术区的“灰盒子”空间策划了展览“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展览从“剩余的时间”去发散,共同展现对“时间的结构,空间的身份,事件的显现,行动的策略,还没有过的当下”等问题的思考。


11月17日14:00 - 11月18日20:00 ,整个空间

声音视觉实时装置:UmbauStadt(重塑城市)



艺术家: 王梦寒,马可司•M•施奈德,王长存


“UmbauStadt(重塑城市)”是一个持续三十小时、不间断的、实时视听拼贴作品,它由六十段影像组成——拍摄于北京和柏林的各三十个地点。这件作品遵循简单直接的工作方法,平行追踪这六十个地点从被拆毁到被重建的同步过程。它虽不是纪录片,却忠实地将一切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并提出了感知同步变化、展开未来对话的新模式。


11月17日15:30 - 17:30,舞台(A)

朗读和讨论《背向世界》:梁文道对话托马斯·梅勒



未来,是否会发生叙事革命?谁来叙事?如何叙事?叙事对人类是否依旧重要?德国作家托马斯·梅勒在小说《背向世界》中讲述了一个饱受躁郁症折磨的人的故事,使读者得以窥见一位病患者的真实内心。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残破人生编年史,一部极富自传色彩和文学感染力的作品。在歌德学院的翻译资助下,德国作家托马斯·梅勒的《背向世界》(沈锡良译)2018年10月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1月17日,他将朗读并介绍这本书,并与著名文化评论人和资深传媒人梁文道先生就 “叙事”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1月17日17:30 - 19:00,舞台(A)

关于未来的九大问题—— 演讲系列活动(一)



2018年的世界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在世界很多地区,人类都面临着资源缺乏、气候变迁、环境污染、老龄化社会、难民危机以及审查和监控等种种挑战,同时,我们又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引领的新科技将大大改变人的生活,但也同时迫使我们对人性本质进行重新审视。我们提出了三十个根本性问题,它们关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关乎未来。其中九个重要问题将在于11月17日和18日“庆典马拉松”期间举办演讲系列活动中,由科学家、人文学者和艺术家解答。


文化和权力如何相互周旋?

演讲者:阿克曼(北京歌德学院建院院长,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

未来我们“信”什么?

演讲者:谷裕(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区分重要与不重要?

演讲者:汉斯-维尔纳(戏剧导演),雷吉纳·杜拉(纪录片导演、编剧、作家)


11月17日19:00 - 20:00,吧台(H)和知识吧(E)

自助晚餐



吃啥喝啥?来了你就知道了。


11月17日20:00 - 11月18日20:00,舞台(A)和灰盒子 (D)

录像艺术展映:“历史的终结”和“我见过未来,它不可承受”


《灼热畸体》,弗雷德里克·墨菲,2017年


28部大开眼界的录像艺术,连续24小时展映!11月17日至18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将举办一个特别的录像艺术展映。该项目由柏林“午夜录像艺术”的欧拉夫· 史度博和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的丁大卫策划。所选艺术视频探讨一些由北京歌德学院值其三十周年建院提出的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1月17日21:30 - 11月18日8:30,舞台(A)

声音视觉之夜:Antipodes(相对)—— 持续十小时的音乐演出



音乐人: Faded Ghost,777,Shao,Porter Ricks,pink;money,MengHan,Thomas Köner,王长存,JFI


受歌德学院之邀请,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艺术家马可司•M•施奈德 | MMS为将于11月17至18日在798的歌德学院空间举办的三十周年庆典马拉松策划了一场持续十小时的独一无二的音乐项目——“Antipodes(相对)”视听之夜。 “Antipodes(相对)”筑造了一个临时性的音乐空间:十小时内,观众可以随时进入这里或离开。这一空间带来体验、思考、相遇、流动和聆听,描绘未来的音乐场景。


11月17日23:00 - 11月18日3:00,知识吧(E)

互动表演 “北京— 柏林:数字涂鸦”


© Public Art Lab


过去几年,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CALLIGRAFFITI运动,这一运动结合传统书法和当代涂鸦艺术,旨在应用传统美学在街道等公共空间进行公开的自我表达。值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建院三十周年,我们特别推出艺术计划“数字涂鸦”(DIGITAL CALLIGRAFFITI),将北京和柏林两地的艺术家、访客及市民实时串联在一起,促生他们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该项目由Public Art Lab联合From Here to Fame Publishing发起。这一互动表演于11月17日北京时间23时在歌德学院(中国)知识吧开始,共将持续四小时。来自北京和柏林的“数字涂鸦”艺术家将首先为现场访客进行演示,随后访客即可自己尝试进行在线涂鸦书写的互动。


11月18日3:00,随你挑!

过夜活动:来歌德上床!



想参加整夜的音乐大趴high到第二天清晨?没问题!我们欢迎你来歌德学院过夜!地方随你挑~~我 们准备了少量过夜装备, 每套装备包含单人睡袋、防潮垫、小夜灯以及眼罩,数量有限 。最早可于 11月18日凌晨1:30 起在信息咨询(F)处拿号, 2:30起凭号 领取。你也可以自带装备,但由于空间限制,自带装备仅限睡袋和防潮垫,不支持搭帐篷。


11月18日8:30 - 10:00,舞台(A)

听柏林爱乐奏《猫和老鼠》+ 在歌德学院吃别样早餐



© Colourbox


我们诚挚邀请您于11月18日清晨来到歌德学院,与我们共赏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曲库中高清录制的精选作品。 为此,我们不仅请到了青年作曲家宋恩恩为音乐会曲目做专业的导赏,还特地准备了一道有趣的早餐。


11月18日10:00 / 11:00 / 12:00,广场(B)

体验课:30分钟轻松学德语



你想在你的朋友面前炫耀刚刚掌握的一门新的外语吗?你是否想以一种互动而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德语?11月18日,歌德学院教师团队专门为德语爱好者带来一次“30分钟轻松学德语”体验课。短短30分钟的课程之后,你将能够轻松地用德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你是谁,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本活动对所有德语爱好者开放——成年人、青少年 和8岁以上的儿童 皆可参与。


特别提示 课程免费,欲参与课程者需现场排号报名参加,每场最多15人,报满为止。旁听无需报名。每场体验课前半小时(9:30 / 10:30 / 11:30)工作人员将在吧台(H)处开始发号。


11月18日10:00 - 13:30,知识吧(E)

儿童艺术创意工作坊:我们需要舍弃什么?



假如你只可以将三十件物品带上诺亚方舟,你将选择哪些,又舍弃哪些?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必需,哪些可以舍弃?有没有可能将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用它们创作新的物品甚至艺术作品?艺术家何健将带领8至12岁的儿童通过讨论和手工制作的方式探讨以上问题。


特别提示: 需报名参与。报名已截止。报名成功者将最晚于周五前收到通知。


11月18日13:30 - 17:00,舞台(A)

关于未来的九大问题—— 演讲系列活动  (二)



2018年的世界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在世界很多地区,人类都面临着资源缺乏、气候变迁、环境污染、老龄化社会、难民危机以及审查和监控等种种挑战,同时,我们又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引领的新科技将大大改变人的生活,但也同时迫使我们对人性本质进行重新审视。我们提出了三十个根本性问题,它们关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关乎未来。其中九个重要问题将在于11月17日和18日“庆典马拉松”期间举办演讲系列活动中,由科学家、人文学者和艺术家解答。


时间旅行不再是幻想?

演讲者: 李淼 (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人可以脱离语言思考吗?

演讲者: 阿凯 (艺术家)

技术是万能的嘛?

演讲者: 郭城(艺术家)

机器真的能创作吗?——谈技术的艺术与社会挪用

演讲者: 金姆·费泽尔(音乐学者,社会学家,哲学家,柏林艺术大学)

算法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演讲者: 栾剑(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微软小冰首席语音科学家)

超越“超现实”:虚拟现实如何改写人对“真实”的理解?

演讲者:松田K( 视觉设计师,电影导演)


11月18日17:00 - 18:00,舞台(A)

读书沙龙《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99条断想》:金星对话李银河


© Colorbox


什么是男人与女人?是什么确定了我们的认同?同性和异性之性爱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面临性实践领域出现的诸多社会变革,社会学界正在开展哪些研究?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性”对于“人”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书目《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99条断想》中文版于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为当今世界著名性学家、继弗洛伊德和福柯之后的性学理论大师福尔克马·西古希所著。值此契机,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中国舞蹈家金星与社会学家李银河于11月18日展开一场关于“性”的对话。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王歌主持。


11月18日18:00 - 19:30,知识吧(E)

互动:寄给未来自己的明信片



给2048年的自己寄一张明信片!此时此刻,你最想对30年后的自己说什么?对于歌德学院提出的30个问题,你有什么思考与期待? 30年后,你想让自己回忆起如今的哪些时刻? 选取一张歌德30周年主题明信片,写下你的畅想和心声,投入歌德信箱。 我们将把你的明信片保存至30年后的11月18日。


11月18日 19:30 - 21:30,舞台(A)

系列音乐会: 2018爵士即兴音乐节(二)



© Hans Lüdemann


追求爵士乐自由精神的实验音乐人将带来精彩的演出。Hans Lüdemann热衷于微分音音乐创作,这种最早起源于亚洲及近东地区音乐类型将半音和1/4音纳入到西方声音谱系,对亚洲听众来说十分熟悉。由太空摇滚(Space-Rock)的先驱、传奇人物Richard Pinhas与DJ Dee和VJ Milosh合作的项目,为合成器音乐增添了视觉元素。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者作为一种舞台美学概念常常在世界各地的前卫摇滚音乐会上出现,此后成为便成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时间 & 地点 -


2018年11月17日14时至2018年11月18日20时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我们在798的什么位置?


内部空间布局


- 特别提示 -


· 歌德学院30周年庆典活动于 11月17日13:30 起方可入场(入口:北侧大门),此后可随时入场。

· 除儿童艺术工作坊需报名外,全部活动免费入场, 无需报名,座位先到先得,不能预留 。由于场地和空间所限,为了访客的安全着想,有可能会因人数过多而采取临时限流措施,敬请理解。

· 中德/英双语类活动可于图中(I)处领取 同传耳机

· 过夜装备有限,需 排号领取 。由于空间所限,自带装备仅限睡袋和防潮垫, 不支持搭帐篷

· 11月18日的德语体验课程年龄要求为 8岁以上 ,需现场 排号报名 参加。

· 11月17、18日活动当天,如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在 信息咨询(F)处 获得帮助。



本文为文艺sao客(ID:so_art)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