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苏州何处将绿色融入发展血脉,昆山周市镇必是典范之一。
作为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的核心承载区,周市镇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家企业。截至目前,昆山市周市镇已成功培育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江苏省“绿色工厂”、1家苏州市“近零碳”工厂。
走进现代而又简约的碳12坊创新中心,主楼穹顶采用光感调节系统,起到节能效果。另一边的低碳体验区,可以体验减碳骑行,还有VR沉浸式体验温室效应……这些看似微小的场景,却是碳12坊向世界提交的碳中和答卷上,一个个生动的注脚。
“我们要让每个低碳技术细节都能落地生根,并发挥实效。”昆山周市镇财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碳12坊创新中心集成应用了光电、氢燃料电池电热联供、创新节能幕墙等12项低碳技术,以及零碳建筑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可实现运维阶段零碳排放的设计指标,项目已获得长三角首个改造类零碳建筑认证。
周市镇地处昆山市北部,东接太仓市、北邻常熟市,核心区位优势显著,既能够有效辐射带动昆山主要工业中心发展,又能充分契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嘉昆太协同发展的长远规划。作为苏州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周市镇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集聚了50家光伏、风能、氢能、新型储能及能源电子等相关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4家。2024年12月12日,先导区碳12坊创新中心开园即迎来首批入驻企业,主要涵盖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创新中心内,这里整合了天枢一号昆山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同时还有苏州市双碳综合服务平台驾驶舱。通过“数据+算法+场景”的深度融合,周市镇正在系统性地重构政府乃至企业的碳治理范式。
距离碳12坊仅两公里之遥,坐落着拥有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昆山生产基地。这座看似古老的厂区,内部却别有洞天——步入其中,宛如置身一座精心设计的生态园林:茵茵绿草如棋盘般规整铺展,四季花果轮番绽放,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麦芽芬芳。
而生产车间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未来图景:智能化流水线上,啤酒罐如行云流水般高速运转;偌大的生产区域几乎不见操作人员踪影,从空罐检测到纸箱包装,全流程均由智能自动化产线精准完成……这只是青岛啤酒绿色化、智能化的一个小场景。
青岛啤酒(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阎德义介绍,2016年,拥有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落户昆山,多年来,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打造“绿色工厂”典范。去年,企业绿电使用率达100%,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6834吨。“我们投资300万元启用了空气源热泵设备,可大幅降低能耗。”阎德义说,通过这套设备可回收余热,冷却水还能用于车间制冷。据测算,车间内每生产1吨啤酒,可以降低25公斤蒸汽使用。
这样的细节不是个例。针对公共区域和非长时间逗留的场所,青岛啤酒昆山公司还采用感应灯,并大量安装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热水器,以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推进部分电力替代。去年,公司还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预计可达0.5MW。目前,青岛啤酒(昆山)有限公司已获江苏省绿色工厂荣誉,正全力冲刺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一个个花园式的产业园区,随处可见的绿牌新能源车,星罗棋布的智能充电桩,建筑外立面的光伏板宛若“会呼吸的绿叶”,在阳光照射下悄然完成着能量的“碳交易”。绿色低碳无处不在,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自然地融入周市镇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会在南京召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作风纪律监督举报方式
灌南小秸秆“生”出大生意 生态“包袱”妙变“绿色财富”
曾“失联”10多天,这个热爱冒险的“小鸟勇士”平安回家!
江苏在长江大保护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共护一江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