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期,此时的大唐已经是个暮年的老者,虽然无力,但依然充满智慧,长安城,仍然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依然是所有文人都为之向往的地方,这是一座不缺故事的城市,可接下来的故事,却千年来一直让人唏嘘感慨,为红颜的薄命,也为爱情的无奈。
长安的郊外,一个姓鱼的秀才正在苦读,等待着科举大考,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不久,生下了一个女儿,鱼秀才很高兴,给她取名幼薇,父亲很喜欢这个不仅长的漂亮还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并且亲自教她识字读书,小女孩的文学悟性极佳,三四岁时,父亲已经开始教她诗文,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贫困,但也还算过得快乐。
可惜,鱼秀才屡试不中,心情抑郁之下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扔下母女两而去了,安排完鱼秀才的后事,母女两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能活下去,母亲带着小女孩来到长安城中寻找工作,最后落脚到一家青楼里替人洗衣为生,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母亲都没有忘记父亲的遗言,省吃俭用的将小女孩继续送去上学,而小女孩也不负父亲所望,七岁便能立物就诗,八岁便在长安城中才名卓著,人称长安女诗童。
古时候的青楼,是文人雅集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能获得文人墨客们青睐的青楼女子,必然也是才貌双全,青楼的老鸨早就对幼薇的才貌赞赏有加,一直说服她的母亲将她送到青楼里培养,这一天,老鸨见到小女孩独自一人在院中玩耍,便指挥手下想将她绑走就范,弱小的幼薇挣扎呼救,可四周都是看笑话的人,幼薇泪眼中看到的,都是嘲笑和冷漠,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一声暴喝响起:住手!
这是十岁的鱼幼薇第一次见到温庭筠,已经四十岁的温庭筠身材魁梧,样貌却非常丑陋,因此还得了个“温钟馗”的外号,可在鱼幼薇的眼中,此时的温庭筠却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男人。老鸨一看是才名卓著的温庭筠,连忙赔罪离开,鱼幼薇早就听闻过大诗人温庭筠的大名,本就是自己仰慕的偶像,此时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离得这么近,看着要转身离去的温庭筠,幼薇惊觉他这一转身,可能就再无机会,连忙跪下谢恩,并请求他收自己为徒。
扶起幼薇,温庭筠有些无奈,自己落拓潇洒惯了,连男弟子都没有,如何能收个女弟子,可看着这个相貌清秀的女孩一脸的渴求,还有鱼幼薇看他的眼神,直入他的内心,让他的心被揪住一般,再也做不到转身离去,转头看看窗外,河边的柳丝随风摆动,温庭筠微笑的说道,那你就以江边柳为题作诗一首,作得好,我便收下你。
温庭筠的微笑给了鱼幼薇无限的动力,不消片刻,便随口吟出了一首名作:
《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是一首极其工整的格律诗,而且用词老道,意境优美,这也是全唐诗中收录的作者年纪最小的作品,一听之下,温庭筠不禁拍掌叫绝,看着温庭筠面上的欢喜,鱼幼薇反而落下了眼泪,这真像一场美梦的开始,从今以后,居然真的可以离他这么近了。
温庭筠不愧是侠骨柔肠的真汉子,不但真的收幼薇为徒,还资助母女两回到郊外的老宅生活,温庭筠也时常去指点鱼幼薇的学业和诗词,鱼幼薇每天都早早起床,在家门口读书,就盼望着小路的那头会出现温庭筠魁梧的身影,只要那身影出现,她就会满心欢喜跑上前去,牵住那温暖而宽厚的手掌,而温庭筠也总是报以温暖的微笑,这一刻,幼薇的心中,是多么渴望可以这样一直下去,一生一世。
在温庭筠的引荐下,长安女诗童的名气更响了,鱼幼薇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牵着温庭筠的手,随他到处去,看着他向别人介绍自己时的一脸自豪,听着他高谈阔论,出口成章。这一年多的时光,可能是鱼幼薇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吧。
可惜,屡试不中的温庭筠再也不想考了,接受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巡官职位的任命,听说温庭筠要走,十一岁的鱼幼薇哭了几天几夜,心中愈发确定,自己是真的爱上这个比自己父亲年纪还大的老师了。
送温庭筠离开后,鱼幼薇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一年过去,秋风再起,秋夜渐凉,一片相思无处诉的鱼幼薇写下了著名的情诗:
《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
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面对鱼幼薇直白的示爱,温庭筠选择了沉默,他不是看不出这个女弟子对自己的爱,可自己比她大三十二岁,又是师徒关系,而且,温庭筠心中对自己丑陋的相貌还是非常自卑的,他也很爱这个女孩,所以,他觉得鱼幼薇可以有更好的归宿,而不是自己这个丑陋的老男人。
转眼秋去冬来,大学纷飞,苦等了几个月没有等到回信的鱼幼薇从满心的期待变成了幽幽的哀怨,她生怕自己深爱的男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又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心意,并再次附上一首诗:
《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在这首诗里,女孩哀怨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弟子更加赤裸裸的表白,温庭筠也陷入了痛苦之中,他也很想照顾这个女孩一生,可是,他觉得这是自私的,他不能让自己这么做, 于是,他故意装作不解风情,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
在鱼幼薇十四岁那年,一个年轻而英俊的才子一举夺魁,成为新科状元,他叫李亿。这一年,温庭筠也回到了长安,鱼幼薇虽然哀怨,但能陪在温庭筠身边,她就已经很开心了,温庭筠带他一起去看了科举的发榜,想让他看看年轻才俊们的风采,鱼幼薇自然看出了老师的心意,不禁有些失魂落魄开始患得患失。
状元李亿慕名拜访温庭筠,对鱼幼薇一见钟情,此时鱼幼薇的母亲已经过世,于是李亿苦苦哀求作为老师的温庭筠将鱼幼薇嫁给他,可是考虑到李亿已经有正妻,鱼幼薇只能做妾,温庭筠不想同意,然而在鱼幼薇的心里,不能嫁给自己所爱的人,那么嫁给谁都是一样的。
鱼幼薇答应嫁给李亿,李亿欣喜若狂,娶到才名卓著的长安女诗童,才貌双全的鱼幼薇,这让他在长安甚是风光了一阵子,而他在这期间对鱼幼薇也还不错。
将鱼幼薇嫁给李亿后,温庭筠也觉得是心被挖去了一般的难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为了不再见到小两口恩爱的样子,温庭筠再次离开了长安,从此后便和鱼幼薇只有书信往来和诗词唱和。
鱼幼薇也渐渐接受了李亿作为自己丈夫的事实,将对温庭筠的爱深藏在心中,尽量表现得很恩爱的样子,就这样和李亿过了几年,然而好景不长,李亿的正妻裴氏也来到了长安,听说李亿娶了小妾,非常愤怒,经常到鱼幼薇居住的地方吵闹,并逼着李亿休了鱼幼薇,而裴家在官场势力庞大,李亿无力抗衡,万般无奈之下,李亿将鱼幼薇送到了咸宜观中修行,让她暂避裴氏的风头,观主给鱼幼薇娶了道号玄机,鱼玄机。
鱼玄机在道观里等了李亿三年,老观主去世,鱼玄机成了新的观主,还收了弟子,而此时的鱼玄机,心中还藏着爱,那一日,邻居的女子因为和丈夫吵架在河边伤心痛哭,鱼玄机写下了那首千古传颂的: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可是,三年后的那一天,他连续得到消息,李亿带着夫人裴氏去扬州赴任,根本没打算再接她回去,而另一个消息则更让她彻底崩溃,五十岁的风流才子温庭筠终于娶妻了,鱼玄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几天,等她再次走出房门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变了。
咸宜观门前挂出了一块告示——“鱼玄机诗文候教”,长安文人们沸腾了,纷纷奔走相告,一个比青楼更值得去的地方成为了文人雅聚的首选,文人墨客,官宦子弟甚至王孙贵族纷至沓来,鱼玄机的绝色天姿和一流文才让这些人神魂颠倒,鱼玄机也在纸醉金迷和性爱的欢愉中麻醉着自己。
鱼玄机可谓来者不拒,可偏偏屡次将一个叫裴澄的拒之门外,而且只是因为对裴氏的厌恶而厌恨姓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