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星完成“第二代”5G毫米波基站芯片开发。
三星电子宣布已完成“第二代”5G毫米波基站芯片的研发,可以使得5G基站的尺寸、重量、功耗都降低约25%,将在今年二季度大规模量产,用于向韩国和美国的5G商用基站发货,三星表示,到目前为止,三星已经为运营商提供了超过3.6万个5G基站。
从A股智能终端5G供应链公司来看我们看好:
天线:
从4G到5G天线是绝对的增长,频率而提升和频段增加,将代来天线数量和价值量的提升。
看好: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硕贝德。
射频连接:
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手机射频连接通道数同步增加, 由于手机空间有限以及轻薄化需求,传统的同轴连接线可能会被多层的MPI或LCP,替代,看好具有相关布局的:
电连技术,立讯精密,信维通信
。
射频前端:
射频前端作为无线通信最核心的环节,将迎来高增长,根据yole的预测,全球射频前端市场将由2017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50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4%;看好具有相关布局的:
信维通信
。
被动元件:
被动元件在电路中必不可少,射频前端元件的增加必然带来电容电阻电感等元件的同步增加,看好国内射频电感龙头:
顺络电子
。
2、PCB,行业稳健增长,集中度提升,二、三季度迎来需求旺季。
PCB是电子产品之母,应用广泛,全球PCB行业稳健增长,2017年增长8.6%,预测2018年增长7.3%, 2022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688亿美元,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4.0%,通讯基站、汽车、消费电子将快速增长,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4.9%、4.8%、4.7%。5G时代来临,将带动电子行业新一轮发展,受益新兴产业需求驱动,全球PCB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及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PCB行业优质龙头公司。
新兴需求驱动,PCB产业成长动力充足:
5G基站结构升级,基站PCB需求面积有望增加4-5倍,预测2017-2021年通信基站用PCB复合增速将达到6.9%;电动车PCB单车价值量数倍于传统燃油车,传统燃油车单车PCB价值60美元,而电动车PCB单车价值量达到400美元,预测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600万辆;智能手机创新推动单机PCB价值量不断提升,iPhone Xs Max电路板使用量高达27片,包括3片SLP主板及24片软板,预测价值量超过70美元;手机三摄/四摄、5G手机、折叠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采用PCB数量将显著提升,行业未来增长动力充足。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根据Prismark数据,2011年全球前30家PCB板公司合计全球占比为49.8%,2017年提升至60.5%,市场集中度提升特征显著。中国PCB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明显,鹏鼎控股从2011年的2.7%提升到了2017年的6.1%,深南电路从2011年的0.6%提升到了2017年的1.4%,深南电路从2011年的0.37%提升到了2017年的1.06%。PCB产业后发优势明显,新增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用人少、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老产线产能将自然淘汰。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及资金压力,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资源向行业龙头公司倾斜,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全球PCB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
中国作为全球PCB行业的最大生产国,占全球PCB行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31.18%上升至2017年的50.53%。预测未来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预计2022 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356亿美元,全球占比达到51.9%,美洲、欧洲和日本的产值占比将继续下滑。
我们认为,虽然PCB产业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只有4%,但是市场空间大,2018年全球有630亿美元规模,再加上产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国外公司逐步放弃,而国内中小企业由于环保及资金压力,将被收购整合或者退出市场:管理优秀,技术先进,应用领域竞争格局较好,不断发展高端产品的行业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
3、功率半导体淡季不淡,看好旺季来临投资机遇。
2019年Q1功率半导体维持高景气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风电)、变频家电、IOT设备等需求拉动下,功率半导体呈现淡季不淡的良好趋势,根据富昌电子2019年Q1市场行情报告,Mosfet、IGBT的产品交期依然普遍在30周以上,且价格有所上调。
高低压MOSFET、IGBT英飞凌货期最长,达到39-52周,供给紧缺情况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