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
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
是最主要的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 65%到70%。Trop2蛋白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种实体肿瘤表面的细胞蛋白,其中就包括HR+/HER2-乳腺癌,因此被视为具有潜力的治疗靶点。
2025年1月17日,FDA宣布批准由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ADC药物
Datroway(Datopotamab Deruxtecan)
上市,用于治疗接受过内分泌疗法和化疗的HR+/HER2-无法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值得注意的是,
该药物在2024年12月27日已获日本批准
,用于相同适应症。
Datroway是一种新型ADC药物,它结合了特异识别Trop2蛋白的抗体与高效抗肿瘤药物DXd,能够高效杀死癌细胞,并通过强大的膜渗透性引发“旁观者效应”,扩散至周围癌细胞,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本月,该药物还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旨在治疗经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图片来源:AstraZeneca , Daiichi Sankyo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
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罕见血液癌症。这种疾病之所以被称为“套细胞”,是因为癌变的B细胞通常在淋巴结的“套区”这一特定区域开始增殖。这种疾病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2025年1月17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Calquence(acalabrutinib)
已获FDA批准,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不适合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初治成人MCL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FDA首次批准用于MCL一线治疗的BTK抑制剂。
Calquence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BTK共价结合,从而抑制BTK的活性。BTK在B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
MCL正是起源于B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因此,通过抑制BTK的活性,Calquence可以有效地阻断MCL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超过两倍!重磅KRAS抑制剂获FDA批准
结直肠癌是一种高发且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预后较差,即使经过多种治疗,生存期仍然较短,缓解率也较低。KRAS基因的突变是驱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
KRAS G12C
突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亚型。
2025年1月17日,安进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KRAS G12C抑制剂
Lumakras(sotorasib)
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Vectibix(panitumumab)用于治疗经FDA批准检测确认携带KRAS G12C突变的mCRC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此前已接受氟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
此次批准基于关键性3期研究的结果。该试验共纳入160名mCRC患者,旨在比较联合疗法与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
联合疗法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个月
,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组的2个月,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超过两倍
。
晚期黑色素瘤持久缓解近两年!突破性溶瘤病毒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RP1
是一款基于单纯疱疹病毒(HSV)改造而成的
溶瘤病毒疗法
。所谓溶瘤病毒,就是能够选择性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RP1通过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死亡,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肿瘤抗原,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025年1月21日,Replimune Group宣布FDA已受理RP1联合抗PD-1抗体nivolumab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预计将在2025年7月22日前完成审评。
此前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RP1与nivolumab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患者总缓解率为33.6%,完全缓解率为15%,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1.6个月
。治疗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3%、63.3%和54.8%。该疗法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事件为轻度疲劳和恶心。
Nature
:David Baker团队最新成果!人工智能开创抗蛇毒新时代
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因蛇咬伤受害,许多人因缺乏有效治疗而不幸死亡。
三指毒素(3FTx)
是眼镜蛇科蛇毒中的关键神经毒素,目前治疗主要依赖抗蛇毒血清,但其来源有限、效力不足且副作用较大。因此,开发针对三指毒素的新型高效安全抗毒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5 年 1 月 15 日, David Baker教授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De novo designed proteins neutralize lethal snake venom toxin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RFdiffusion成功设计出能够特异性结合三指毒素的蛋白质。
该设计蛋白不仅能有效中和多种三指毒素,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毒素侵害,还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便于储存和运输。此外,这一蛋白可通过重组DNA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抗蛇毒疗法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393-x
Science
:打破传统认知!首次发现免疫系统参与调节血糖
传统的观点认为,免疫系统主要负责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抵抗病原体感染和清除肿瘤细胞。而血糖调节则被视为内分泌系统,尤其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
免疫系统与血糖调节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2025年1月17日,来自葡萄牙私营生物医学研究组织Champalimaud基金会的研究团队在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Neuronal-ILC2 interactions regulate pancreatic glucagon and glucose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
免疫系统在能量水平较低时通过神经-免疫-激素调控回路介导血糖调节,其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起关键作用。
ILC2在禁食状态下从肠道迁移至胰腺,分泌细胞因子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维持血糖平衡。这一过程由肠-脑轴的神经信号精密调控,揭示了免疫系统与代谢调节的全新联系。研究为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
图片来源:
Science
论文链接:
DOI:10.1126/science.adi3624
Cell
子刊:干细胞疗法新突破!替代角膜移植,成功治疗角膜病变
角膜内皮细胞
是角膜最内层的一层细胞,负责维持角膜的透明度。一旦这些细胞受损或数量减少,角膜就会水肿,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目前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角膜移植。然而,全球范围内角膜供体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庞大的临床需求。
2025年1 月 13 日,来自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A first-in-human clinical study of an allogenic iPSC-derived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substitute transplantation for bullous keratopathy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首次将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角膜内皮细胞替代物
应用于人体,并取得了积极的初步结果。患者的视力以及角膜水肿状况均得到改善,并在长达一年的随访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这项研究为角膜再生医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为治疗角膜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
图片来源:
Cell Reports Medicin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4.101847
.
Science
子刊:突破性发现!吸入这种惰性气体额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AD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异常tau蛋白引发的神经纤维缠结
,目前大部分治疗研究均聚焦于这两个关键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