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合
智合,一个有温度的法律新媒体。以敏锐慧眼洞察行业起落,以法律视角解读社会热点。行业研究,律界波澜,热点时评,实务技能,我们只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平安宁夏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合

法律AI席卷而来,谁将成为首批“被替代的人”?

智合  · 公众号  ·  · 2024-09-10 18:28

正文

来源 | ZHIEXA智爱


智爱法律大模型 「智爱金秋特惠,法律AI也疯狂」 九月钜惠活动强势来袭: 转发活动免费得【2835合同范本集合】资料包;邀请好友助力不仅可得法律研究季卡,还可获得价值1599元的律师必备视频课程; 此外还有 会员半价优惠 等你解锁。这个秋天,智爱AI尽全力,帮你提效!快快 查看文末活动详情,开启你的法律AI九月盛宴~

立即扫码 锁定智爱AI福利



你知道AI对法律业影响有多大吗?


在回答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高盛研究报告《The Potentially Large Eff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conomic Growth》, 44%的法律工作可以由AI来完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表明,“律师、法务、合规”职业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为0.73, 在影响最大的职业中排名第12位。



麦肯锡(McKinsey & Co)曾预测, 22%的律师工作可通过AI技术实现自动化。


波士顿(BCG)一份报告曾指出,现有的法律科技已经 可以替代30%-50%的初级律师的工作。



普华永道(PwC)最新研究报告《2024年AI就业晴雨表》,称掌握AI技能的律师可以获得 高达 49%(美国)和 27%(英国)的薪资溢价。


........


现在再来想想那个问题:AI对法律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Part.

1

不难发现,尽管研究角度不同,数据也略有差异,但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如今这个“人人都谈AI”的大环境下,法律服务行业已经不能“独善其身”,法律与AI的融合已是必然趋势。


当然,也有人觉得AI始终不能代替人类,毕竟法律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业,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伦理道德、人文关怀,甚至工作经验这些都是AI所不能做到的。


但试想一下,若只是审查合同这种基础的工作呢?一份五六千字的合同,人工审查需要几个小时。交给AI,只需五分钟即可完成初步审查。在你熬夜通宵看合同时,同行早已经把审查结果交到了客户手中。


再试想一下,如果是律所需要审核一份40页的双语合同呢?交给资深律师吧,有点大材小用,毕竟律师的工作价值都是按小时计费;交给低年级律师吧,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不说,审核完成后还要由高级律师再次审核。而现在,在法律AI的帮助下,可能只需一名律师花费数小时就能完成此项工作。


从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到智能合同审核系统,再到法律研究,法律AI都以极高的效率和质量完成着原本需要律师亲力亲为的工作。尽管在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专业工作上AI目前还不能替代律师,但一些基础工作不如早早放手交给法律AI助手。


Part.

2

那具体什么样的工作可以交给AI呢?


据LLI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7%的从业者认为AI可以简化重复性工作并提升工作效率,近80%的人认为法律研究、文件审查工作可以通过AI得到有效简化。



报告《First Global Report on the Sta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egal Practice》也显示,在律师的日常工作中大约有 38%是重复性任务,这些任务都可以通过 AI 进行改进。 文档审查、合同起草和法律研究是律师认为可以通过 AI 改进的最常见的任务。 这些任务需要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基于语言的数据和信息,且含有较多重复性的知识劳动,与大语言模型的文本理解/生成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高度重合。


Part.

3

未来,法律从业者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吗?


诚然,如我们上文所说,目前人工智能只是在一些含有较多重复性的知识劳动和一些基础常规性脑力活动上可以代替法律从业者,从而助力他们更好节约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为专业的工作。至于未来,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现在谁都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如今律师行业人员迅猛扩张与业务增长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掌握了AI的律师将比不会AI的律师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从而也将更快速获得客户青睐。


Part.

4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法律垂类AI,律师该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产品中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呢?


首先要认识到,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AI产品,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去年5月,美国纽约的一位律师曾向法院提交了一份他利用ChatGPT所生成的案情摘要,却被发现援引了很多“虚构”的判例等内容。因此法官并未采纳这位律师的意见,还对他进行了处罚。

这个案例也反映了在对信息严谨性和真实性要求极高的法律领域,欠缺专业知识及海量真实数据的传统大模型在服务中反而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不仅影响了AI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效果,甚至还会引发法律纠纷。


因此,律师在选择一款适合的AI助手时,需要特别关注模型的专业性与准确性。选择一个针对法律领域定制的、具有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垂直行业大模型,才能更好地发挥AI辅助决策的优势作用。


让我们以智爱「智慧律师」为例,看一下针对前两天发生的热点事件“青岛打人女司机被判拘留十天罚款1000元是否合理”,AI到底是如何帮助律师在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的:



我们打开「智慧律师」法律研究板块,输入想要咨询的内容,“请你从专业角度分析,这一处罚是否合理?其依据是哪些法律法规?”只需稍等片刻,「智慧律师」便给出了回答:


在本案中,王某的行为包括辱骂和殴打,符合上述法律条款的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现行有效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现行有效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因此,公安机关对王某的辱骂和殴打行为进行合并处罚也是合理的。


点击回答中引用的法律法规,可以直观地看到适用该条法规的具体信息,免去搜索查询过程。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法律实务中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展现了其全面而专业的功能。


智爱【智慧律师】法律研究模块可以满足律师在 劳动人事、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企业合规、建筑工程、破产重组、公司事务、投资并购、婚姻家事、刑事实务 等全领域的法律研究需求:


① 一键解答&精准高效:依托海量法律法规和裁判文书数据,实现全面检索与深度分析,智能生成法律研究备忘录。

② 多维视角&智能分析:从专业回答、详细分析、引用法规、相关案例到实务分析,提供多角度、全方位支持。

③ 体验卓越、智慧在线:支持口语化表达发起提问,并享受中英文专业法律翻译。

现在,智爱AI重磅推出首次促销活动: 限时折扣、分享有礼、邀请有礼 等满级福利,让您以超值的价格享受前沿的AI技术。

就现在,过分划算! 立即扫描下方二维码, 行动起来! 让便捷与智能覆盖您法律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让智爱AI助力您的工作,通过律师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实现效率的飞跃。

👇👇👇

I N E X A

智爱金秋特惠,法律AI也疯狂

会员狂欢半价GO

活动权益及规则

一、 会员半价购


活动期间购买智爱VIP月卡、年卡均享 5折 优惠

二、邀请有礼


邀请 1位 律师好友助力,即可得 1个月法律研究会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