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职总统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把美国搅得鸡犬不宁了。
一纸
移民限制法案,
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他的支持率一路下跌,
甚至打破了历届总统新低。
(这拓麻就很尴尬了)
这项法案主要针对的是
伊斯兰国家的难民,矛头直指穆斯林群体。
川普急着出台这样激进的法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忌惮于
狂热的极端宗教分子。
毕竟,
9·11
这样的恐袭给许多美国人都留下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2013年的波士顿爆炸案,
惨状仍然历历在目。
今天,鱼叔就来介绍一部关于波士顿恐怖袭击的纪录片——
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
Marathon: The Patriots Day Bombing
这场四年前的波士顿恐袭,正好发生在
美国的爱国者日
。
因此也被称为爱国者日爆炸案。
为了纪念美国独立战争,
每年的爱国者日,波士顿都会举办马拉松比赛。
这一传统已经沿袭了
120年。
在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旋即结束的时候,两颗炸弹突然在拥挤的人群中爆炸。
这导致了造成了
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死者中还包括了一名来自
中国的留学生。
为了不让大家忘记这场灾难,HBO在2016年的十一月推出了这部纪录片。
追剧的同学都知道,
HBO出品,必属精品。
《大西洋帝国》、《欲望都市》、《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
这样的神剧全部出自于HBO的麾下。
而这部纪录片,同样保持了HBO的一贯水准。
豆瓣评分
8.6
。
烂番茄的新鲜度高达
88%。
不少观众都是流着泪看完了这部纪录片。
说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鱼叔不得不说一月刚刚在北美上映的
《爱国者之日》。
这部电影也是改编自这起恐袭案。
《深海浩劫》的导演
彼得·伯格
和
马克·沃尔伯格
在这部电影中再次合作。
本片延续了彼得·伯格一贯的
手持摄影风格,
营造出了强烈的紧张氛围。
而且从人物造型和剧情发展来看,《爱国者之日》几乎
神还原
了整个事件过程。
(上图是现场照片,下图是剧照)
虽然电影和纪录片都讲述了相同的事件;
但是电影的大部分篇幅,都放在
对嫌犯的抓捕过程中;
而纪录片则选择了将叙事的重点放在
受害者的康复过程。
鱼叔友情提示:二者搭配观影,效果更佳。
这起爆炸发生在终点附近最密集的人群中,使得现场一片狼藉。
袭击者的自制炸弹导致了
上百人受伤。
由于炸弹的位置偏低,大部分的伤势都集中在
腿部。
伤者中,有眼睁睁看着母亲的双腿被炸飞的女儿;
也有刚步入新婚殿堂没多久的年轻夫妇;
也有同时被截肢的兄弟二人。
这些普通人原本都有着各自幸福的生活;
但是由于这次意外,他们的人生都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改变。
生理上的痛苦只是一时的,
心灵上的创伤
难以愈合。
除了这些受害者,还有一位摄影师,给鱼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现场拍摄了受害者的照片,却被警察指责:
“不要利用惨状来进行报道”。
他的作品被刊登后,内心却极为不安。
因为他觉得自己
展示了被害者脆弱的一面。
于是亲自找到受害的母女进行道歉,并且为她们拍摄下了康复的过程。
大叔的职业素养,不知道会让多少国内的媒体汗颜。
恪守岗位的除了媒体,还有波士顿的警察。
袭击过后没多久,警方就开始进行还原现场的工作。
技术人员一张一张地翻看照片和监控视频;
最终在
数以万计的线索中
锁定了嫌犯——
一对来自达吉斯坦的兄弟。
他们被极端宗教组织的言论洗脑,发动了这次袭击。
随后没多久,哥哥就在与警察的交火中被击毙;
而弟弟也身中数枪,最终被逮捕。
令人后怕的是,如果他们不被击毙或被捕,那么
下一个袭击目标会是纽约。
到时不知道又会死多少人!
被捕的弟弟,
还是个大学生,年仅19岁。
在审判中,面对着受害者的控诉,他
却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而当法官让一名受害者用圆圈出嫌犯的时候,受害者却用
心形
将他圈了出来。
(手动比心)
在后来的审判中,也有几个受害者表示,不希望嫌犯被判处死刑。
面对仇恨和敌对的恶意,善良的他们没有选择
「以
牙还牙」;
而是
「以德报怨」。
特朗普的政策之所以会遭到大家的鄙视,正是因为这样的歧视和偏见不但不会保护人民的安危,反而会引起
更多的对立情绪。
施暴者是那些
狂热的宗教分子,
而不是所有的穆斯林。
武力和对抗并不能解决问题。
唯有爱,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就像那对同时受伤的年轻夫妇。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两个人依靠相互的扶持和激励走出困境。
到了2015年的爱国者日,丈夫通过治疗得以恢复。
他再一次来到了马拉松比赛的现场。
这一次,
他是一名参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