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图二维码 加小雅免费领取
2 小时课程视频 + 4000 字助教笔记
以下内容整理自「对齐」第一课:
「看懂四个资产负债表(节选)」
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在财务上游刃有余,而另一些人却总是捉襟见肘?
答案可能藏在一张看似平平无奇的表格中,想象一下,它就像是财务的 X 光照,揭示了你的财富秘密。
不论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还是个人,只要是一个经济体,一般都有一套资产负债表。
表格的左边列出了我们手头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资产(asset)。
右边的上半部分列出了我们的债务(liability),也就是做生意时向哪些人借了钱。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有偿还的义务。
右边的下半部分表示我们当前在生意中所拥有的份额,可以简单理解为「净资产」。
表格左右两边之和永远相等,故称 balance sheet。
打个比方,我现在有 20 万元,无债一身轻。那么我的净资产自然也是 20 万元。
我决定找银行贷款买一套市值 50 万元,首付 10 万元的房子(数字不用深究)。
于是,我的「资产」里面少了现金 10 万元,但多了一套 50 万元房子。
10 万加上 50 万再减去 40 万,我的净资产还是 20 万元。
资产负债表只是像快照一样,记录的是经济体在某一个时刻的资产情况,因此两边的项目和数字还会继续变化。
房贷有利息,因此如果什么都不做,我的负债会越来越多。
如果房地产行业景气,房价上涨很快,那么我的资产端也会相应扩张;当然,房子贬值与否也不确定。剩下的 10 万元以及这套房子也能继续发挥作用,转变成其他形式。
在刚才的例子中,我买房的那一瞬间,我的净资产其实没有发生变化。
但这次贷款,让我的「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多了不少东西。
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说到要借钱,想到的都是杨白劳这样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人。
当你资产开始扩张,或者说你的社会关系很广时,你就可以将你的资产多元化配置,让钱生钱。
回到之前的例子,原来的那 20 万元如果放在银行,我就只能拿到定期存款的利息;用它交了首付买了房,虽然让我背上了 40 万元的债务,但是如果房子升值了,我得到的利益是高于原本的利息的;甚至,我还能把房子抵押了,兑出钱来,再去进一步投资。
比方说,贷款的年化利率是 10%(这是个很高的数字),但是你看到一个机会,保底收益率是 15%。一旦投资,稳赚不赔,这种情况下,就算贷款,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资产端扩张了,参与进去。
不过实际上,很少有投资是稳赚不赔的,想要准确预估回报率,也是很难的。
换言之,资产负债表背后的本质,就是一个经济体 —— 如何通过背上确定性的债务,来争取未来不确定的回报。
再回头看资产负债表:
左边一列,我们可以视作自己能动用的资源;右边一列,则是这些资源的来源。
我们去贷款时,一般是找商业银行。我们最熟悉的「四大行」,还有那些有地方特色的民办银行都在此列。
银行向储户借钱的利息比较低,贷款给客户的利息比较高的话,只要不出意外,那中间的利率之差就能创造相当高的收入。
简单来说,它的资产是「贷款」,它的负债是「储户的存款」。
当借钱这个行为发生了,就会产生两样东西:一个是债务、一个是债券。
储户把钱存到银行,银行产生债务;债券,也就是存折,拿在储户手里。
债务的形式,是银行系统里面的一个数字。只要储户凭着核实好的债券去取钱,银行就要无条件的偿还债务。
如果某个商业银行给取款设置额外条件来刁难储户,甚至拒绝储户提款,这就是一种失信的行为,是对债权人权利和自己信誉的践踏。
如果一个在当地颇有名望的企业家和一个常常赖账的老赖同时来贷款,银行很难对他们一视同仁,肯定希望把钱贷给更有信用的客户。
在银行的视角里,判断一个人信用如何,不是看他是否温良恭俭、一诺千金。
银行提供贷款也是一种投资,因此对它来说「能创造收入的经济体」才可能是信用好的。
前面说过,10% 的利率已经算很高的。相反,当利率很低时,我们可以说贷款来的钱「便宜」。
我们常听新闻中说「放水」, 指的就是银行往外贷款的利息非常低,而且很容易就能申请到贷款。
日本曾经采取过「负利率政策」,这是说:商业银行若是不尽快把钱贷出去,而是把太多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的话,不但没有利息赚,反而还要交利息。
一般降息时,降低不只是贷款的利率,存款的利率一样要下调。
也就是说,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里,得到的利息也不如以往了。
这种情况下,把钱放到银行里面,还不如去做其他的投资;哪怕只是去消费、去潇洒,也比让钱留在银行强。
钱不再呆在银行储蓄账户里面,都被花了出去,这就叫做「释放流动性」。
有人会觉得,投资毕竟有风险,钱继续放在银行里虽然收益低,至少也没什么风险。
当「放水」时候,对于深谙此间秘密的人来说,这钱不贷白不贷。
当年房地产行业火热的时候,房价每年在以 20% 的速度往上涨,有地方甚至会一年翻一番儿。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大量的钱就被提前得到信息的人拿到了,随即立刻被投入到市场里。
放在市场上流动起来的钱一旦变多,就意味着火热行业的上下游都要涨价。
比方说,房地产火热,就意味着上游的水泥钢筋、矿产、下游的各种服务业纷纷涨价。
高通胀率意味着:如果你把钱都放在银行里面,你的财富就流失了。
如果你没有参与这轮投资,甚至只是入局晚了,你手里面原本是 1 万元,过几年购买力可能就相当于原本的 5000 元了。
哪怕你的钱没有从你手里面出去,你的财富也被「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