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远没有结束!
上篇文章《
重磅:某所因滥发“山寨证书”被国务院审计署点名整改!
》的最后我们提到:
考虑到某所玩文字游戏的前科,不排除其这次依旧打算把考证培训业务换个名称,继续糊弄国务院!
结果,竟不幸被我们言中!
2024年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结果公告》,点名要求某所就滥发心理咨询培训证书问题进行整改。2024年5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发布公告称:
根据上级要求,自2024年全面停止职业技能类考试业务。
从时间上看
,早在2023年底,最迟2024年5月某所即已获知国务院审计结果,收到整改通知。
然而2024年,
某所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项目依旧在热火朝天的招生,且其证书考试已经安排到2024年11月。
在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结果公告》后
,2024年7月5日某所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召开“第四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的通知,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心理咨询,为社会工作助力;水平评价,促专业能力提升”。
显然,某所将在本次大会上再次力推其酝酿多时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以及相应的考试考证办法。
关于某所推出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的本质,我们已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阐述。
某所想要实现的,是凭借
《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
成为集培训、发证、监管于一身的行业托拉斯,继续固化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培训属性。企图在运营多年且收入颇丰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营收,通过增加等级认定的方式,将目前只能割一茬的韭菜,变为可以收割4轮甚至5轮,以此垄断国内的心理咨询培训市场,将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转变为可以为其持续创收的生意。
关于《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你需要知道的十个真相!
新瓶装旧sui,某所推出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究竟是个啥?!
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评价分四级?马赛克所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吃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再次打脸某所!
我们不妨再次回头看看国务院审计报告中揭露的某所的违规违纪行为:
1、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的技术、技能为内容,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有的还发放与目录内职业资格证书样式、
字体极易混淆的“山寨证书”。
2、2018年至2023年,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下属培训中心颁发的2类非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存在易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混淆的内容,涉及培训收入2.03亿元,其中2023年6778.46万元。
违规违纪重点: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的技术、技能为内容,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非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存在易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混淆的内容。
从公开内容来看,为了应付国务院的审计要求,某所的“整改“措施包括:
1、将发证项目整体转让给社会培训机构,由该社会培训机构负责合作授权、教学指导、宣传监督、考务服务等,某所只负责发证,以此实现经济和法律责任(风险)的隔离。
2、将其发放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改名为“心理咨询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而《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显然是某所为应付国务院整改要求所提前准备的另一后手。
如果上面的“整改措施”在国务院那里通不过,就直接放弃“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项目”,转而推出新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项目。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早在2019年国务院即已发文通告:我国将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原先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即属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
重磅:我国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而某所将其新的项目一开始命名为“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评价规范”,后又更名为“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显然又一次在取名这件事上煞费苦心:
既怕蹭的太过被上级封杀,又生怕社会大众“不误解”!
于是煞费苦心的给新项目取名为“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再一次给将来合作卖证的培训机构在夸大宣传时创造了充足的擦边空间。
啧啧,某所不愧是后职业资格证书时代的擦边高手和文字游戏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