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真金白银!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10-12 12:57

正文



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值得注意的是, 这场发布会规格高。除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外,还有三位副部长出席 ,财政部一正三副主要负责人到场,可见这场发布会重要程度。




财政部部长 蓝佛安:


下面,我先总结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考虑。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 ,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 ,用好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 ,持续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完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1-8月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三是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督促地方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工作,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四是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 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重点领域支出。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同时,加大对科技、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增长10%,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770亿元,下达651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扎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


五是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1-9月全国教育支出超过3万亿元。按照全国总体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下一步,我们将顺应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和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支出力度,更好惠及民生。


六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按照一省一策,落实各项化债措施。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大家比较关注今年是否可以实现预算目标, 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




按照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 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我再补充一点,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 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新华社记者: 我们看到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请问财政部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蓝佛安: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大对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的经费保障,保持财政支出强度,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重点支出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 下面有几组数字:


1-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8万亿元,增长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3%,教育支出增长1.1%,农林水支出增长6.4%,城乡社区支出增长6.1%,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低于年初预算设定的目标。我们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刚才我也提到了,在工作中,既要依法依规筹集财政收入,也要避免收过头税,切实维护经营主体权益。同时,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发挥好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我们有以下三个措施:


一是有效补充财力。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需要。


二是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 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确保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从刚才罗列的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到,重点支出都保持较高幅度增长。强化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保障,落实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提标等民生政策,有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保障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 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专项债券方面,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 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我们将督促地方切实用好各类债券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拨付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刚才蓝部长也提到,下一步要加力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能否介绍一下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政策安排?另外,市场传言将有几万亿的财政政策安排,刚才您也提到要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债,能否对此进行确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