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1年12个百亿项目落地,合肥招商如何做到?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11-28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亿航智能、清电光伏总部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在合肥“落地生根”,为城市发展蓄足势能。

数据显示, 2023 年,合肥市新签约重点产业链项目 1075 个,占新签约项目总数的 82.6% ,签约成果喜人。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 12 个,同比增加 6 个,创历史新高;新签约山姆会员店、渣打银行等世界 500 强项目 16 个,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合肥园区、美的集团华东创新总部等中国 500 强项目 28 个,上市企业投资项目 60 个,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 297 个。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为大家整理了合肥招引大项目成功经验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 首位产业招商效果显著

创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生态和集群效应,合肥在多年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从前沿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智能科技制造、核心产业落地到生态化协同发展的产业闭环生态体系,在科技创新赛道已经形成具备合肥特色的规模化示范效应。

实现国能集团首个无人驾驶矿卡项目的终验、率先完成了国内载重最大 330 吨矿卡无人驾驶改造、在新疆 -35 摄氏度极寒大雪天气下进行无人驾驶作业……作为矿山无人驾驶运输行业服务模式的奠基者和技术的引领者,踏歌智行是业内首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之所以选择落户合肥,一方面是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人性化、科学的制度支持,让我们这样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高效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完备的产业资源和生态链企业汇聚于此,能够让我们借助集群效应更好地汲取资源优势,发挥技术势能。”踏歌智行首席战略官张彦如是说。张彦表示,未来,踏歌智行将持续赋能矿山安全、低碳、智能化升级,携手合肥政府及产业链生态伙伴,借助合肥速度,打造引领全球矿山无人驾驶的示范项目样本。

2023 年合肥首位产业招商效果显著,引进了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深向科技新能源重卡项目、江淮高端乘用车、招商检测华东基地、踏歌智行特种车辆无人驾驶全国总部等项目。”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引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 151 个,协议投资额 1158 亿元。“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扩大有效投资,做好项目招后管理,力争取得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02 资本招商“以投带引”加速

开足马力的“工业引擎”背后,是合肥强大的股权财政。

孙沛榕对创投日报表示,合肥政府走在了股权财政的前列,对于主链型产业有着明确的规划,在政府引导资金的构建上,做了大量的专业且高效化的工作,通过“以投带引”的方式给整个产业打好了基础。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光伏等千亿级产业的培育过程中,都离不开合肥政府引导资金的助力。

2022 年,合肥市政府设立总规模 200 亿元的政府母基金,聚焦优质投资机构、央企、产业链龙头企业及科创孵化载体等。与此同时,合肥市还着力打造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三大国资平台,探索“产业基金 + 引导基金 + 天使基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构建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周期差异化的基金群,累计投资项目超 1500 个,投资金额超 1400 亿元。目前,合肥已形成超 4200 亿元规模的“基金丛林”。

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国轩高科等都是合肥市股权财政的成功范例。合肥市市长罗云峰曾给出一组数据, 2023 年,合肥市通过加快“创投城市”建设,迭代“以投带引”打法,累计招引产业项目近千个、协议引资额超 5000 亿元。

随着中创新航、长鑫等 5 个百亿产业项目开工,大众安徽、比亚迪等 5 个百亿项目建成投产,精准招引推进了有效投资的合理增长,工业投资总量同比实现 2 位数增长。

“招商 + 投资”似乎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共识,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风格都相当务实且高效。一位资深投行从业者对创投日报表示,合肥地区的基金现在已经是他们的“首选目标”,“对接起来特别高效,曾经有个项目从开始接触到厂房落地,总共只花了 90 天不到,这种速度在其他地区很难想象。”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周雷告诉创投日报,公司成立之时,国内对于量子科技这一新技术的认知极为有限,时任合肥高新区领导当即拍板:“你来吧,这里没有质疑。”国盾量子是国内最早从事量子科技产业化的企业。

在这样的支持下,国盾量子完成了诸如全球首款 1U 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全球首个可移动小型化量子卫星地面站、“祖冲之二号”同款超导量子计算机等产品。优势企业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当前,合肥已成为量子产业主要聚集地,集聚了产业链企业 70 余家。

国盾量子的发展经历是合肥产业发展的一块小小切片,现在更多创新产业正在被合肥关注。据财联社创投通 - 执中数据统计, 2024 年上半年,合肥地区共有 219 家企业获得投融资,其中 B 轮之前投融资占比达到 76% ,种子轮占比达到 22.3% ,“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趋势逐渐显现。

从获得投融资的企业赛道来看,位列第一是电子信息赛道,共 45 家企业获得了投融资;热度排位第二是生物医药赛道,共有 20 家企业获得投融资;热度排位第三的为高端装备及生产制造赛道,共有 15 家企业获得投融资。

这和合肥未来的发力方向相契合,这座“风投之城”正谋求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产业上,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

03 场景招商:从“政策吸引” 2.0 时代迈入“场景吸引” 2.5 时代

在集聚创新资源的“擂台”上,合肥新招频出,用场景创新为城市产业“带货”,让“能力”与“机会”双向奔赴,让“技术端”与“市场端”双向循环,形成以场景驱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新模式融合的发展模式,助力合肥在全国场景创新赛道中一路领跑。

1 )为企服务向前一步

就在上周, 2023 年合肥首届应用场景创新大赛年终总决赛圆满落幕。 19 个团队从全国 200 家左右的“企业大军”中过关斩将,站在合肥为他们搭建的擂台上大秀技术与产品,以求在合肥场景中夺得“一席之位”。

“在地铁上有没有应用?”“你们除了做材料供应,还做施工吗?”“目前市场总量如何?爆发性在哪?”……来自行业产业专家、创投机构代表等评委的“追问”,是对参赛企业落地合肥场景的“考验”。赛场之下,这些实力企业还将迎来市场的“检验”。

不过,在合肥,创新企业绝不单打独斗。

来自杭州的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蚁”),是参加总决赛的选手之一。成立 8 年,其中有 3 年和合肥“交手”,在迅蚁联合创始人庾航眼里,合肥始终吸引他的就是“场景创新”。

2022 年,合肥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中心,这让在合肥寻觅合作的迅蚁嗅到了“机会”。

迅蚁是一家致力于构建城市空中配送网络的科技公司,设计开发的物流无人机、无人站及云端 UTM 系统能够为城市提供自动化航空货运服务。庾航说, 2021 年,他们开始接触合肥市场; 2022 年,得益于“场景创新”的平台,他们开始与合肥深度接触; 2023 年,迅蚁带着无人物流技术加入了合肥的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示范场景; 2024 年,他们站上了合肥首届应用场景创新大赛年终总决赛的舞台。

如今,迅蚁的无人物流技术已经在骆岗公园落地,经过一个季度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无人物流已经完成了上千个订单的配送。“我们在骆岗公园设置了 6 个配送点,游客通过扫描小程序,可以在公园里下单奶茶、炸鸡等美食,由我们的无人机直接送到游客手上。”庾航说,能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首试首用的场地和资源,合肥对企业的“大方”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庾航透露,他们目前正在和相关部门洽谈,希望在合肥落地分公司,在新兴的低空经济赛道中形成优势。

用场景为企服务、培育新经济是一项全新的路径探索,各地在工作机制层面仍处在早期探索阶段。但合肥敢为人先,去年就揭牌全国首个将场景作为城市资源运作的国有企业,还成立了全国首个以场景为核心工作的处室,采取“处室 + 公司 + 中心”模式推进场景创新工作。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 8 4 日,合肥揭牌成立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由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科大硅谷、合肥高新区、滨投集团、产投集团等单位共同参与组建,服务合肥市全业态、全场景、全链条科创体系建设及全市场景应用挖掘和发布。

同年 10 月,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场景创新推进处正式成立,围绕“三重 +N ”场景创新工作体系构建开展具体工作。“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推进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重大区域的场景创新,服务若干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企业,以场景创新提升合肥城市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加快培育构建新质生产力。”

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参与的联合运作下,合肥探索场景合作的新模式,也让为企服务向前一步。

2 )升级城市产业维度

“场景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助推剂。”合肥全色光显董事长许立新认为,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人才团队、资金、市场及管理。创新性的场景是技术应用的试验田,也是高效吸引资金、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场景创新的发展路线,先后打造了多个创新场景。”许立新介绍,他们在北京冬奥会的无缝超高清全色激光显示“雪屏幕”、合肥骆岗公园“七星揽月”激光显示及全色激光超级光影艺术秀、全色激光智慧教育屏及未来教室等,都是依托“场景创新”打开了海内外激光显示市场。

而在合肥,受益于“场景创新”的产业当然不止新型显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