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7年7月27日晚,Cell 杂志同时发表了4篇以国内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的研究论文,这四篇论文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免疫所曹雪涛院士团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合作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洪洁、陈豪燕与美国密西根大学邹伟平合作团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下图),其中来自徐华强团队的论文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尽管江浙沪最近酷暑难耐,但是发文章一点不含糊,四篇就占据了3篇)。这种在 CNS 正刊上同时发表四篇主要为国内完成的论文的情形尚属首次,可称之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小“奇迹”,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飞速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力与进步。
中国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十多年前,在国内发表一篇 The Plant Cell 或 Nature Medcine 或 Nature Gnetics 或者 Cell 的时候,主要完成人就有可能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当然现在的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
就拿中国学者在 Cell 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历程来说(Cell 杂志创刊于1974年),中国大陆学者最早在 Cell 发表论文始于1980年,这篇论文的作者为中科院北京微生物所的陆德如、戴秀玉和王敖全,研究论文题为“The transposition properties of Tn2 in E. coli”(大肠杆菌中转座子2的转座特性)。然而时隔25年后的2005年,Cell 才再次迎来了中国科学家在该杂志发表文章。好玩的是,这一年也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一年,高水平研究井喷,在 CNS 主刊上发表文章有9篇,其中在 Cell 上就占了5篇(详见下图列表)。2005年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 NIBS 正式挂牌成立。
截止到7月27日,生命科学领域2017年以国内为主完成的 CNS 论文共计38篇(2016年我国生物领域研究性的 CNS 总数是50篇),其中结构生物学论文占16篇。尽管结构生物学论文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约42%),但是从其它所发文章来看已成全面开花的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植物领域就占据了5篇。
除了 CNS 正刊论文之外,中国学者在生命科学主流期刊的表现也大放异彩。截止到今日,以国内为主完成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不少于106篇)、PNAS(不少于60篇),其它主流刊物包括 Cancer Cell、Immunity、Cell Stem Cell、Neuron、Mol Cell、Cell Meta、Dev Cell、Current Biology、Cell Rep、eLife、Cell Research、Nature Genetic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edcine、Nature Method、Nature Neuroscience、NSMB、Nature Plants、Nature Protocal、Science Signal Trans、Gene Dev、EMBO J、EMBO Rep、Genome Research、JCI、JEM 等绝大多被68中 Nature Index 涵盖的杂志再加上其它一些医学领域和植物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总论文不低于200篇。
大量高水平论文的涌现显然离不开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其中最突出的当属“青年千人计划”。从“青年千人计划”首批申请人数667人(入选152人)到第十三批申请人数3048名(入选590名),再到最近国家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透露的最新一批申请人数达3500名。高水平的青年人才源源不断的回国显然将会更加深远地影响中国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
诚然这种一次发表四篇 Cell 的情形对美国来说几乎是每周必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了,这也表明了尽管中国生命科学在不断的飞速进步,但是和美国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爆发出的活力感到惊叹的同时,也要冷静清醒地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不骄不躁,力争做出更多原创性的、一流的研究成果。只有当大家对国内同行发 CNS 不再感到惊讶,而是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科学研究的时候,那么那一天就是中国生命科学站在世界巅峰的时候。
Cell 封面图片说明:磷酸化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蓝色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结构;黄色所示为阻遏蛋白的结构;灰色和红色球状结构为细胞膜磷脂;深蓝、蓝和红色小球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磷酸化氨基酸。(徐华强课题组)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Bi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