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是我的第一次考博,复习是复习了,但是时间短,1月份才买好书,完全明白自己不可能第一次就考上,于是将初试的主要目的放在见导师和经历考试过程上,说白了就是明白考博是怎么一回事,做一个内行人。
2017年3月,这是第二次考博。经过了16年的洗礼,17年就是卷土重来,复习也比较充分,每天花五六小时,周末才放松一下,最后也是努力背书做题,结果初试成绩出来:
总分过线,一门课差了2分。最终失败。
2018年3月,是第三次。经过了二战的失败,内心极度的不服输,强烈的刺激了我的取胜欲望,就像是身体回到了20几岁的球场,“上场就是要杀人”,就是要战胜任何人,不管你是神还是佛。就像是8号的科比,不管你是乔丹还是谁谁谁,一律击败。当然如今考上了,也是第一名,顺利实现目标,现在我要学习24号时期的科比,不是只一个人战斗,而是要学会和队友一起努力。现在整个人都比较放松,但是17年8月到18年4月,就一句话:
世上只有我一人。
我不管任何人,只管我的学习、吃饭和睡觉。当然还有运动,要不我不可能一年减了50多斤,锻炼不光打磨好了我的身体,更是极好的磨炼了我的意志力,另外也调整了学习的紧张。但是吃饭睡觉运动都成了常规性活动了,不需要考虑很多,所以脑子里只有学习一件事,其他事根本不去多想。
每个人具体的学习方法肯定不一样,但是肯定会有一些共性。要辩证的看问题。这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存。谈一下我的理解。
没有时间不可能做成事,尤其是考博这样需要打持久战的事。当然排除天才,复习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考上的,是有这样的人,我说的都是一般情况,不要钻牛角尖。所以,必须做的提前做,做完就不想它了,能不做的事情一律不做,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你会发现你每天至少有十几个小时可以学习,但是绝不能因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就拖拉、放松,不浪费每一秒钟。说简单点,一根筋就行,就当世上只有你一人。
有了时间,就要狠抓效率,这需要智慧,一根筋又不好。比如我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一般就学最难的科目。或者怎么才能克服走神,快速进入和切换状态,吃饭多少时间,洗澡几分钟等等,需要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路。
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方法让你事半功倍。所以,一定要注重方法,建议找一些常规方法并结合你自己的方法。
坚持好像和时间有点接近,但是又有区别。坚持就是让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不要沾沾自喜和垂头丧气,相信滴水可以穿石,量变会引起质变。更要永远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因为我工作5年了,我同学考博的不多,单位同事更没有考博的,所以我算是“独学”,独学则无友,孤陋则寡闻。周末我没课,就是在空房子里学一天,
一天说不了一句话,因为没人和自己说话,我也不想和人说话,心里只有学习。
因此,3年的学习使自己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虽然思维更加广泛和深刻,但是公众场合气场不够强大,这也是复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虽然260分也不错,但是没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不过最后还是导师的第一名。
2018年第三次考博我英语77分,当然我是有基础的,大学六级,第二年考博66分。但是第三次考博复习中,我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就是2小时,没多给时间。因为我第二次失败在训练学上,所以一天至少4小时的训练学。我每天至少10小时学习。
中午12点半到1点背半小时单词。晚上9点半到11点做阅读理解2篇或完型2篇或作文1篇,反正就是换着做题。但是我都是严格用秒表计时的,比如阅读理解必须9分钟内做完一篇。体育老师可不缺秒表的。
就是这样,傻傻的坚持。没任何其他好方法。
第二次考博,差2分过线,痛苦了我很长时间,所以每天至少一上午,就是7点到12点,除了上体育课外(体育课其实也在想训练学的事),其余时间全部看书,旧版新版的书,田麦久的一切信息(包括他写的诗,我都看了好几遍),北体各教研室各博导与考博相关的文章等等。
74分,成绩出来令我有点高兴。因为初试考完后我比较伤心:运动后过量氧耗和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这2个题我没有拿满分。很清楚自己没答全,但是考场上就是想不起来了,也是时间不够了,哗哗的写没多少时间思考,我3年把这些书看了至少50遍,书都翻烂了,结果第三次上考场还是因为紧张等而忘记,所以忠告大家:
第一,一定要背熟
,不要自以为差不多,差不多=失败。
第二,一定要默写
,考试是让你写,不是让你背。训练学的“从实战出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定要默写,而且是计时的,必须是30分内要写完而且要写好,多买点打印那样的纸。每一门课都要实战。3门考试科目我每次都是写的手疼。
生理学,北体出的比较基础,好好看书背书和默写就行了
。但是教学论一定是在看书的基础上去看体育教学类相关的新闻、核心文章和体育教学论这本书,还有关心国家体育教育方面的大事,18年北体教学论的最后一题关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我就看过这样的文章,也理解什么是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所以答起题来就很从容。像17年的校园足球是同样的道理。这些规律你复习多了、研究真题多了自然就会发现。再比如不管是教学论还是训练学总爱出:某某某的述评,结合某一理论谈实践等等。
最后,祝有梦想的人都能坚持努力,梦想成真。
非常感谢考博圈给我机会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考博经验。
考博方法论20讲
本课程适合以下人群:
2018年和2019年,
以及有考博打算,
却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