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Bruker庞大的产品矩阵,NanoString目前的体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是,谁让NanoString是我们看着“没”的呢,必然有些感情在的..
先声明,Bruker的主业此前并不是特别熟悉,因此不能聊太细...欢迎各位指正。
2024年8月6日,科学仪器巨头Bruker布鲁克发布了2024Q2财报。
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营收8.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环比增长10.9%非常亮眼。
从公司的毛利上来看,同比增长13.0%,环比增长9.0%也是不错的表现了。
不过,略微有点不和谐的地方出现在净利润上,本季度仅仅录得760万美元的净利润,同比相当于...没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其公开的财务报表上就基本能找到答案。
略微拆解下就会发现,主要问题出在..多方面的,但是主要还是因为并购的原因。
第一,其中销售和管理费用大幅度扩大了24.4%,Bruker说这是计划好的,主要是因为并购的公司市场销售活动需要而产生的费用。
第二,同样的,研发费用的提高也是由于收购公司并表造成的大幅度提高了29.9%。
仅仅一个NanoString的研发就在1500万美元左右,所以多花点,正常。
第三,那个Other charges就是并购本身造成的,包括咨询费用、律师费用等等。
这几项加起来,也难免不赚钱了。
CFO Gerald Herman安慰大家,布鲁克一直是第二季度现金流低的,会好的。
好的,我信你了。
在会上,CEO Frank Laukien 特意点了NanoString的名...
555......泪目了...
Laukien表示对NanoString的整合已经完成,不用等到2025年了,咱Bruker就是快。
Bruker预估每个月NanoString将贡献营收1000万美元左右,这与NanoString 2023年的水平类似。
根据此前的趋势Bruker很显然还打了点余量,一个月1500万美元应该没啥问题。
只能希望在Bruker的体系里面,NanoString能共享下集团的资源,省点研发费用。
所以,接下来NanoString的产品会改名么?比如Bruker CosMx?
回到业绩上,我们先看Bruker这一季度按区域来看表现如何。
美国和欧洲表现强劲,同比均取得超过2位数的增长。
尤其是美国,同比增长35.9%,环比增长25.1%,不愧为最靓的仔。
而亚太区就没那么美好了,仅有个位数的增长。
这里面除了汇兑损失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区表现的影响,
当然,这点Bruker CEO Laukien也在会上提到了。
Bruker的观察是,由于中国在进行的刺激计划,很多客户偏向于将采购后移到下半年。
这点,我们反复在Thermo Fisher、Agilent的财报中提到过。
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在2025Q1确认这种趋势是否为真。
分事业群来看,BioSpin事业群增长最为明显,同比高达34.3%。
核心产品是核磁产品,GHz水平的机子Q2安装了1台,下半年还有两台。
这种产品单价高,知道价格的朋友欢迎留言。
CALID事业群表现也不错,主要的产品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类产品,还包括MALDI-TOF飞行时间质谱等。
本季度,CALID事业群录得16.9%
的同比涨幅。
NANO事业群包括细胞分析部门,比如并购的IsoPlexis、Berkley Lights、NanoString都在这个事业群。
本季度同比增长12.2%,但是环比只有个位数。
BEST事业群同比营收下滑了5%,这里的增长是扣除了内部交易且表述为H1的数据。
我还算了半天...不得不说,表达的艺术果然是一辈子的学问。
好,最后我们总结下。
第一,Bruker布鲁克今年Q2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由于并购造成了净利润大幅度下滑,需要观察后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