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笨妈米国育儿经
分享欧美主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播具有性别意识的育儿思想。关注孩子成长,也关心母亲处境。同名微博@笨妈米国育儿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猫和老鼠来B站,自己鬼畜自己 ·  17 小时前  
你的Sneaker  ·  全国多地发售!Nike Kobe 6 ... ·  昨天  
你的Sneaker  ·  全国多地发售!Nike Kobe 6 ... ·  昨天  
电商报Pro  ·  刘强东搞低价,一出手就是王炸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1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2024年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候选名单发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笨妈米国育儿经

《我的前半生》:即使在亦舒原著里,子君也很难说是独立女性

笨妈米国育儿经  · 公众号  ·  · 2017-10-04 20:21

正文

在朋友的公号: 雅君的好用分享 YakiShare 看到这篇文 ,觉得(……),于是向雅君要了转载授权,把这篇分享给你。


在我关注的众多公号里,“雅君的好用分享” (YakiShare)是一个调性很特别的号,最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 分享好物 的号,后来发现,雅君 也聊好书电影,音乐戏剧,还 时不时科普心理学知识。

雅君的生活哲学一直是,要 让工作成为生活的滋养,而非负担 ,于是她从法学院叛逃,做了6年记者后,又辞职成了自媒体人、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做这个公号? 用雅君自己的话说,她想和你分享, 能提升幸福感的一切 ,没错,一切!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找她玩吧




因为挂着亦舒名头,我对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了好奇,看了几集,忍不住觉得这剧情设计实在不是我印象中的亦舒。


电视剧里的子君说 婚姻里不需要教养 ,于是会让闺蜜帮查老公行踪,把年轻姑娘都当成假想敌,觉得她们看到个男人就会往上扑。天天想着怎么讨好老公,怎么对付小三也就算了,最不可思议是, 婚变之后,她和闺蜜的男友在一起了 。(看到这段,简直怀疑是我眼瞎了)


这怎么可能是亦舒小说里的女主角?


亦舒笔下的女性一贯信奉的是:“ 做人最要紧是姿势好看 ”、“ 朋友之间最要紧是保持距离 ”、丈夫有了婚外情,她想的是“ 物必自腐然后虫生 ”,丈夫有不忠之心,才会劈腿他人。


于是索性重温了原著小说。上次看还是在十多年前的青春期,很多情节已淡忘,能记得的就是故事主线:女主子君原本爱情幸福、家庭美满,但丈夫突然因出轨提出离婚,失婚的她重新振作,经过一番自我奋斗,进而成长为独立、自强的现代女性。


但这次重读时突然发现,记忆欺骗了我,或者说加了美化滤镜——子君之前的生活只能说表面风光,很难用爱情家庭幸福来形容;失婚之后的她,经济独立了,但精神上并没有。


-01-

是丈夫和妻子

更是老板和雇员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回到小说原文去看:


那时年纪轻,倚赖性大,但凡有人肯照顾我,就嫁过去。 ”从子君讲最初和前夫涓生结婚的理由就可以看出,她对涓生, 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依赖。


闺蜜问她,为什么近些年在丈夫面前处处表现得像一个无知的小女人?


子君答:“我们在 老板 面前,何尝不是随他搓圆扁, 丈夫要我笨,我只好笨 。”


两人的婚姻,骨子里更像是雇佣关系。


她丈夫涓生也是如此想——


涓生要求离婚时说:“最近这几年来,我在家中得不到一点温暖,我不过是赚钱的工具……我想与你说话的时候,你总是在做别的事情:与太太们吃饭、在娘家打牌……”


“可是,我也是一个人呀,我有我的自由。”子君这句解释被涓生好不客气地呛声:“ 我是你的丈夫,亦是你的老板,你总得以我为重。


在老板眼里,雇员哪有资格和自己谈平等、要自由。


在家庭里,不仅丈夫低看她,连女儿也会流露出对她的轻视——


当子君告诉女儿,自己做主妇也辛苦是,被女儿抢白:“你辛苦吗?我不觉得, 我觉得你除了喝茶逛街之外,什么也没做过。 家里的工夫是萍姐和美姬做的,钱是爸爸赚的,过年过节祖母与外婆都来帮忙,我们的功课有补习老师,爸爸自己照顾自己。妈妈,你做过什么?”


子君怒吼:“ 我至少生了你出来! ”而女儿耸耸肩,“每个女人都会生孩子。”


要到后来经历婚变、看清自己处境,子君才艰难承认,自己“唯一的成就便是养了平儿与安儿,所以史涓生要付我赡养费。”


-02-

“若他不是个男孩,

真不知要生到几时去”


在生育这件事上,子君也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权——


女儿抱怨子君偏心儿子平儿,她心想:“我不是不爱女儿,但一是一二是二…… 平儿的出生对我来说太重要,若他不是个男孩,真不知要生到几时去。因此他成了我的命根。 ”紧跟着的一句是, 涓生是个独子


你没看错,在进入这段婚姻时, 她就自觉必须生男孩,并打算,生不到就一直生,生到有男孩为止。


虽然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新时代的女性, 但她的身体、她的生育权和旧时代女人一样,依然不是她自己的,已经全盘兜售给了丈夫涓生一家。


如果说,在这段关系里,涓生被物化成了赚钱工具,子君也把自己物化成了生育工具, 一个有华服美食、佣人伺候的贵价生育机器 ,自然她也接受了 母凭子贵、传宗接代、重男轻女 的那一套,并用来指导自己按老板也就是丈夫的需求去生产。


亦舒写到此处,轻轻一句话,道尽了子君处境的悲哀: “但平儿并没有为我们的婚姻带来太久的幸福。”


-03-

被圈养久了,

就忘记自己会飞了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离婚时,因为子君在法院的一席真情表白,孩子抚养权归了子君。


在小说里的处理,比这更现实——孩子抚养权归了有经济能力的丈夫,丈夫给了子君一笔赡养费。


这其实也是不少为了照顾家庭选择离开职场的全职太太,在婚姻破裂时,面临的真实处境: 缺乏经济能力的她们在争取子女的监护权时处于劣势。


小说里,介绍了子君为什么会选择做全职太太:


刚工作时,她觉得辛苦又受气,“跟涓生商量,他便说:“算了,一千几百元的工作,天天去坐八小时,不如不干,日日听你诉苦就累死我。”子君就如获圣旨般地去辞职。



闺蜜那时劝她:“女人自己有一份工作好。”她不屑听。“一切倚靠涓生, 十多年来,我住在安乐窝中,人给什么,我啄什么。 ”到后来, 被圈养久了,就忘记自己会飞了。


这让我想起听过的一些女性的真实经历——在还没有恋爱时,就已经考虑为了以后能更好照顾家庭要找一份清闲工作,或者不工作当全职太太。被这样想法影响,她们不会积极争取晋升机会,从工作中得到的薪酬以及成就感也都有限,到了结婚生子阶段,很容易就选择了辞职回家。


最初,她们是自愿选择照顾家庭的,但到后来,因为长久离开职场,市场竞争力降低,她们少了甚至没了选择权,只能呆在家里。 此时她们更在意丈夫、孩子到底是否足够清楚和感激自己的付出,免不了强调:“我之所以如此,都是为了你。”


-04-

始终都是要人带领的小孩啊


原著小说的前半部让人看到全职太太子君 生活中不可承受之轻 。而后半部走向则玛丽苏起来——离婚之后的子君有着极少数人会遇到的 好运气


在闺蜜帮助下找到工作,安顿之后又发掘了自我艺术天赋,变成陶艺家,事业起飞,又遇到俊帅多金有为单身建筑师求婚,公婆还难得的温和开明。


抛开小说里这些粉红泡泡般的开挂设定, 只是看子君对婚姻,对年龄的看法,也难免会觉得,离独立女性还差了点意思吧。


和唐晶聊到为什么再婚,她说:“像小时候跟大人逛年宵市场,五光十色之余 ,忽然与大人失散,彷徨凄迷,大惊失色,但终于又被他们认领到,带着回家,当中经过些什么,不再重要。 迷路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场内再彩色缤纷,又怎么可以逛足一辈子。 我不管了,只要回到干地上,安全地过日子,我不再苛求 ,快乐是太复杂的事,我亦不敢说我不快乐。”


她把失婚看成小孩子迷路,又把再婚看成小孩终于被人领回家。 不论离婚还是再婚,她的角色始终没有变,始终都是要人带领的 小孩子。


即使在离婚后自谋生计的日子里,她已经锻炼出生存能力, 但她依然无法从自身得到安全感,依然需要从婚姻里获得。


一场婚变让子君学会了经济独立, 却没有教会她精神独立。


忍不住想到波伏娃百年前说的话: “即使选择了独立,对多数女人最有吸引力的,也仍然是爱情这条道路:让一个女人承担她自己的生活责任,会令她感到苦恼。”


-05-

结了婚,就好了吗


至于年龄,书中的子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年龄的焦虑, 她已经把男权社会对女人要年轻漂亮的要求完全内化了。在她心里,变老是罪恶的,变老意味着贬值,意味着可以被羞辱、被歧视。


所以她才会说:“现代女人的一生变得又长又臭,过都过不完,个个成了老不死,四五十岁的老太太还袒胸露背的演肉穿低胸晚装,因受地心吸力影响,腮上的肉,颈上的肉,膀子、胸部、胳肢窝上的肉,没有一点站得稳,全部往下坠。”


最初收到涓生离婚通知时,她想的是:“我今年都三十三岁了,离了婚你叫我往哪里去?我无论如何不离婚。”


后来考虑是否再婚时,想的也是年龄:“三十六岁的女人已经没有太多路可供选择。结婚还是比较理想的下场。”


她似乎全然忘记了, 就在从三十三岁到三十六岁的这三年里,她的人生发生了多少新的变化,涌入了多少新的可能性。


小说最后一句:“我朝自己微笑,伸一伸酸软的腰, 欣赏一下左右无名指上的白金结婚环,简直不能相信的好运气,如此理想地便结束了我的前半生生涯。 至于我的后半生……谁会有兴趣呢,每个老太太的生涯都几乎一模一样。”


这句话里,有种终于结了婚的轻松,长久提着的一口气一下子泻了。


子君无疑把结婚看成前半生的人生高潮,而在此之后的后半生,则无关紧要了,毕竟,婚都结了。


子君也清楚, 她遇到现任丈夫,和她当初嫁给前夫过了十几年舒服生活一样,皆和“不能相信的好运气”有关。


不过,运气这东西,有来的时候,就有走的时候呢。


合上小说,心头浮现出波伏娃的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


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