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施20周年之际,杭州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杭州市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话题答记者问。
这是杭州市针对企退人员
社会化管理开展的
首场新闻发布会。
20年来社会化管理
取得了什么成效?
会上释放出哪些
提升企退服务的新信号?
一起来看!
摄/杜逸航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年来,杭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创新和优化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在做好人社部要求的管理人事档案、开展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日常公共服务工作外,还增加了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自选项目,包含服务关怀、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节日慰问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管理服务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截至目前,杭州市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196万余人。近年来,全市年均探望慰问住院人员17.2万人次,大病慰问补助8.5万人次;每年全市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超5000场次,参与超过100万人次。与此同时,杭州市创新打造企业退休人员全市域就近体检系统,在全市第九轮体检中,共有140多万人参加,其中30余万人实现自主选院择时,2.8万人实现跨区域就近参检。此外,健康体检的标准逐步提高,体检项目增加至15个大项,其中生化指标由6项增加至14项。
既要生活富足,也要精神富有。为满足退休老年朋友文化精神需求,杭州率先建立了专门服务企业退休职工的大学。在这里,退休人员不仅可以参加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课程,还能参与ps技术、网红主播等特色现代课程。今年春季学期,杭退大市本级两个校区共开设75个线下专业,设置186个班,在读学员约5700人次。当前,杭州已实现区级教学点全覆盖,并设立75个“企退学苑”,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养老”。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老年教育培训‘一座难求’的问题,今后将以‘退大’为主阵地,培养更多退休文艺骨干人才,助力各街道社区开展文化养老服务。同时,开设更多线上直播课程,并新增老年新技能培训类课,助力老年人紧跟时代步伐。”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华章二十载 幸福再启‘杭’”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20周年成果展也在同日举行。
请问,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内容?有什么杭州特色?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董悦:我们在做好国家人社部要求的管理人事档案、开展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和日常公共服务这些规定动作外,还增加了杭州的自选动作,主要包括四大类:
第一类是服务关怀类:我们定期联络和走访高龄、残疾、独居等需要特别关照的退休人员,常态化开展住院慰问、大病慰问、丧事慰问等暖心服务,在退休人员生病住院或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关心帮助。近年来,全市年均探望慰问住院人员17.2万人次,大病慰问补助8.5万人次。
第二类是健康体检类:全体企业退休人员均可免费参加健康体检,帮助退休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街道社区配套组织体检报告解读、健康讲座等活动,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全民健康。
第三类是文体活动类:我们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每30至50名退休人员建立1个自管小组,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参观游览、文体娱乐等活动,促进退休人员互相了解,引导退休人员科学健身、快乐养生。
第四类是节日慰问类。
概括起来,杭州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服务门类比较齐全。在保障物质待遇的同时,还充分关注退休人员文化学习、文体娱乐等精神需求。二是待遇标准相对较高。除了健康体检、文体活动经费;同时还安排了专项服务关怀经费,统筹用于住院探望、大病慰问等重点事项,这是杭州特有的。三是创新作为走在前列。我们在国内较早实施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先建立了专门服务企业退休职工的大学,最早开展了自管小组活动和骨干队伍建设,创新推动了全市域就近体检,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市级退管服务地方标准。2023年,人社部社保中心在杭州召开社会化管理工作现场会;今年5月,又以专报的形式向全国各地推广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经验做法。
杭州如何优化服务举措,做好近200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检?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明:身体健康是老年生活幸福的重要基础。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企业退休人员身体健康,从2006年开始,面向所有企业退休人员,每两年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已经实施了10轮。
市人力社保局将健康体检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不断优化体检服务。
一是优化体检项目,提高准确度。联合市卫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完善体检项目,逐步提高体检标准,体检项目包括了心电图、胸片、B超、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共15个大项,其中生化指标由6项增加至14项。
二是优化组织方式,提高便利度。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构建数智体检平台,创新开展全市域就近体检。通过跨部门数据协同,完善业务流程,我们每一位企业退休人员都可以在我们全市范围所有区(县、市)自主确定参检时间、选择参检医院,并按系统上传的体检报告进行体检经费结算;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体检医院、街道社区的工作效率。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满意度。每次体检,我们都会通过短信提醒和社区通知,确保每位退休人员都提前知晓。在体检现场,退管工作人员和自管小组长、志愿者会做好服务保障。对年老体弱、出行困难或是卧病在床的退休人员,还提供送检上门、陪同体检等暖心服务。健康体检的参检率基本保持在75%以上,加上因近期住院等主观原因而放弃体检的,体检服务覆盖到了全体退休人员。
请问,我市人力社保部门对退休以后的文化养老方面有哪些举措?后续还有哪些打算?
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主任 王勇杰:我们常说“精彩人生从退休开始”,杭州老年朋友退休后可以做不少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到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学乐器、学舞蹈、学厨艺;也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愉悦身心。为了让老年朋友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自管小组活动的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自管小组文体活动,确保活动覆盖到每一个社区,让每名退休人员都能参加一次;对年老体弱等原因无法参加活动的,进行走访慰问。
二抓市区大型活动的引领。结合重大节日、省市重点工作任务,我们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全市性的企业退休人员文体活动,已经坚持了二十年。比如:去年的退休人员“迎亚运”系列活动,今天下午即将举办的社会化管理二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动等。各区、县(市)也立足当地实际和特色配套开展活动,比如,拱墅区的“韵和杯”、萧山区的“社彩纷呈”,以及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联合举办“一湖两江杯”退休人员系列文体活动,促进老年朋友之间的交流。
三抓退休文化养老平台的建设。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是全国建设最早的、规模最大的老年大学之一,而且招生不区分退休身份、不限制退休地。学校通过市、区、街道三级联合办学,保证了覆盖面,每年可服务学员1.1万人次,专业课程覆盖了文艺、书画、医保、文史、技能、体育等六大门类。
为了顺应银发经济、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形势,解决老年教育培训“一座难求”的问题,今后我们将以“退大”为主阵地,与农村文化大礼堂、社区学院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教学资源向基层延伸,让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同时,也会继续通过开设更多的线上直播课程,把精品课放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华数电视上,让老年朋友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今年,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还新增了网络主播等老年新技能培训类课程,深受老年朋友欢迎,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新方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有不少非杭州户籍的就业者在杭州退休,他们退休以后有的住在杭州,有的回了老家;而且杭州户籍的退休人员也可能会在市区内更换常年居住地。请问,这些居住地、户籍地不一致,甚至不在杭州市区的退休人员,是否同样可以享受到社会化管理服务?
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主任 王勇杰:我们从人力社保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均等性和便捷性出发,着力破除退休人员参保地、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的限制,努力实现在杭州参保退休以后,不论是否杭州户籍,甚至哪怕不住在杭州,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也为更多人创业乐业在杭州提供幸福预期。下面,我简要介绍下三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第一类是杭州退休、杭州市区户籍的退休人员。在同城范围内,因居住地变化引起的社会化管理地调整的,目前我市实行的是由实际常年居住地负责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退休人员可以申请纳入常年居住地的属地管理,待遇标准和内容是一样的。这样,就解决了因为城市有机更新、人员跨区流动带来的问题。
第二类是杭州退休、户籍在外地、但实际仍常年居住在杭州的退休人员。他们只要凭居住证明,就可以申请纳入市区常年居住地进行管理,享受相应的待遇。这样,就解决了“新杭州人”享受社会化管理服务待遇因为户籍不在杭州而受限制的问题。
第三类是杭州退休、户籍在外地,退休以后不住在杭州的退休人员。近年来,这类退休人员增长速率比较快,目前已达到近6万人,他们统一由市级退管经办机构负责日常管理服务。除了自管小组文体活动等一些需要现场服务的项目无法实现外,其他像节日慰问费、健康体检等服务内容都是可以享受到的。这部分退休人员,虽然退休以后,人和户籍都不在杭州,但是我们的管理服务却没有缺失。比如,我们开发了小程序“企退通”,实现了“异地体检发票报销”与“节日慰问费银行卡修改”等业务线上联系办理;同时,还通过浙里办APP,实现了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异地认证的手机扫脸认证模式。今年,我们首次邀请了部分异地户籍退休人员回杭州“喜看杭城新发展新面貌”,响应了他们“常回家看看”的愿望,彰显了“杭州温度”。
资料/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焦秋利、陈洁
责编/张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