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书
昨天看到马总和东哥为996站台的言论,很多人很气愤,然而我很高兴。
这种事情并不应该让人觉得意外,因为不用想你也能知道他们就是这样以为的。实际上,每一个真诚展现自我的大佬都应该鼓励,每天满口仁义道德,别人听着心虚,自己也会心虚。让我高兴的是像沉思录这样的许多公众号,因为最近996的事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喊破了嗓子阅读量不过一点点,连个水花都打不起,看着网上一堆堆还在各种为老板们辩护的群众和水军们只能干着急。现在,大佬们出来一通言传身教,马总重新定义了福气,东哥重新定义了兄弟,群众们终于能想明白了,这种教育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昨晚跟隔壁大浪淘沙的赵同学聊天,说到这波公关该怎么洗,赵同学说可以把他们洗成当代革命家。我觉得这个思路非常好。尤其是马总,不光在自己搞的学习强国上教育大家,还身体力行的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大家,不愧是曾经的人民教师。这不,马总的手下们也要跟着领导进行革命事业,还想让我们回到48年。
关于
996
对劳动者到底是不是福报,我们之前陈露和姬喵的两篇文章,
《劳动法管不了996》
和
《危机下的四种人》
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同姬喵所说,企业主到底不是世界的主人。无论寒冬,裁员,
996
还是从局子出来之后就重新定义兄弟,都不过是历史的进程。至于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进程到哪了,笔者准备在下篇文章里努力讲一讲。今天还是先继续说说
996
的问题。
公开出来给996站台的大佬们,有的是太着急,有的是太膨胀。事实上,劳动法管不了996,就像东哥说的那样,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6。互联网界本来就是按市场经济的手段,让大家自愿的增加工作时间。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里永远有那么多自愿加班的人?不要骂人家奋斗逼,个体在这种环境里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值年薪20万的互联网一线岗位人才,我们给他十二万的底薪,剩下的薪资以年终奖,绩效,福利,期权,股票等各种预期收益发放。绩效怎么算?年终奖怎么发?年底给你打A还是打C?这些完全是法律管不到,但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公司不强制你加班,但任务完不成绩效和年终奖肯定不好看。每天下班就走人,到年底是A还是C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搞末位淘汰也是如此,开除那点人成本也不高完全可以给足了赔偿。虽然公司不会明说,剩下的人肯定明白不加班下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公司明明有加班换调休,但员工往往攒了一堆调休却从来不敢申请。
可以预想到,如果这次抵制996的动静闹的太大导致互联网公司们普遍宣称自己不强制996,那本来寒冬里砍了又砍的年终奖很可能就完全变成加班费了。如果你想既有加班费又有年终奖,那你的基本工资很可能腰斩。基本工资八千免费加班,和基本工资五千靠996到八千,区别就是前者不合法而后者合法且更省钱。只要你的收入期望可以被利用,那就免不了被自愿加班。笔者在前面的文章里说,只有拥有无产劳动者的觉悟才能真正抵制996,也是这个原因。
基本工资变成了话术,一个理想的模型可能是实行阶梯制时薪,行业摸索出不同岗位八小时内每小时的工资标准,八小时外标准翻倍,然而以现在的环境和执行能力,也是无从谈起。
前几年风投资金充足,市场搏杀激烈,为了留住人才,很多公司还是乐于给员工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说直到今年以前,除了少数几个领域,996在互联网行业来说也不能说是普遍主流。然而现在资本寒冬了,流量瓶颈了,到了转移危机和成本的时候了。一段时间内,996乱象会越来越多,老板们的理由很充分:马总搞12X12,东哥搞8116+8,我们中小企业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当然,就如我们前面文章说过的那样,最终来说,盲目的996对企业,对个人,对国家社会都没有好处。乱象总会过去,但如何在乱象中摆放自己的位置,却是每个基层员工都要面对的问题。
最起码,做为一个普通的员工,首先你要挺起腰板,不要觉得自己低老板一头,要明白大多数时候,你和老板之间是纯粹的经济雇佣关系,做生意不是做慈善,你们谁也不欠谁,你不需要为他感恩戴德,不需要为他歌功颂德,也不需要为他额外奉献。如果有老板跟你说他是你兄弟,你要警惕他会不会拿刀砍你。
今天,我想送给大家一本书,由萨斯基娅·萨森写的《驱逐:全球经济中的野蛮性与复杂性
》,看看这本书,感受一下普通人如何被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技术驱逐出
职业生涯,驱逐出生活空间,甚至驱逐出生命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在满是毒鸡汤的互联网世界呆久了,还是需要不断用书籍来清洗一下大脑。
我们也请请大家勇敢的聊一聊身边的996现象,揭露更多的坑爹公司,以及聊聊在职场中可能的抵抗策略。虽然我们不如马总东哥们声音大,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每一个声音都终将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