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鸟飞翔、鱼儿畅游一般,儿童游戏是出自于本能和自发,任何文化中的儿童都会游戏,游戏也是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及其潜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如果要选择一种咨询技术能更好与儿童青少年工作:
能深入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能与儿童有效沟通、促进儿童发展,那么
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
是绝佳的选择!
「游戏治疗」是一个广泛且多元被运用在各种领域的儿童心理工作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游戏的方式,达到心理辅导或治疗的效果。
对儿童而言,「游戏」就是最自然的沟通媒介,也是表达自我情绪、想法和行动的工具,
「游戏」
中所传递的讯息正是进入及理解儿童内在世界的关键媒介。
透过允许孩子以他们最擅长的语言与文字,玩出他们在生活经验中的感受、想法与行为反应,可以引领陪伴者与专业人员进入孩子的内在经验。
而游戏治疗师必须受良好训练,知道如何选择器材及如何发展一份安全的关系,让儿童能用其最自然的方式来沟通表达,在此特殊的心理互动交流中,儿童的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因应并解决心理的挫折和创伤。
加赠《儿童精神分析》线上读书会
👇立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游戏治疗源于1909年弗洛伊德的
“小汉斯和大坏蛋”
儿童治疗案例。当时
他并没有明确提出游戏治疗,
直至20世纪20年代,安娜·弗洛伊德开始系统地整理如何利用游戏进行儿童心理
分析治疗,拉开了游戏治疗成为一种心理治疗法的序幕。
到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陆续
发展出了不同理论流派的游戏治疗,包括:
◍
基于精神分析和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发展的
结构主义游戏治疗
,
强调儿童更需要治疗师而不是游戏伙伴,治疗师主要任务在于设计资料方案,选择治疗方式,并制定治疗规则。
◍
以关系疗法哲学基础发展的
关系游戏疗法
,强调治疗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是有治疗力量的。在治疗中,当前的感受和反应是被关注的重点。
◍
在关系疗法基础上融入非指导式疗法原则,发展出
人本主义游戏治疗
,
该疗法以儿童为中心,不试图去控制或者改变孩子,其建立基础是:孩子们的行为时刻都是受到自我实现需要所驱使。目标是促进孩子们自我意识和自我引导的产生。
发展至今,游戏治疗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主流的儿童心理治疗和心理发展的方法。
我国台湾地区的儿童游戏治疗起步也较早,发展至今已经日臻完善、成熟,在学校、医院、社区机构等普遍使用,台湾成立有“游戏治疗学会”。
中国台湾游戏治疗学会前理事长王文秀
来啦!
王文秀教授曾任中国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理事长、常务监事,担任游戏治疗师、游戏治疗师督导、开设硕士班游戏治疗课程与带领两岸游戏治疗工作坊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理论与实战功底,课程内容贴合实际,实操性强。
因为疫情原因,王文秀老师已经3年多未在大陆开课,这次非常幸运邀请到老师来到大陆,来到北京带来
《4天儿童游戏治疗地面课程》
。
通过这门课可以帮助你:
✅
捋顺做儿童个
案的框架、流程、思路,呈现你咨询的专业度;
✅
通过多年实务经验的总结,帮你预警做儿童个案会遇到的各式“灾难现场”,为新手防雷;
✅
总结并呈现已覆盖大部分情况的典型游疗个案场景,手把手传授与演示在这些场景中的技术应对方式,并带领技术巩固训练;
✅
通过多年来对国内家
庭、儿童情况,本土化需求的了解,为你总结与分类国内
常见儿童个案类型及相应的游戏治疗方案,如何整合运用各式游疗技术;
✅
通过团督,
对你个人咨询情况做有针对性的技术提升;
这样的机会
实属难得,
想要学习游戏治疗的学员千万不能错过!
《4天儿童游戏治疗地面课程》
作为简单心理Uni首门线下集训+线上团督的课程,全新4+3模式,实现
学练督
三位一体。
王文秀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以讲授、演练、观赏与讨论录像、实务督导等多种授课方式,生动立体地带领学员学会利用游戏治疗在实践中接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开展工作。
本次地面集训,老师将用4天的时间带学员沉浸式学习,包括:
✅
游戏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技巧,并带领学员亲自演练
边学边练,沉浸式学习体验
✅
会场部署六大类游戏治疗玩具及相关媒材,包括抚育类、真实生活类、益智类、表达幻想类、恐怖类、攻击发泄类等,模拟游戏治疗室临床应用场景;
✅多种游戏治疗
临床技术,以学员实际临床
应
用为目
标
!
✅通过现场讲授、模拟演练、观赏与讨论视频,多形式结合促进学习掌握;
3场线上团督,
在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
课程学习后,如果没有机会运用游戏治疗,或对如何运用不清晰、缺少稳定的督导、没有讨论小组等各种问题,使得学习许多理论与技术后,无法对其进一步
地
消化吸收深化。
对刚接触游戏治疗,或目前已有接案的游戏治疗师来说,
督导将协助TA们深入掌握游戏治疗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帮助学员们切切实实的,更全面地应用于实务工作。
每一次线上团督均由王文秀老师亲自指导,学员在此期间或汇报个案、或参与学习、讨论,均对提升游戏治疗的专业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