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驻济南铁路水路军事代表办事处为移防的陆军某部提供公铁联运“一站式”“门到门”服务,部队输送时间比常规铁路棚车运输时间缩短约一半以上。该军代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深化军民融合,借助社会资源,打破传统的“部队+铁路”模式,引入地方物流企业参与联运,实施“集装箱+物流”运输方式带来的效应。
针对部队部署调整运输投送存在着物资运量大、装卸速度慢、倒运环节多等特点,如果采取常规的铁路棚车运输方式,营区装载到部队运输车,运输车拉至火车站,由运输车卸下至站台,由站台装载至棚车,到达车站后又要有相同的程序卸载,运输途中需更换运输工具,多次搬运物资,运输周期较长,且安全隐患多。为此,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驻济南铁路水路军事代表办事处借鉴以往的经验,在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的指导下,深入部队对接需求,筛选适运物资,提出了运用集装箱运输的解决方案,并协助部队提报运输计划、制定配载方案。协调济南铁路局特事特办,采取停开商运、多站选扣等措施,集结整备集装箱;通过实地考察和竞争性谈判,优选出实力强、信誉好、价格优、国防
意识强的地方物流企业,负责火车站与营区间的公路配送。同时,针对部队缺乏集装箱装载经验的实际,会同铁路专家
为部队开展装卸技能培训,采取提前试装、代办手续、现场监装等措施,统筹装箱掏箱,吊卸、公铁联运等关键环节,制定分批装载、平行作业、梯次发运的方案提高效率。
通过集装箱运输后,物流公司汽车拉空箱至营区,部队装箱后物流公司送回火车站,由车站使用机械由汽车直接吊装至铁路敞车,铁路运至卸载站,车站吊卸重箱,物流公司将集装箱送至营区,部队卸载后物流公司送回火车站。这种运输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将需要人力完成的“三装三卸”减少为“一装一卸”,可有效解决棚车紧缺难筹备、装卸载耗时费力、途中押运安全隐患大等难题,部队只需向军代处提出运输需求,不动运力、不出营区即可享受“上门服务”,直接在营区装掏箱,实现了运输方式“多式联运”、运输手续“一家办理”,组织方式“一票到底”,联运转换“无缝衔接”的“一站式”服务。
驻济南铁路水路军事代表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将地方物流企业融入军事运输保障,是深化军民融合,创新运输投送保障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提高运输保障效能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