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信息化时代下,对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要求越来越高,“民情暖哨”的有益尝试就是服务创新的体现,一个“暖”字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温情,暖的是时代的温度,更是民心。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暖”体现在真抓实干上。为回应时代诉求,各地建立了多个网络投诉渠道,但响应处置效率普遍不高,只注重了互联网的“形”,而忽视了为民的“实”, 徐利民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建立平台,反复思考不断反馈,解决痛点堵点,这是高效、务实的作风。
第二,创新驱动发展,精细化服务,“暖”体现在创新治理的理念上。平台上的模块设计、实用功能,很多是徐利民的点子,尤其针对老年人不会打字,只会说浦江话的情况,平台专门增加了一个方言语音投诉模块,这体现的是“致广大而尽精微”。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群众满意度,“暖”体现在拉近干群关系上。正如题目中所说,问政平台的回应显得冷漠,与群众没有共鸣,这种拉近关系、温情相待的方式正是服务型政府的体现,是公共服务中的有益尝试,真诚回应、有效解决。
因此,一根网线连接的不仅是键盘和平台,更是百姓和政府,是民心和服务,不能让网络问政的好形式沦为“形式主义”,应努力答好这道综合题。
第一,加强“网络问政”工作建设。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安排专职人员收集民意信息,提供有关领导参阅,必要时建立责任部门答复机制,及时在网上公布处理结果。
第二,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本地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引入智能客服、在线咨询等功能,注重平台的情感化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升群众的“暖心”体验。
第三,强化监督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机制和群众媒体的外部监督机制,及时反馈问题办理流程、进度,保障落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情暖哨”,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