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游戏素材更有趣,更像一个段子?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铺垫,“铺”指的是铺开事实前提,即正面交代具体的事情;“垫”指的是侧面烘托,即围绕具体事情展开的详细描述,如具体的细节:动作、态度等;“铺垫”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产生一个潜意识的联想,即惯性思维。从DataEye-ADX查看近期热门素材:
视频中,游戏策划向老板汇报,称游戏礼包上错了价格,这是“铺”开事实前提。紧接着,游戏策划越来越焦急的语气,和详细的解释:“1498的礼包以1.498的价格被一万个玩家购买,所有的热门时装和坐骑,游戏玩家都可以选”,并且透过的态度及表述,引导观众产生了一个一致的联想,即“游戏公司亏大了”。
依照惯性思维,这个时候老板的反应应该相当愤怒急躁,但是视频中老板云淡风轻地说:“没事,从你工资里扣”(抛出的梗),看到这里观众心中自然产生了一个落差,会感受到这个“段子式”素材的笑点。
实际上,拆解整个“段子式”素材的结构,我们可以总结出制作“段子式”素材的
五
个步骤:
事情:
游戏策划告知老板不好的消息
1.写出铺垫:
游戏策划的错误操作使得游戏公司损失重大(交代背景)
2.从铺垫里面找到故事一:
老板一定非常生气愤怒(根据铺垫得到的潜意识假设)
3.从故事一里面找到连接点:
老板的情绪(让观众产生这种潜意识假设的点,而且它至少有两种选择:生气或不生气)
4.从连接点出发写出一个故事二:
老板心平气和甚至有点开心(根据连接点创造出另一个方向的故事)
5.丰富故事二,最后连起来:
因为游戏策划用工资补偿公司的损失,游戏玩家又玩得很开心,老板没有损失,所以心平气和甚至有点开心(用论据来支撑故事二这个论点)
再看DataEye-ADX素材库的这个戏剧性更强的视频,也可以逐一拆解出“段子式”素材的制作步骤,除了原本因为“故事二”抛出的“梗”,这组视频最后还抛出了另一个梗“这和我老婆当初跟我说的不一样啊”。所以,除了完整的“段子”制作步骤,要制作出效果十足的买量素材,还得突出“梗”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