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丁之角上,十字军骑士正向萨拉丁投降
公元1169年,埃及法帖梅王朝的最后一位哈里发阿迪德从自己的亲信那里得知了一个令他欢呼雀跃的好消息:自己被迫任命为宰相(维齐尔)那个叫
施尔科的家伙忽然暴毙
了!
而这死鬼刚刚才接手宰相的职位没几天,很多事情都还没步入正轨——这说明,那个趁着自己虚弱而强行把施尔科塞进来的强大的赞吉王朝,也还没来得及在法帖梅王朝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也就说明,
他,法帖梅王朝哈里发,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
红色为赞吉王朝领土.赞吉王朝创立于1127年,最初只有阿勒颇,哈兰,毛遂勒三座城市。
后来通过不断的征讨,逐渐控制了叙利亚和两河流域上游,成为强盛一时的王朝之一
阿迪德赶紧带人跑到维齐尔府邸去确认施尔科的死讯。
在确认消息属实之后,阿迪德还来不及大摆宴席庆祝,脑子就已经开始飞速的考虑如何借助这一事件重新夺回自己作为哈里发的权力:首先,自己的国家现在还很孱弱,暂时是没有什么力量摆脱赞吉王朝的控制了,也就是说,掌控法帖梅王朝实权的维齐尔这一职位,最终还是得由赞吉王朝的埃米尔努尔丁来任命——既然如此,我不如先下手为强。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你努尔丁再厉害,知道施尔科去世的消息就得好几天,再选定人选,再派人南下,再来接管我的朝廷,恐怕没有个一俩个月这套程序走不完。我不如趁你还在计划下一个维齐尔人选的时候,先行从你派驻在埃及的这点人里再任命一个维齐尔:好说歹说我也算是法帖梅的哈里发呀,从你的人里任命一个维齐尔,算是很给你面子了吧?再怎么着你也不能再空降一位来替换我这位宰相了。
大局稳定之后,我自然有办法让这位维齐尔变成我的臣子......
赞吉王朝第二位埃米尔努尔丁是萨拉丁的叔叔,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趁着法帖梅王朝虚弱不堪,他把手伸进了埃及的腹部地区
阿迪德一边想着,眼光就开始在这些个留在埃及的赞吉王朝臣子身上晃来晃去——诶,有句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您别说,还真让这位阿迪德找到一个:
他就见,站在距离棺椁最近的地方有一个小伙儿。长得人高马大,相貌端庄,周身上下紧趁利落,正搁那儿冲着棺椁掉金珠子呢。阿迪德一看这小伙儿,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岁数,一眼就让阿迪德相中了:第一个来说,这么年轻的小孩儿那基本上还是个政治局里的毛头小子,手里也没啥权力,肯定好掌控好拉拢;第二个来说,这小子能站得里棺椁这么近,在这群人里一定还是有点儿地位的,要是任命他为维齐尔,那努尔丁想必也无法拒绝吧?
阿迪德说干就干,第二天就抢在赞吉王朝官方反应过来之前把这个他提前看好的小伙儿任命为了法帖梅王朝的维齐尔。就任当天,阿迪德笑呵呵的走到小伙儿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和蔼的问他:“小伙儿,啊不是,我的维齐尔啊,你叫啥名字啊?”只见这小伙儿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后退了一步,用淡然的口气回了一句话
“我叫
萨拉丁
。”
电影《天国王朝》中的萨拉丁形象
在这个名字初入阿迪德的耳朵之时,这位自作聪明的哈里发就感觉有啥好像不太对的样子,但是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底哪儿不对——所以历史决定给这位自妄自大的哈里发一个“小小”的教训:1169年啥萨拉丁就任维齐尔,仅仅在两年后他就下令在星期五的主麻礼拜中删除法帖梅王朝哈里发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名字。这时候阿迪德才感觉事情有点儿超出掌控,开始动用关系想要把自己的名字重新放进礼拜之中。但是随后他惊恐的的发现,
仅仅在两年的时间里
,萨拉丁已经运用他超人的智慧和法帖梅王朝的制度漏洞,成功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
把所有的朝廷大员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或者是亲戚。
这一套让阿迪德始料未及的组合拳直接把整个法帖梅王室打的头昏转向。尽管阿迪德已经知道自己的王朝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但是他却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他的军队都已经效忠萨拉丁,就连其他省份的总督也都已经换成了萨拉丁的人。
法帖梅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外部和内部的力量,就连想反抗都已经无法反抗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帖梅王朝的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阿尤布王朝后期统治疆域
而萨拉丁并没有让阿迪德等太久:在他格式化了一遍法帖梅王朝政府人员之后,1171年同年就宣布推翻了法帖梅王朝的统治,从而建立了自己的艾友卜王朝。啥?您问为啥萨拉丁这么着急推翻法帖梅人,为啥不多供奉两年法帖梅的傀儡从而积攒更多的力量?其实啊,萨拉丁满可以这么干的。但是人家萨拉丁可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人家理想是
重新团结阿拉伯人的势力,整合阿拉伯人的兵马,把十字军赶出中东,收复圣地。
因此,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给自己开辟一块根据地这种事儿只是他人生规划里的一个基础部分,这个部分决不能占用他太多时间,必须速战速决。
现在,萨拉丁已经初步完成了自己人生计划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在建立自己根据地的基础上,继续积攒力量:首先,他借用了自己的叔叔努尔丁的名号,把自己置于强大的赞吉王朝的保护伞之下,赢取有利的外部环境。虽然努尔丁本人也对萨拉丁这种做法十分不满,但是到底还有一层叔侄情分在,不能直接把脸撕破;其次,他在开罗建立新的市政机构,派兵占领红海沿岸,让埃及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再用这些多出来的钱,招募更多的兵马,给他们更好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萨拉丁很会给自己造势。他在占领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同时,也派兵驻扎在麦加、麦地那两个圣城的旁边,保护来来往往的朝觐的穆斯林们。同时,还把整个麦加的城市建设包揽了下来——哪座清真寺要修缮啦,朝觐的人需要休息的驿站啦,只要是让萨拉丁知道的,萨拉丁都会第一时间自掏腰包为麦加城做奉献。时间一长,他就被各地的穆斯林所敬仰,被称为“
两圣地的守护人
”,在阿拉伯世界拥有了极高的声望。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红海是一个重要的水道
这时候,坐在阿勒颇的赞吉王朝埃米尔努尔丁有点儿看不下去了:他看出来了,自己这个侄子用自己的名义这样东征西讨,招兵买马,所图不小哇。将来要是不制衡一下,怕是早晚也要和我变脸,毕竟我占据着这么大一片肥沃的土地呢不是?于是乎
努尔丁开始和萨拉丁对着干,开始四处集合兵马,准备南下讨伐一下萨拉丁,给他一点教训。
然而被诸葛老贼气死的王朗曾经说过:“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自乃自然之理。”这话简直就是为萨拉丁量身定做的。就在努尔丁准备集合兵马南下打仗的时候,老天爷为天命之人萨拉丁发了一次神功:
1174年,正在春秋鼎盛年华的努尔丁忽然心脏病发作,还没迈出阿勒颇就撒手人寰了——萨拉丁因此而躲过了一劫。
而努尔丁的死不仅仅让萨拉丁免除了一场兵戈之灾,还给他带来了一次绝无仅有的,吞并赞吉王朝的好机会:努尔丁的儿子,伊斯玛仪,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儿。根本无力掌控如此大的王朝领土,赞吉王朝国内各大贵族的离心力越来越大,这个曾经强大的王朝几乎要有了分崩离析的态势。萨拉丁一看,这是老天给我的机会!天授不予,反遭其咎!建立功业,就在此时!于是振臂一呼,带着一帮手下小弟宣布埃及独立于赞吉王朝之外,并进军西奈半岛南部,夺取了红海沿岸最后一块不属于他的领土。
萨拉丁最后夺取的正是图中标注了约旦的南部,围绕亚喀巴城周围的一片地区
现在,萨拉丁真正成为了朝觐路线的守护者:从北非,苏丹和埃及到麦加,麦地那的路线全数掌控在萨拉丁的手中,为了进一步获得名望,他免除了朝觐者的过路费。这一举动被整个伊斯兰世界交口称赞,就连巴格达的哈里发也对他赞不绝口。所以当萨拉丁带着一身大义光环来到叙利亚的时候,当地人可以说是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态度在接待他和他的军队。而赞吉王朝的军队只能灰溜溜的退出叙利亚,龟缩到西北部两河流域的上游休养生息去了。
就这样,萨拉丁接管了大多数的赞吉王朝的领土。1175年5月,阿巴斯的哈里发正式任命萨拉丁为
埃及、北非、苏丹、西部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和叙利亚的苏丹
,让萨拉丁拥有了控制这些地区实际上的法律名分(很可能这是萨拉丁自己要求的)。
现在,萨拉丁完成了他人生规划的一半:整合叙利亚和埃及的力量,把十字军国家包围在中间。剩下的,就是要把他们赶出中东这件事了。老天爷此时又一次发力,给萨拉丁营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所以说运气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啊...):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尔力克一世忽然因为痢疾而去世,继承他王位的是一个患有麻风病的小男孩。事情看起来和萨拉丁占领叙利亚那时候差不多,只要等着耶路撒冷内部自爆一波,萨拉丁就可以顺利攻占耶路撒冷王国的土地——
电影里的鲍德温四世
但是历史从来不会如此一帆风顺,老天爷帮萨拉丁杀死了强力对手阿马尔力克一世,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
新上任的耶路撒冷国王,被后人称为“麻风王”,鲍德温四世。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