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胜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改革前,公立医院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渠道实现收入,改革后就成了两个渠道。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应该说,取消“以药补医”是我们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今年最难啃的“硬骨头”。
王贺胜介绍,“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破除“以药补医”,重点是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开展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价格虚高水分,还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医联体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
李斌在介绍医联体发展情况时坦言,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分布也不均衡。首要就是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种制度创新。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形成合理卫生资源布局,使得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
李斌介绍,城市医联体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使得优质资源能够及时下基层,向基层延伸。按照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带头参与医联体的建设,相信我们解决看病就医问题的办法会越来越多。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完全符合预判
在回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情况提问时,王培安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成效初显,二是完全符合预判。
王培安介绍,国家卫计委调查显示,妇女职业发展、婴幼儿抚育困难和经济压力三个原因,直接影响社会家庭生育意愿。截至去年12月底,政策刚好实施一年,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是1846万,这是2000年以来我国出生规模最大的一年,当年总和生育率达到1.7%,创新世纪新高。数据说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效果相当明显、相当乐观。
王培安详细介绍了我国的人口问题。他说,中国的人口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的素质,同时也要特别关注中国人口的结构问题。
王培安介绍,按照国际口径(15至64岁)计算,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3%,数量是10.03亿,预测到2050年还有8亿多。现在,美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是66%,欧洲是67%,日本是61%。所以说,中国不光是现在不缺劳动力的数量,以后科技水平发展了,还有很多替代的措施和办法,劳动力的数量就更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