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
#hz,496
前段时间,潘玮柏来杭州,吃了拌川,连吃两碗,上了热搜。
因为流量,老板娘说每天都爆单。店里还推出了“
潘玮柏同款
”的全家福拌川,售价110元。
这一碗全家福拌川里,有
牛肉、大肠、腰花、大排、猪肝、豆芽、尖椒和鲜笋
,最后再加个煎蛋,料是实打实的丰富。
面条挂满各个食材的鲜味和油光,一口嗦进嘴里,滋味马上在口腔里绽放。
这个时候先别心急嚼,还得再送上
一片猪肝或腰花
,一起咀嚼,方知滋味丰富。
腰花脆嫩,猪肝绵软,配合筋道的面条,口感的层次一下子
丰富
了,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这样的味道,除了食材新鲜,爆炒的火候也是关键。
店开了二十多年,店里的厨师也
早已是烧面的熟手
。在保证出餐速度的同时,也能确保面和食材的口感。
吃完面条,还剩下满满一碗的浇头。个人建议,来吃面没必要跟这个风,
点一个猪肝拌川或者腰花拌川,足矣。
在杭这么些年,
没学会几句杭州话,
倒跟着杭州人学会了吃拌川
。
前面说的猪肝,做的就让我很服气了。
5毛硬币厚,一元硬币宽,刚出锅还带镬气。
甭管小店还是连锁,
爆猪肝就是杭州的面店师傅的脸面
,处理骚气还是小儿科,猪肝罢,必须油光光,看着薄,吃着嫩,还很弹,这才叫过关。
要说店的话,脑子里立马就能浮现:小辫子、来翠、
方传、大学路上的洪妹、流芳、望江……
除了猪肝,还有种拌川的名号说出来也震耳欲聋:
虾爆鳝。
虾爆鳝的由来,有多个版本,有说是知味观的菜,有说是奎元馆的浇头。但后者的拥趸更多一点。
奎元馆的虾爆鳝去年去吃了,一言难尽。面条是独一份的,用的无锡面粉,江湖名叫“
坐面
”,只是那虾和鳝鱼嘛,上不了台面。
倒是有次去萧山,我在戴村农贸市场门口的一家面馆里,吃到了一碗极为鲜亮的虾爆鳝拌川。
老板也不跟你客气,就是自信,在门头上就印着:戴村十年老店。
事实就是,老板确实有自信的资本。
这一碗虾爆鳝拌川38元,剑走偏锋,用了圆面。
虾是河虾,虽然过了抱籽的季节,但依旧鲜美。
鳝鱼新鲜,油锅里炸至焦脆,入口肉香、油香、焦香齐头并进,直顶颅内。
圆面不易挂汁,但依旧弹牙筋道,嗦起面来十分过瘾。
调味有一点点的甜,但咸味和鲜味更占上风。我还让老板加了辣椒,风味更足。
一碗下肚,神清气爽。
还有一次在城西运河附近吃到了一碗虾爆鳝拌川,同样过瘾。
那是家很寻常的店,等了半个多钟头。
坐我对面的大姐频频皱眉:“
下次不来了
。”
虾爆鳝面46元,我点虾爆鳝拌川,66元,贵了20元。我肯定不吃哑巴亏的啊:“贵20块,
这也贵太多了吧
?”
老板娘出来解释:“汤面下锅一分钟就能捞起来了,拌川要复炒两次的,得4分钟。”行,
讲的通就行
。
面是城南烧法,面条端上来时,咬开看,中心是一点白的,吃着吃着,就熟透了。
拌川炒得极为利落,吃到碗底也不觉得油。
而如果你问我,心里最念念不忘的一家拌川是什么,我会告诉你,在城北良渚方向,老陶面馆。
当时我刚到店门口,就被生猛的景象吓了一跳——阿姨蹲在地上,
杀黄鳝
,可血腥。
食材新鲜的前提下,下油炸过之后再用猛火爆炒,
脆到骨头都能直接咬断
,但表皮只是微焦,增其香而不苦其味。
夹起一片绵软的猪肝,
配上脆香的鳝鱼一起送进嘴里
,就像是在钢琴上同时按下黑白键,随即口腔里会就响起一首美丽的乐章。
如果你去杭州的面馆吃拌川,除了上面说到的,一定还能发现一款拌川——
茄汁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