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笔记侠举办的“第五代企业家互生论坛暨柯洲和他的创业者朋友年度演讲”系列,以及ffit8品牌创始人张光明通过科技创新在食品行业给出的智慧答案。文章涵盖了演讲系列的相关情况、ffit8品牌的发展历程、张光明的故事以及ffit8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实践,包括创始人故事、思路上的出路、行动上的出路等关键点。
ffit8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创始人和品牌使命的介绍,以及ffit8作为代餐及健康零食行业标准制定者的地位。
详细阐述了ffit8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健康食品的两大难题(贵和难吃),包括原料创新、配方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具体实践。
介绍了ffit8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关键战略,如品类创新和渠道创新,以及张光明如何通过科技行业的成功经验将ffit8推向市场领导者地位。
内容来源
:
2024年12月28日,笔记侠举办的“第五代企业家互生论坛暨柯洲和他的创业者朋友年度演讲”案例系列。
第
8798
篇深度好文:3846字 | 10分钟阅读
在食品行业,给出智慧答案的是ffit8。
ffit8
是中国人的第一根蛋白棒,累计销售超过
1
亿根,是代餐及健康零食行业标准制定者。
尤其是2024年,在消费升级放缓的情况下,ffit8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
在消费行业普遍低迷的今天,ffit8如何逆势增长?
ffit8
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
通过科技创新,这家健康食品品牌找到了一条逆势增长的路径。
一、创始人故事:一次生死大考,激发健康使命
2016年,张光明在体检中发现患上了心脏病,于是接受了长达10小时的心脏停跳手术,更换了瓣膜和血管。从手术台上醒来的那一刻起,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不仅是活着,更是活得好。
手术后,从前喜欢吃不健康食品的他,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领悟。为了让自己恢复健康,他读了接近200本营养学专业书籍,系统学习科学饮食知识,先后拿到中国和美国专业运动营养师资质,并前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成为一名生物营养极客,并被聘为中国奥运备战营养顾问。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国人在日常饮食结构上存在营养隐患,中国人普遍在糖与脂肪上摄入过剩,但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却严重摄入不足,这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仅让热量超标,还会导致饥饿感和馋瘾频发,进入“越吃越饿”的恶性循环,最终带来肥胖和慢性疾病。
为此,2019年,他创立了ffit8品牌。
他说,“ffit8的使命是希望通过好吃又健康的食品,替代掉不健康食品,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健康。”
同样做食品,张光明在思路上有什么不同的出路?
二、思路上的出路:用科技创新破解健康食品的两大难题
他说,健康食品的两大难题是贵和难吃。ffit8是用健康科技创新对现有食品行业进行升级改造,让健康食品又好吃又平价。具体来说,ffit8的科技创新来自“三个创新”:原料创新、配方创新和工艺创新。
所谓“原料创新”是怎么做的呢?
作为中国代餐蛋白棒的品类开创者和领导者,过去的一个问题是原料乳清蛋白太贵,且依赖于进口。
2024年,ffit8蛋白质创新实验室和国内的安琪酵母公司合作,成功提取出酵母蛋白,替代了过去使用的乳清蛋白,解决了乳清蛋白原料成本一直上涨的问题。现在ffit8的用户只需要花费原来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到同等品质的产品。
张光明通过原料创新解决了贵的问题之后,于是开始用配方创新和工艺创新解决了难吃的问题:
首先,通过提前水解和酶解等方法进行原料的预处理,将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分解成小分子,让口感变得更好。
再者,是通过配方创新的改造和搭配,模拟出蔗糖的口感,利用有甜味的膳食纤维代替蔗糖,让甜食控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减少热量摄入。
最后,通过工艺上的创新,让蛋白零食化,比如燕麦蛋白棒这个产品,ffit8把蛋白粉和谷物膨化成颗粒球,这样顾客在吃蛋白棒的时候,口感就会很好,就像吃一块萨其马一样。
通过这样的科技创新,ffit8不仅解决了健康食品“贵”和“难吃”的痛点,还建立了差异化壁垒,避免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ffit8把自己做得很“重”,张光明现在来看,这确实是一件正确的事,保证了自己的产品力、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差异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和同行拉开了差距。
在他看来,产品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这就是张光明在食品行业给出的思路上的出路:
用健康行业的标准和科技创新做食品行业,实现降维打击。
为了实现这个思路,张光明在行动上做了哪些出路?
三、行动上的出路
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关键行动是品类创新,重新定义用户认知,从“代餐”到“健康零食”。
ffit8重新定义了蛋白棒的目标消费群对代餐食品的传统认知——把蛋白棒零食化。这两年,张光明开始了“打深井,扩品类”的战略。做品类扩展的时候,最担心出现的问题是品类过多,导致品牌形象模糊,失去品牌的独特性和一致性。
如何在跨品类的时候,让消费者依然感觉是你家的东西?科技行业很容易做到这一点,比如苹果,不管是推出电脑iMac、播放器iPod、手机iPone、手表iTouch,都是苹果独特的科技创新风格。做食品行业就很难,很难既干蛋白棒,又干饮料。
张光明的同行把蛋白棒定位成代餐,然后再扩展到鸡胸肉等品类。张光明的做法,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他把ffit8的产品标准抽象定义为两高三低(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低热量、低钠),然后死卡蛋白棒,切入减肥,将蛋白棒的健康特性融入饼干、威化、爆米花等形态,把蛋白棒变成零食。
传统饼干高油、高糖,而ffit8通过技术改良,将蛋白质和纤维含量提升至国家的高蛋白、高膳食纤维行业标准标准,同时保持了饼干的美味,从而做出了区别于传统饼干的蛋白曲奇、蛋白威化,重新定义了饼干品类,使饼干品类变得更健康,比如,ffit8的燕麦蛋白曲奇成为山姆会员店的爆款高端零食,突破了饼干的传统价格带。
这其实也是一个围绕消费者需求而诞生的思路。ffit8还在“烧钱”的那段时间,他们卖蛋白棒的时候,想的是去教育用户:一根蛋白棒,可以让你吃得健康,并能让你获取到蛋白质。
他们当时忽略了用户的反馈。比如,大部分用户对蛋白棒的认知不够,一天到底吃几次?什么时候吃?即便品牌方说好吃,但消费者并不这么觉得。
所以光明和团队就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当下用户喜欢吃,或是说接受程度最高的产品形态是什么?
经过讨论和调研,是饼干、威化这类的零食
。这个时候消费者不需要问你饼干一天吃几块,怎么吃,在哪儿吃。
用户吃的依旧是“饼干”,只是让他们吃到更健康的饼干。传统饼干都是低蛋白,营养程度一般,但ffit8做成了高蛋白营养饼干。
基于这个逻辑和思路,ffit8将蛋白棒的高蛋白和低糖特性通过饼干、曲奇、爆米花等形态传递给广泛的人群,让代餐食品不仅为了减肥,更是一种零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关键行动是渠道创新,找对用户,才能让产品开花结果。
ffit8的营销起步是小米众筹,当时一下子卖爆了,之后借助抖音的流量红利和罗永浩等IP影响力实现了品牌的快速增长,在这个阶段,ffit8是男性用户占大多数的代餐新品牌。
男性用户的特点是重逻辑、讲道理,愿意了解产品是怎样做科技创新。